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历史上重大改革学习提纲第1页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梭伦改革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一、古代雅典的贵族政治(一)古希腊的君主制1、流行时间:爱琴文明(前30—前12世纪)与荷马时代(前11—前9世纪)2、君主制时代的象征:王宫建筑群3、古希腊君主制的瓦解:约在公元7世纪,希腊的君主制土崩瓦解。【联系】君主制的特点:【思考】古代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出现过君主制的原因?(二)古代雅典的贵族政治1、古代雅典贵族政治的建立(1)背景:由于雅典的国王在战争中表现得怯懦无能,王室成员淫逸软弱,因此贵族们迫使国王交出军权。王权被废除。(2)时间:公元前7世纪。2、古雅典贵族政治的特点(1)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主管宗教、战争和行政事务),全部从贵族中选出。(选举制)(2)战神山议事会是雅典贵族的议会,通过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治理国家。(集体决策)3、评价:(1)进步性:贵族政治不仅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任职制,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而且在民众中树立了一种新观念:对于谋求王权者,人人得而诛之,从而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性。(2)局限性:毕竟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的动作。由于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4、贵族政治的危机(1)原因:(见它的局限性)(2)危机:公元前7世纪末,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二、梭伦改革——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一)改革的背景1、贵族政治的危机2、梭伦的政治抱负:革除弊端、建立公平社会。3、梭伦的政治理念:节制、中庸、公平,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改革1、时间:公元前594年2、内容及作用:(1)经济领域: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土地回到平民手中。②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为抵押。③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④其它措施(具有现代意识)(2)政治领域历史上重大改革学习提纲第2页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①改变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少将全体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力和义务。②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民主化改革。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并创立了两个新机构——四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山议事会的部分职能。(三)对梭伦改革的评价1、进步性:(见作用后概括)(1)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2)使得平民拥有了土地和人身自由,缓和了社会矛盾;(3)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4)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提高了工商业者的利益。2、局限性:(1)按财产多少分享不同的政治权利,这是一种有条件的平等,而不是公民的普遍平等。(2)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3)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总结】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为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措施倾向于平民。三、克里斯提尼改革——进一步民主化(一)背景1、当时雅典出现的各地方政治派别:(1)平原派(大地主集团)——要求恢复贵族制(2)海岸派(富裕中农和工商业者)——维护梭伦创立的民主制度(3)山地派(中下层农民)——要求重新分配土地,进行更激进的民主改革2、梭伦改革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但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二)克里斯提尼改革1、时间:公元前508年2、内容及作用(1)首先,以地域组织取代氏族组织,设立了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2)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治机构:①500人议事会议代替原来的400人议事会议。②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③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3)陶片放逐法:最能体现了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确保民主制度长期存在的法令,可以有效地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三)克里斯提尼改革的重大意义1、牢固地确立了民主体制,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写下了最后一个休止符。【联系】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陶片放逐法的认识(1)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在民主探索中的成功创举。它对于捍卫民主政体和平民利益、反对民主之敌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2)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原始、粗糙的民主制度,其投票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投票公民群体素质、个人好恶的影响,有时的判决结果也不公正、不理智的。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仍有着很大不同。四、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历史上重大改革学习提纲第3页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一)伯里克利改革内容和作用1、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保障中下层平民参政资格。2、官员的选举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平民的参与和选举结果的公证性。3、战神山议事会仅保留审判谋杀案和渎神案的职能。公民大会及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成为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构。选举的不科学性(二)伯里克利改革的意义1、进一步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2、使雅典的文化事业高度发达,国力鼎盛,赢得邻邦的仰慕。【综合】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及评价(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2)、公职人员产生的途径。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没有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任职期间比较短。(3)、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补充】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改革是大约4300年前,两河流域的乌鲁卡基那改革。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一、遣隋使和遣唐使(一)中日的地缘和文化关系1、两国同处于东亚,一衣带水。2、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向周边地区传播,形成了中华文明圈。3、相对落后的日本处于中华文明圈的边缘,不断积极吸取中华文明,促进自身的发展。(二)中日友好往来源远流长1、出于战乱等原因,中国移民不断来到日本,冶铁等先进技术传入日本,儒学、佛教、道教等文化也先后传入日本。2、徐福的传说。(三)公元6—7世纪,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先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隋朝和唐朝,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四)日本不断派使来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1、公元607年,日本第一次向隋派遣使者,开启了长达近300年向中国学习历程。2、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时,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1)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促进自身发展。(2)情况:①遣唐使成份:即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②遣唐使学习的内容:文化知识,生活习俗。③代表:阿倍仲麻吕。(3)日本派遣使者来中国有何重要作用?①促进中日文化交流。②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注意】在隋唐时期的中日交流史上,不仅有日本遣隋使和遣唐使,也有中国人前往日本传播先进文化,鉴真就是其中之一。【思考】日本遣唐使精神?二、大化改新(一)背景(1)豪族(中央、地方)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代表是中臣镰足等人。(3)改革派建立新政权(最重要)(二)措施:1、经济历史上重大改革学习提纲第4页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1)推行公地公民制度:(2)实行班田收授法:((3)实行租庸调制2、政治(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1)确立中央集权体制(官制)(2)制定律令(3)神化天皇(三)作用:(改革影响)1、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2、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了天皇的地位;3、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思考】日本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原因?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商鞅变法:(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3、北魏孝文帝改革:(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4、王安石变法:(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一、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背景)(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1、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政治方面)。2、东迁后的周王室辖区不断缩小,财政收入减少,加上许多诸侯国拒绝向周天子纳贡,使得周王室财政十分紧张。(经济方面)3、春秋时几个诸侯国借着天子名义,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弱小诸侯国,壮大自身。(二)战国时期,周王室更加衰落。陈旧的周制再也不能适应春秋战国社会的新变化了1、春秋时期,权力下移,以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历史上重大改革学习提纲第5页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臣执国命”,血缘纽带开始松散。宗法分封制已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政治方面)2、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步被破坏(经济方面)(三)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改革成为社会的主要呼声。(四)各国的国君也想在残酷的战争中求得生存,进而成为霸主。因此,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相继发生。【联系】宗法分封制(必修I)和井田制(必修II)相关内容二、管仲改革(春秋时期的变法)(一)背景:1、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牛耕使用),荒地不断开垦,私田数量大增,私田主人长时间不向国家交税,各诸侯收日益减少。于是许多国家不得不改革赋税制度,增加实物税。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二)改革内容:实行“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三)改革的影响1、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2、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3、实际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注意】除齐国外还有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四)春秋时期改革的整体评价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改革很不彻底。三、魏文侯变法(战国时期的变法)(一)战国时期变法的根本任务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二)魏文侯变法1、时间:公元前400年前后。2、人物:李悝、吴起。3、李悝的变法主张和作用(1)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重要的官职由有才能的人来担任,有功劳的人才能享受优厚的俸禄(2)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设农田水利,(3)强调法治的作用,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4、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三)变法的历史作用(见课本P18概括为三个方面)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强盛历史上重大改革学习提纲第6页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一、历史背景(一)大背景1、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经济:铁器牛耕提高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加深,新兴地主阶级壮大3、军事(主观动力):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4、思想: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二)变法前夕的秦国(小背景)1、秦国的落后(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1)经济落后:(2)文化落后:(3)社会风习落后:(4)政治上落后。2、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3、商鞅的变法宣传及改革精神【注意】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2、人物:秦孝公、商鞅。3、内容(列表)内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