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张骞出使西域、中央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历史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组讨论,加强同学协作、沟通的意识;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与相关的地理、语文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的精神.。(2)知道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开发边疆具有重要意义。(3)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到交流的重要,开放改革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兴衰。重点一是张骞通西域,二是丝绸之路。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最佳解决方案情境引入方案一:温故知新问题:为什么汉初对匈奴实行‘和亲’,而到汉武帝时却积极备战,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方案二:你知道“汗血马”一名的来历吗?你知道楼兰古国吗?你知道葡萄、核桃的原产地在哪儿吗?这些都和两汉时期一个叫“西域”的地方有关。那么西域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什么地方?古时候西域是什么样子呢?方案三:由诗歌“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或歌曲《梦驼铃》导入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旧知。生:回顾旧知,回答问题师:提出问题,出示诗歌或播放歌曲《梦驼铃》,创设学习情境。生:思考问题、读悟诗歌、欣赏音乐明确课题选择方案三自主探究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探究过程〉,可分子目进行师:督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探究过程)生:(1)依据(探究过程)快速阅读并标注课文,发现疑难问题。(2)学生小组内相互质疑释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并完成市编《探究》的探究过程,教师课前检查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张骞通西域问题1.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收获分析张骞出使西域有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问题2.面对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张骞面临着哪些困难,那他有没有退缩呢?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要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呢?问题3.西域何时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受何机构管辖?这个机构的职能是什么?它的建立有何意义?二.丝绸之路问题1。这条路为什么叫“丝绸之路”?问题2。.如果你是汉代的商人,想把商品从长安运到大秦,沿途会经历哪些国家地区、重要关卡?在张骞身上有一股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了国生在张骞身上有一股,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冒险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比较归纳师总结: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打通了“丝绸之路”,引出张骞的贡献: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开辟了丝绸之路。在张骞身上有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生:观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路线图,结合教材和所知道的史实发挥想象,同时进行自我教育。师:情感渗透,要做像张骞那样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生:结合西汉疆域图,看书找答案师总结:西汉(护,是带兵监护。都护,是总监护)西域都护是官职名称,西域都护府是地方机构名称,与郡同级。意义——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生看书明确:汉朝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方贸易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通过这条路线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因此称之为“丝绸之路生:重走并把丝绸之路作出以下简单图示: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师简要综述: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随着悠悠的驼铃声,古代的商人和使节从长安出发,沿着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点出莫高窟),在这里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两道,北路出玉门关,经哈密、吐问题3。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处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什么问题?问题4.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三.班超经营西域鲁番、乌鲁木齐(指着地图点出千佛洞)、喀什,然后到达中亚、西亚甚至俄罗斯等地区;南路出阳关,经楼兰古城、塔里木盆地、和田等地,经伊朗(安息)到达罗马(大秦)。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将古今地名的对比跟学生讲明,提醒学生掌握其中比较重要的地名。师通过学生回答总结: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现的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了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也就是说在丝绸之路开辟的同时,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让学生指明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生:分组讨论竞答回答不准确其他组纠正,感悟内化师归纳: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证明了:交流才能进步、开放才会发展的道理。使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关键,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关注西部大开发,学以致用。生:自学并简单介绍班超和甘英经营西域的情况。得出:班超是张骞之后又一位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甘英在中外交流史上也功不可没。拓展延伸1.近几年,新疆活跃着一群恐怖势力“东突”妄图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你能利用所学史学知识对这种倒行逆施行径进行抨击吗?2.为了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哪些资源的开发呢?开发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师总结: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了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新疆的企图和行径都是违背历史的,都是不得人心的,注定要失败的。作为一位中国公民,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反思完善师生共同梳理本课知识体系前138年西前119年张骞域前60年达标测评一、选择题见《探究》“精思巧选”二、[2007年湘潭中考]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从匈奴降人口中得知,过去匈奴破月氏,以月氏王头颅为溺器,月氏人深恨匈奴,武帝遂悬赏征募使者出使月氏,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当时有汉中人张骞应募。……由于所经均汉人未到之地,史称“张骞凿空”。材料二丝绸之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分析汉武帝最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⑵现有一意大利旅行团打算沿丝绸之路来中国,重温汉代的辉煌与繁荣。请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条旅行路线。⑶你能给这条商路重新命名吗?说说你的理由。答案:⑴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⑵从意大利出发到伊朗高原,进入新疆,经敦煌、沿河西走廊到达西安要求“敦煌、河西走廊、西安三个地点必须准确,其它两个地点只要位置准确可记分(如伊朗高原答成安息等,新疆答成楼兰、鄯善等;如果从西安出发不记分。)⑶答黄金之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探险之路、死亡之路、人生之路等,只要能说出理由即可记分。例:黄金之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的商业活动有可能得到发财致富的机会。汉朝丝绸之路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