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7章 金融抑制、深化、创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58第七章金融抑制、深化、创新第一节金融抑制第二节金融深化第三节金融创新第四节中国的金融改革2/58教学目的与要求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理解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决定与反作用关系,重点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掌握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的主要观点,能正确辨析这两种论点。了解金融创新的含义、表现与特征,理解当代金融创新的成因,能正确分析当代金融创新的利弊与作用。3/58教学重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的主要论点金融深化的基本途径金融创新的内涵、原因及作用教学难点融深化论与金融压制论。4/58第一节金融抑制financialrepression理论代表人物1973年,美国经济学者罗纳德·麦金农(R.I.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AW)分别发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提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压制”理论。一、金融抑制的概念金融抑制(financialrepression):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滞经济的成长和发展。5/58金融抑制政策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利率进行严格的管制。2)常常采用信贷配给的方式来分配稀缺的信贷资金。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管制。对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法定准备金等实施严格的限制。4)人为高估本币的汇率。正是由于这些金融抑制政策的存在阻碍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滞后反过来有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6/58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数量有限。2、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现代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现代金融机构:包括少量外国银行机构与本国的国有银行。传统金融机构:存在着传统经营方式的古老机构:如钱庄、各种金融会、当铺等多种民间金融组织。分布在经济落后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并主要为小商品经济和个人消费提供金融服务。3、金融机构单一。4、直接融资市场及其落后。5、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扭曲。发展中国家为了降低工业化的成本,通常将实际利率压低到很低的水平。另一方面高估本国货币的币值,以降低进口机器设备的成本。7/58二、金融抑制的根源1、经济的“分割性”经济单位相互隔绝,无法获得统一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品及一般商品价格,也难以获得同等水平的生产技术。导致金融体制的割裂与脆弱,“内源融资”导致储蓄不足。2、政治上政府对经济干预太多3、对高利贷和通货膨胀的恐惧导致利率管制(规定上限)8/58•三、金融抑制的原理1、压低利率资金供需缺口SIS1SE,IEI1S,IErr2rEr1ABC9/58原理分析:硬性规定利率上限,实质利率常为负数。•储蓄者不愿存入金融体系•借款者则被刺激起高亢需求,导致资金严重求大于供。•金融机构以“配给”方式授信和资金投机。•能获得信贷的多是享有特权者——腐败根源。•大量民营企业只得向传统的非组织市场、高利贷者和当铺求贷。•广大农民和小工商业者在资金获取上极为困难。10/58(二)对外汇市场进行管制通过官方汇率高估本国币值和低估外国币值。特权机构和阶级以低官方汇率获得外汇,外汇供不应求助长黑市交易。由于本国币值高估,出口受到极大损害。受损者持有官方执照的进口商利用特权赚取超额利润。受益者11/58四、金融抑制的后果1.负收入效应低利率导致储蓄下降、投资枯竭、收入停滞。2.负储蓄效应利率低、金融工具少,人们就常常用购买物质财富、增加消费和向国外转移资金等回避风险。3.负投资效应对传统部门的投资歧视;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的资金浪费。4.负就业效应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而城市热衷于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12/58第二节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一、金融深化定义金融深化是政府放弃对金融的过分干预,使利率和汇率充分反映供求状况,并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由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等经济学家提出。二、金融深化的出发点——“实际货币需求”麦金农认为经济深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表达式为:(M/P)d=L[Y,I/Y,(D-P*)]其中,(M/P)d表示实际货币需求,Y代表收入,I指投资,I/Y为投资占收入之比,D是各类存款名义利率的健全平均数,P*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13/58麦金农之所以提出上述货币需求函数,是基于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物资产的互补性。他认为:在资本市场完善的前提下,货币和实际资本都是财富的组成部分,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资本市场,货币与实质资本的关系是同步增减的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在外源融资便利的条件下,投资者可以依靠借贷获得所需资金,不必为投资积累足够的货币余额;但当外源融资不可得的时候,潜在的投资者必须为其投资积累足够的货币余额,亦即对实物资本的需求越高,对货币的需求也越大。14/58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货币资金的投入,在内源融资盛行的背景下,积累实际货币是投资的前提。只有在持有实际货币的收益率较高时,人们才会增加对实际货币的需求,进而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D-P*这一变量所代表的货币存款的实际收益,在决定实际货币需求M/P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变量D-P*为正数,则说明货币持有者收益率为正,他愿意将货币余额用于储蓄和投资,从而形成现金积累和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反之,如果D-P*为负数,会造成储蓄资源的枯竭。因此,金融深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保持一个较高的“货币存款的实际收益率”,来刺激人们对实际货币余额M/P的需求。15/58三、金融深化的内容1.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就必须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让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权提高存贷款的名义利率,保证货币资产的实际收益为正数,以此吸收储蓄,优化投资结构。因为储蓄率如果大大高于企业内部投资率,资金就会顺着“金融导管”流向更高效益的企业,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资本的优化配置;而较高的贷款利率也会促进借款企业努力改进技术,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当然,放松对金融机构存贷利率限制,并不意味政府对宏观金融调控的放松,相反,在调高利率的同时,政府还应对名义货币量进行有效调节,以保证市场价格的稳定(对付高通胀率)。16/582.放松汇率限制爱德华.肖认为,“维护货币价值高估的措施是不公平的”:高估本币汇率只会使进口许可证和外汇配额的持有者获得垄断利益,而出口行业和该行业中的工人则受到歧视。他主张将高估的货币贬值,让汇率真正反映国内外货币价值之比,有效地减少对外汇的过度需求,并刺激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17/583.财政改革爱德华.肖认为:财政改革的第一步要合理规划财政税收,让储蓄者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使其自愿增加储蓄;第二步是减少不必要的财政补贴和配给,代之以按市场利率发放的贷款。所有这些财政改革会强化金融体系的资金集散功能,而金融深化有将导致收入和财富的增加,这意味着财政税收基础的扩大。4.其他金融深化战略放松对金融业务过多的限制,允许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竞争,大力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增加金融工具、改善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环境等。总之,金融深化是一个发杂、综合和深刻的改革过程。18/58四、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1、建立以央行为核心的金融间接调控体系;2、建立受央行基础利率影响的市场利率体系;3、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样化金融体系;4、建立国内与国外金融相融合的一体化金融市场;5、建立高效率的金融监管体系。19/58五、金融深化的理论贡献(可略)1973年,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标志着“金融深化”理论的建立。30多年来,经过补充和发展,这一理论日臻完善,它的贡献和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了金融体制和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经济和金融理论中第一次把金融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的结合起来,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对金融部门的忽视。较详细地分析了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影响,把金融发展摆到了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上。该理论认为:金融部门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他有利于被抑制经济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增长,但如果金融被抑制或扭曲,它就会阻碍经济发展。20/582.在货币和金融理论方面,该理论批判了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与实物资本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的假设,认为落后经济中的货币和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品,因为落后经济中盛行“内源融资”,所以只有进行大量的货币积累才是有效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的前提;还批判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学说,认为在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变中,通胀是可以避免的,金融体系和实际经济完全可以在物价稳定的环境中同步发展。在政策方面,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提高利率,在增加货币需求的同时,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分配,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1/583.剖析了依赖外资和外援的危害性:削弱本国的经济基础,加剧对本国金融的抑制和扭曲,带来周期性的市场波动。提出自主发展的主张,认为通过金融改革,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就完全可以在本国市场上筹集到所需的资金。4.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的“割裂性”经济结构中,资本报酬率存在着社会差异,经济发展就是要消灭这种生产力差异,以提高资本的平均社会报酬率。主张发展中国家多注意中小企业的改造和提高,而不能只重视现代大企业。22/58第三节金融创新financialinnovation一、金融创新的背景分析1.金融创新的概念在发展中国家致力于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界也经历了一次革新浪潮,即所谓的“金融创新”。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至80年代以来,已形成全球性的大趋势。内容包括金融工具、金融业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各种创造性变革。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中各种创造性变革,包括变更金融体制、增加金融工具、改善金融管理,以获取更多利润的过程。23/582.金融创新的动因(1)金融竞争的内在压力。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竞争加剧,传统业务方式、金融工具和管理对此显得很不适应。例如对利率的严格限定,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严格区分等等,严重限制了金融业的发展。竞争使金融体系产生变革,对金融活动在数量、质量、种类、服务上的要求都日益增多。(2)国际经济风险加大。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变化莫测,增大了投资风险。为避免通胀率和利率变动对投资收益和债务负担的影响,降低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即溶机构就创造出一些新的债权债务工具。24/58自动出纳机的出现是银行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网络系统自动转账阶段计算机与通讯技术运用于金融的四个阶段记账算账阶段银行联机处理业务阶段营业实现自动化阶段(3)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进步是金融创新的物质基础。技术改变金融观念,直接加快金融创新。25/58(4)金融管理环境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各国对银行业进行了极为严格的管理和限制,以防范金融风险。如美国的“Q条例”。使商业银行的业务难以展开。为了规避这些管制,出现了许多金融创新。近年来,国际市场的一体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迫使各国考虑放松金融管制。如取消利率管制、放松外汇管制、允许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放松金融市场管制。放松金融管制本身就是一种金融创新,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26/58二、金融创新理论国外金融创新理论集中在探讨金融创新的动因方面。(一)技术推进理论1.观点:新技术革命的出现,特别是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保证。代表人物是韩农和麦道威。2.例子:自动提款机和终端机、自动出纳机卡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