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A.中央集权B.腐败严重C.高效清明D.机构臃肿2.“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根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应该是A.重农抑商B.海禁政策C.闭关锁国D.抑制兼并3.“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4.2012年是农历的壬辰年“龙年”,右图是“龙年”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C.体现了中国画工笔重彩的风格D.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5.“大抵欧洲各国的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先首推周秦。”这是因为罗马法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B.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C.其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6.在政治主张方面,智者学派提倡过激的民主政治,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公民的政治权利;而苏格拉底则主张有德行的少数人治国,并不反对有条件的寡头政治。这说明苏格拉底A.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民主制度,注重道德建设B.反对过激的民主,认为权力应该掌握在哲学家手中C.反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望建立专制独裁统治D.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专制制度,实施仁政7.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东方的借鉴学习B.两次科技革命C.正常的文化交流D.西方的殖民掠夺8.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9.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D.巴黎公社革命10.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最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其中“突破”指的是A.哥白尼太阳中心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C.达尔文进化论D.瓦特改良蒸汽机11.下列符合列宁说的“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东方的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的典型事件是A.辛亥革命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2.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B.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C.淮海战役的胜利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13.1912—1919年的八年间,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8%以上,l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推断,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应在A.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D.一战期间14.观察右图:图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A.二战后的美欧关系B.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C.二战后美苏冷战D.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15.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实行私有化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苏联的解体C.赫鲁晓夫与他的秘密报告D.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16.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动力革命包括①牛耕的出现②蒸汽机的改良③电动机的出现④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7.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右图的名画,它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是A.夸张和浪漫主义的情怀B.叛逆和反传统的精神危机C.批判现实主义精神D.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的追求18.“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罗荣渠在1993年出版的《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指的是A.国家干预政策B.自由放任政策C.重商主义政策D.计划经济政策20.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21.1924年1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反映了新式交通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22.《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不结盟运动D.上海合作组织23.右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B.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C.“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24.“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这段文字中看不清的“……”处应该是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D.人民公社25.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A.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C.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共4个题,共50分。一律答在答题纸上。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欧洲一体化进程部分大事记:1967年——欧洲共同体创立,有六个成员国。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2002年1月——欧元正式在欧盟12国流通。2003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洲宪法条约》,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2007年12月13日,再次扩大后的27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里斯本条约》,2009年《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为欧盟重启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2009年11月19日——欧盟选举赫尔曼·范龙佩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凯瑟琳·阿什顿女士被任命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材料二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材料三欧盟的成立是建立在一系列超国家机构基础上的。比如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由于集体决策机制,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一姜艳霞《从欧洲债务危机看欧元区的制度困境》(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特点。(3分)(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2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制度困境。(2分)(4)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不少人认为欧洲一体化会出现重大倒退,也有人认为渡过危机后的欧洲,一体化将得到加强。结合上述材料及回答,谈谈你的看法。(3分)27.(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材料二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狭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红旗》(1930年5月24日)(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3分)材料一体现的思想对中国革命有何重要作用?(1分)材料三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做出了积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事业)的救星”。——《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2)外国学者关于邓小平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1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3分)。材料四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3)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完成下表。(4分)三件大事历史意义第一件大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件大事: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件大事:28.(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留美幼童返国后职业(职务)分配统计表(部分)职业(职务)人数国务总理、外交部长、公使、海关官员、铁路官员、电报局官员、陆海军军官等63人军医、教师、铁路工程师、律师、冶矿技师等28人经营商业8人注: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均于光绪七年(1881年)撤回。——摘编自高宗鲁《中国幼童留美史》材料二1898—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统计表年份18981899190019011902190319041905人数9714315926672712422557约8000——摘编自李协京《近代中国的赴日留学生》现查各学校共有中国学生一千三百余人,其中学文科者一千一百余人,学武科者二百余人,其数不为不多。——摘自驻日公使杨枢《具陈兼管学务情形折》(1904年1月)本校为中国女子留学生特设速成师范学堂,教授普通学科,要使此等卒业生,担任祖国女子教育,以资其开进辅导。——摘自《日本东亚女子学校附属中国女子留学生速成师范学堂章程》材料三中国国家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摘自张久春等《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1)材料一中,留美幼童返国后的职业主要集中于哪几类?(2分)由此推断清政府选派留美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生赴日留学的状况。(3分)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当时留日的时代背景。(2分)(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派遣学生赴苏留学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形成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