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与理解识记: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义和团与清军的抵抗。(2)综合应用与拓展①分析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受屈辱的原因②结合现实问题,探讨近代中国的历史所带给我们的启示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分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2)在本课时实施研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辨证观、主次矛盾观、联系法、对比法(3)情感体验:民族自尊心、痛恨罪恶、追求正义与和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战争性质,将其升华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2)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祖国的未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坚定的使命感。【重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签订的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难点:结合条约的内容分析战争的影响【感悟与思考】“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以壮国威”,你知道这幅对联说的是谁吗?至今,这位中华民族的英雄依然威严地屹立在黄海海面上。你看:他头戴花翎,手举望远镜、海风猎猎,披风飘飘;他曾有过两次获救的的机会,可是,他却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我在阵地在”的豪迈篇章。……今天,如果你来到刘公岛,你会看见他——邓世昌,一位中华民族的英雄男儿!一.知识梳理1.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1)时间:1894年7——1895年2月(2)背景: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制定了“大陆政策”,利用朝鲜爆发起义,挑起战争学习探究1:为什么说日本发动这场甲午中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从世界形势、日本、中国、列强几方面分析(3)经过:主要战役及民族英雄①丰岛海面之战②黄海大战——邓世昌结果: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丧失黄海制海权③旅顺、大连战役④威海卫战役(4)结果:中国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第2页共6页①内容:地款口厂学习探究2: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比较,《马关条约》哪些条款是对前述条约的继承和发展?哪些条款在性质上具有鲜明的帝国主义时代特色?②影响对中国:A.经济a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进入西部地区b列强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外资在华投资设厂,带来管理经验、技术,能推动民族工业发展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思潮,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政治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半殖半封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b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c推动了民族觉醒:中国社会各阶级掀起救亡图存斗争高涨d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力量壮大,近代革命准备了阶级力量C.思想a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学习西方从器物层次进入制度层次b推动实业救国思潮涌现对世界:A.对日本:促进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便利了日本的进一步侵略B.对远东局势:朝鲜为日本控制;日本地位上升,中国地位下降;英法逐渐下降;美德俄势力加强C.对列强:a经济:改变了经济侵华方式,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方式b政治: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野心,掀起瓜分狂潮,加剧了内部矛盾。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级掀起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运动,其中资产阶级最为活跃,政治上的维新变法和经济上的实业救国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体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学习探究3: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产生什么影响?近代中国的进步是否应感谢列强?西方的侵略,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性,另一方面反映了先进生产力对世界的改造,因此列强的侵略是一把双刃剑,既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又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结合这么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列强侵略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进步只是他们不自觉的行为,他们并不希望中国发展甚至走上独立道路。2.八国联军侵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与《辛丑条约》(1)原因:①列强维护侵略权益,实现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根本)②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2)《辛丑条约》内容及其影响①内容:钱禁兵馆外(政治、经济、军事)②影响: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加剧了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3)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廊坊战役、天津保卫战二.核心突破1.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签订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此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1)《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以附属岛屿,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相继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而《马关条约》则赔款2亿两白银。清政府为偿付巨额赔款,一方面加紧搜刮人民,另一方面大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3)《南京条约》开放东南沿海五口通商,《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第3页共6页东南沿海进一步向内深入。(4)《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适应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条款获取同样利益。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榨取巨额利润,并且利用关税特权,严重排挤和摧残着中国的民族工业,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以上四个方面比较可以看出,《马关条约》在每个方面对中国的侵略都比《南京条约》更加深化,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2.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联系(1)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遭破坏,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变成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解析]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完全确立,指的是清政府将所有的国家主权都丧失殆尽,但依然又保留了政府机构,完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3.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项目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国家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增加德意日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目的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俄国侵占领土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手段军事征服、签定不平等条约强占租借地与势力范围列强间关系勾结为主,英国为主导争夺为主,勾结为辅与清政府关系从对抗到媾和以华制华,从媾和到对抗,把清政府作为统治工具对人民的态度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义和团运动,镇压、破坏辛亥革命侵略范围东部沿海地区深入内陆,掀起瓜分狂潮结果与影响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相同①列强对中国联合发动的侵略战争②曾攻占北京,迫使清最高统治者出逃③曾建立殖民统治机构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2)不同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代背景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直接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三.易错知识点第4页共6页1.前四次战争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同2.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定前,反封建与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辛丑条约》签定后,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因为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列强采用以华治华的政策,中国社会两大矛盾趋于汇流。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义和团运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义和团运动仅仅是一个借口。四.考情分析1.掌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原因、战役、不平等条约及清政府影响2.《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联系其他不平等条约,割让台湾联系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3.命题角度分析:(1)甲午中日战争与当今的社会热点——中日关系联系密切,很多高考试题从历史角度分析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2)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但是两者结局迥异,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出这一不同结局的原因,认识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典型,高考试题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很少与其他考点综合。五.知识链结与必修二联系:第二单元第9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第10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六.试题精练1.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出列强侵华的主要趋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D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B.从开埠通商到割占领土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2.《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C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DA.增开通商口岸B.赔款白银二亿两[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4.《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定导致C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5.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D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C.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D.《辛丑条约》——洋务运动6.(08·天津文综)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C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7.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D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第5页共6页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8.下列哪首诗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有关()B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B.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C.金田起事有义名,江山半壁不前行D.不信江南百万户,锄口只向陇头耕9.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后B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清政府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防宽对民间设厂限制D.发展工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10.(09年广东文基卷)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C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1.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怒斥清政府投降卖国。当地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CA.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w.w.w.k.s.5.u.c.o.mB.反对英国割占香港岛斗争C.《马关条约》签订后,人民反对清政府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w.w.w.k.s.5.u.c.o.mD.反对八国联军进攻北京12.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所引发的历史现象有B①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②维新思潮转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