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课学案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授课时间:学生班级:学生姓名:学案设计:孙世卿学案审核:【自主学习检测】1、B2、D3、C4、D5、D6、B7、C8、A【合作探究】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要改变这种面貌,必须重点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2、基本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原因:首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其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此外,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3、事例背景表现中共八大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对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严重困难1963年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1971年的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损失严重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的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又遭破坏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4、错误危害1958年总路线片面强调“多”和“块”使“大跃进”运动掀起高潮“大跃进”运动夸大人的主观作用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比例失调,生态环境恶化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直接经济损失5000亿元5、(1)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2)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4)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5)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6)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7)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巩固练习】1、C2、B3、D4、(1)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运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大跃进”运动中,全民大炼钢铁影响了农业生产;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党中央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错误,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使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4)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案)答案【自主学习检测】1、A2、B3、A4、C5、A6、A7、D2【合作探究】1、答案提示: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2、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背景内容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第二次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三次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3、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三次巨变巨变结果任务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次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4、①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②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5、假如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时应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请说出你的理由?二、【合作探究】A.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1)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2)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3)1958年在农村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探究】B.结合当前农村的形势谈谈农村改革的方向。A、落实农村的基本政策;B、深化农产品的流通体制;C、推进农村的科技改革;D、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E、扩大农村的对外开放;F、把农民的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G、继续减负、扶贫等。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自主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意义?背景:20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国内,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使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上,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其经济根源也在于计划经济体制弊端。3过程:(1)十四大:确立目标(主要内容: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2)十四届三中全会:进入新阶段(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通过《决定》,标志着国企改革转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3)十五大:进一步理论创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大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建设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主要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指导思想等。当前两大主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4)21世纪初: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5)十六大:进一步完善。意义: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市场经济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合作探究】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何不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特点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资源配置方式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2、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建国初到1956年前,以私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3)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有计划,有宏观调控,有政府指导,这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都有,而是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它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不正确。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平等的经济、竞争经济、开放性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其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合作探究】5、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巩固练习】1、D2、A3、B4、C5、D6、C7、A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答案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谈谈你对经济特区的认识。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殊渠道。⑴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⑵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⑶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的表现:特殊的经济政策、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2、谈谈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建过程。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宣布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设置经济特区。12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福建的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3、国家为什么选择这些地区兴办经济特区?4①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有利于引进外资。②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③靠近国际市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4、经济特区的影响有哪些?⑴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⑶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目的是什么?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其目的是: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说说“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1992年: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啥是“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何特点?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特点:①高新技术产品、加工出口产品为主;②知识密集。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的目的是什么?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2.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有哪些有利条件?①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②地理优势;③交通优势;④人才和产业优势。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的成就有哪些?外贸出口:1993年12亿;2002年136亿;地方财政收入:1993年5.53亿;2002年95亿。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①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②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③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④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⑤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⑥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⑦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课堂小结】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全方位指我国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内地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巩固练习】1、A、2、港、澳、台,优越;众多,丰富。对外开放现代化建设海南3、B4、D5、C6、A7、D8、开放地带9、开放高新技术知识10、D11、B12、(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底子薄。影响:初期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3)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