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1宜居xx专项规划之城市空间发展规划xx县规划局xx市xx城市规划设计院xx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一、总则(一)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和重庆直辖市建设新形势的需要,积极、科学地指导和推进xx县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xx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及相关规划,编制《xx县空间发展规划》。本次规划成果中文本和图纸是xx城市建设的法定指导性文件,二者不可分割并具法律效力。本规划一经批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土地与空间利用规划及一切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公布)2、《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990.7发布)4、《重庆市xx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5、《xx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6、《xx县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xx县四规叠合实施方案》8、《xx县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三)规划区范围:xx县域1518.73平方公里。xx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xx镇、xx镇、xx镇行政辖区,共计xxKM2。近、中期不包括xx镇和xx镇,远期将xx镇和xx镇纳入。规划拟形成三个城市组团:主城区、xx组团、xx组团。本次规划的主要范围为主城区。主城区位于xx镇,西起xx、北含xx镇xx村、xx村;东含xx、xx村、xx村以及xx村;南包xx永兴村、xx村,总面积xxKM2。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2二、xx城市发展现状(一)xx城市建设现状特征1、城区建设用地基本情况2008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城市毛容积率为1.2。2、住房建设保持快速增长态势。xx县未来住房供给量较大,住宅新开工建设量从2010年开始将逐年增高,保持增长态势。现状居住用地的规模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偏高,呈现增长模式。3、公共设施建设日益增强。2008年公共设施用地的拓展量达到1.5平方公里。同时,近年来城市公建建筑逐步开始建设,南阳公园正加速建设。其中,体育场、体育馆、滨河公园、天宝寨公园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陆续通过选址或建设,将有利于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二)城区空间发展的必要性1、居住用地拓展呈现超前发展态势2008年县城各类城市建设用地构成比例与总规的对比分析中,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较大。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仍需同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居住建设,居住用地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公共设施用地却未跟上,与居住建设量的增长相匹配还存在一定差距,公共设施配套仍需同步加强。3、城市绿地建设比例偏低,分布不均衡绿地在总规中要求占总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6.16%,而现状所占比例低于总规确定的用地比例,公园绿地建设速度滞后于城市建设速度,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公园建设投入不足或进度缓慢。另外,在新的绿地规划建设中,也呈现出区域不均衡发展。4、工业用地产出强度需要提高虽然近年来工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待提高,使用效率偏低,工业用地集约化程度和使用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5、xx景观、xx景观走廊建设要加强目前,县城xx路的景观建设正在加强,党校—xx段,xx转盘—污水处理厂—xx中学拟加紧建设,但县城体现公共功能的建筑和休闲空间相对较少,缺少通滨河的视觉景观廊道和开敞空间。xx山的山脊线在县城缺少视觉廊道。三、宜居xx空间发展(一)宜居xx建设与空间发展按照重庆市《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直接同城市空间规划相关联的指标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市毛容积率、中心城区毛容积率、人均城市建设面积、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广场面积、人均商业设施用地面积、中小学人均用地面积达标率、百万人拥有图书馆等场所的个数等。根据各专项规划之间的协作与分工,本研究主要提出与宜居xx直接相关的核心指标。就其本质而言,各项用地应保持合理比例,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以达到宜居城市的标准。(二)空间发展思路1、城市功能联动尺度拓展的必要性提升中心功能,实现增长与提升并重的全菜单功能完善是xx未来的主要方向。从传统商贸向现代服务的转型。培育科技生产力、文化影响力和对外交往能力,打造对接主城的渝东北连接一圈两翼的“桥头堡”功能。2、构筑两基地一中心,促进整体联动发展xx天然气精细化工基地:依托现有的xx化工、xx气田、xx厂等形成天然气精细化工的产业基地。xx轻型加工制造业基地:依托xx的交通地理优势,打造生态型农产品加工基地,为县城和重庆主城建立生态农产品定点采购基地。县城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依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陆上交通,做强县城工业园区,培育现代物流中心,合理县城功能分区,构建经济文化中心。3、城区空间构架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3积极构建行政中心片区(行政文化新区)、xx片区(商贸中心区)、xx片区(综合新区)、xx医药园区、xx片区(综合新区)、xx工业园区、xx现代居住区等功能结构分区明显的空间功能架构。(三)发展目标xx应着力打造内陆开放型高地;利用千年古县挖掘xx文化内涵,造就牡丹品牌的一流服务业,把xx打造成为极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西部魅力城市。公共空间具体目标是:至2012年,城市毛容积率不超过0.9,人均建设用地达82平方米;至2017年,城市毛容积率不超过0.85,人均建设用地达85平方米。(四)县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引导构建“一主二次三心四片”的区域空间结构,实行“中拓北聚南优台控”四大片区协调发展战略,简称“六极四片”发展战略。“六极”即“一主二次三心”六个增长极。其中,“一主”:即县城所在地xx镇,规划引导形成xx县的主中心。“二次”:即xx镇、澄溪镇两镇,规划引导形成xx县的两大次中心。“三心”:即xx镇、xx镇、xx镇三镇,规划引导形成xx县的三大片区中心。“四片”:即结合县域中心、次中心、片区中心的选择,将xx县域由北至南划分成四大片区,分别为以xx镇为中心的北部片区、以县城为中心的中部片区、以xx镇为中心的中南片区、以xx镇为中心的南部片区。通过各种政策与措施,努力引导县域人口与产业向中部片区和各片区中心集中。“中拓”:即中部片区应以现状城镇建成区为基础,以工业与第三产业发展为动力,大力向外拓张建设用地,进行城镇开发建设,构建形成xx县域内最主要、最集中、最有效的城镇拓展区与工商业集中区。“北聚”:即北部片区应主要以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新型社区集聚为核心,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构建形成xx县域内最主要、最集中、最有效的农村新型社区示范区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南优”:即中南片区应以现状村镇为基础,以城镇、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为主要手段,以进一步优化村镇布局为重点,构建形成合理的村镇空间布局形态。“台控”:即南部片区应以单独形成的自然台地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村庄整治为主要手段,严格控制大规模建设开发与工业发展,构建形成xx县最生态、最环保、最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区。(五)宜居xx空间建设措施1、加大城市边缘区居住功能建设加大城市拓展区居住、休闲功能建设。2、加强xx的生活服务设施开发建设未来应优化中心城区的生活方便性,提升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方便性。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重视老年人、退休人员、儿童等群体生活方便性的需求,提高该群体的满意度。①加大新建居住区非日常购物设施建设日常购物和非日常购物设施已经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未来商业设施的开发,不宜大规模建设大型商业区,应进一步加强桂北新城、行政北片区、娱乐城片区商业环境建设。②重点进行城市边缘区医疗设施建设医疗设施建设方面,在优化空间布局、缩小医疗设施建设的地区差距、提高居民医疗方便性的同时,重点进行城市边缘区医疗设施的建设。小空间尺度上,重视大型居民住宅区的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方便性。③加强区域文化特色建设加强新开发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认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行政中心片区以行政文化作为建设的主题,起到带动作用。对于今后的新城建设,一定要将社区文化与区域特色建设作为建设发展的先行力量,推动拓展区的整体发展。3、提升滨河景观功能和形象一是重点构建自然山水生态廊道系统,修复xx河生态廊道;顺应xx地带生态敏感性,引导有序开发;整合自然山水和景观资源,改善视觉生态。二是重点加强滨河宜居生活社区等建设。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4四、宜居xx重点项目建设(一)重点建设工程1、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库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国家住房建设要求,保障都市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建立面向社会不同收入阶层,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保障体系。2、城市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社区级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体系建设,旧城区中小学改造、扩建居住区特别是新拓区基础教育设施的配套建设,城镇、社区和乡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二)民谐工程(劳者有其闲)1、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大型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完成会展中心、县图书馆等建设。城市文化雕塑建设工程:在重要街道、广场、重要城市空间节点(如山头、桥头、文物点、城市交通节点等)布置文化雕塑,提升城市空间的文化品位。将历史文化保护、说明标识系统建设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城市地段结合起来,创造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说明标识系统建设工程:“大、中、小”相结合,即城市展示与标志物建设,既要注重城市级的标志物建设又要注重区级的标志物建设,结合市民生活场景的标志物建设。在建设布局上要结合各区特点兼顾公平的原则,使各区形成各自的特色。2、城市休闲空间建设xx特色生活场所建设:城市特色生活场所能使市民产生“家”的感觉的文化体验,这种生活体验可以从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的再构建中获得。城市休闲街区建设:综合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街区,丰富街区文化特色。根据街区功能,创造宜人的现代街区空间尺度,避免土地浪费;对于各种街区环境,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充分考虑人的停留空间设计。(三)民景工程(游者有其园)1、城市自然景观建设工程保护城市山脊绿化,做好城市山体绿化禁建保护范围控制,禁止明月山矿产资源开发。塑造好山际线与水际线之间建筑和风景展开面。强化建成区绿化开放空间系统的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2、城市建筑景观建构工程城市建筑轮廓线规划工程:注意城市建筑群外轮廓线与城市山体轮廓线的融合,突出山地城市天际轮廓线的特色。建筑风格与色彩规划工程:山地建筑设计以朴实的艺术风格为主,努力创造“地域的现代建筑”风格。应重视建筑材料的结构特征,充分考虑利用结构自身的美,不另加过多的装饰;注意建筑群体之间色彩的协调。城市标志性建筑群建设工程:除城市级标志性建筑物的建设力度外,加快区级标志性建筑物的建设。结合整体城市天际轮廓线的考虑,在县城各个空间节点,商贸中心区等重要地段建设标志性建筑物。对需要体现城市形象的地段配以适当的功能,包括标志性建筑群的布点控制。(四)民行工程(行者通其道)城市步行系统建设:加强城市休闲型步行系统建设、交通道路无障碍设计实施。一是应把握空间尺度,形成良好空间感受,避免不必要的城市土地浪费,将步行街建设与其它城市开放空间建设整合起来,发挥综合效益;二是应当考虑如何吸引城市居民,达到积极开展跑步、散步、骑自行车等日常生活性运动的目的,三是在空间结构上,应注重将城市广场、休闲观景平台协调统一考虑。通过步行系统的规划与一系列实施举措,逐步建立一个适宜步行的城市,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优美的出行环境,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宜居xx”。五、近期城市空间具体拓展方向研究本次规划提出近期城市空间两大拓展策略:主城区中心区完善发展策略、城区“东扩西拓南进”策略。城市是多方位铺开建设还是重点发展一个片区,取决于城市的建设规模总量、建设资金来源与各个片区的发展条件。作为内陆山区城市,其城市的建设规模总量不大,政府的公共财力有限,社会融资能力较弱,而将有限的建设量、有限的建设资金分散到多个片区,必然难以形成一个新区开发所必须的规模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