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州市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思考周慧芬王林素(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浙江温州325000)摘要:温州市以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工程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分析及相关政策措施建议。关键词:以小水电代燃料,可持续发展一、以小水电代柴的可行性(一)水电资源现状温州山多田少,河流多属山溪性河道,境内有括苍山脉、洞宫山脉、雁荡山脉绵亘西北部与中部,瓯江、飞云江、鳌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河流自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域内雨量充沛,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210亿立方米。由于温州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全市水能蕴藏量分布很不均匀,大都分部于西北部山区丘陵区。据初步统计,全市水电理论蕴藏量160万kW,可开发装机容量为128万kW,年平均发电量约28亿kW·h,而西北部山区丘陵区的水电可开发量约116.5万kW,占全市的72.81%。(二)全市水电资源开发及电网现状自1956年1月温州第一座小型水电站——瑞安仙岩水电站开工建设以来,经过近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随着温州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电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先后有泰顺县、文成县、苍南县、永嘉县、平阳县完成了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利用电能在农村有一定的普及性。温州市以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区域为以上五县和瓯海区部分乡镇。据2000年年报显示全市现有水电装机容量为493处741台67万kW,年发电量约14.5亿kW·h(均包括珊溪、赵山渡),同年居浙江省的第二位,小水电装机容量约占全省的22.8%;2003年6月小水电快报表明,全市在建水电工程55处108台14万kW装机容量。2002年累计发电量4.9363亿kW·h,已建、在建水电工程为81万kW,约占可开发量的63.3%。据《温州市“十五”期间及2010年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规划报告》,至20052年代燃料规划区内代燃料总用电量4.1亿kW·h。通过几十年的电网建设、改造与更新,温州市已基本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供电网架。尤其是自1999年以来,全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对降低线损,提高电压质量,改善农村供电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三)电价承受能力分析根据泰顺、文成、苍南、永嘉、平阳、瓯海六县区部分居民生活代燃料用能现状典型调查,户均年可支配收入18507元,户均年燃料费支出733元,占户均年收入的4.0%,其中城镇居民户均可支配收入24336元,户均年燃料费支出958元,占年收入的3.9%;农村居民户均可支配收入12804元,燃料费年支出679元,占收入的5.3%。城镇居民以烧天然气为主,而农村居民以烧柴为主。城镇居民用能费用支出额依次是:天然气、电、煤、柴;农村居民用能费用支出额度依次是:柴、天然气、电、煤。而事实上农户烧柴主要以农户自己砍伐为主,实际上并未支付这部分燃料费用,也就是说农村居民户均实际支付燃料费仅为260元,占总收入的2.0%。预测到2005年,城镇居民户均年收入按全市平均水平预测达到30272元,代燃料电费支出为1119元,代燃料电费支出占收入的3.7%。农村居民户均年收入达到22196元,电费按网改后的同网同价计算,代燃料电费支出为754元,代燃料电费支出占收入的3.4%。从小水电代燃料费用比例上来看,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无论对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来说,就平均水平而言,都基本能够承受。但是全市仍有多个贫困村,贫困村的农村居民情况就不同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日常开支增加,如孩子上学、医疗保健等费用会随着上涨,城镇居民可在各自的工作单位适当享受一些优惠待遇,而贫困村收入较少,增收的办法也不多,生活水平提高较慢,加之实施代燃料需增加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他们来说,代燃料费用开支是一种负担。因此,对这部分居民,3政府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给予补助。二、以小水电代燃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温州市开展以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主要是在泰顺、文成、苍南、永嘉、平阳、瓯海6县区内的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退耕还林区及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开展。以一个4口之家的烧水、煮饭、取暖为例,一天要烧干柴20千克,一年要烧干柴7300千克,(据有关资料,每立方米木柴折700千克,每20立方米木柴保护1亩森林,每千克木柴燃烧产生1.08千克二氧化碳、0.01千克二氧化硫计算),折合木柴10.4立方米,相当于毁坏自然林地0.52亩。如以小水电代替一户一年的燃料,可保障0.52亩林木正常的增量,即相当于封山育林0.52亩。按此推算和相关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泰顺、文成、苍南、永嘉、平阳、瓯海6县区以电代柴90690万千克,相当于新增山林64601亩,将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97945万千克和907万千克,生态效益效益十分显著。随着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实施,“十五”期间预计将有5万多户农户需购买电饭煲、电炒锅、电茶壶、饮水机等电炊具和电取暖、电热水器等代燃料设备,条件较好的农户还将购买微波炉等高档消费品,制茶户购买电制茶机,估计消费总额在2000万元以上,将明显地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由于小水电的开发,将涉及机电、电气、设备建材、通信设施等领域,可以有效地拉动国内经济。同时,通过小水电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加快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可促进山区交通、通讯的发展,增加信息流通量,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增加农户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可改变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可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富裕等,实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总之,推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将改变山区广大群众传统落后的炊饭、取暖、制茶方式,保护了大量林木免遭砍伐,水土流失得到治理,4形成“以林涵水,以水发电,以电护林”的良性循环体系,既实现了流域内“山、林、水”综合治理,又开发了水电,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其环境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因此大力发展小水电,积极实施“小水电代柴”工程,充分发挥生态作用、扶贫作用,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活用电水平和生活质量,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政策、措施建议为保证温州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顺利开展,并能取得预期成效,各级政府对小水电开发应实行一定政策倾斜,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小水电是可再生的绿色清洁能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制定绿色能源证书政策和优先上网权制度,上网电量不受限制。2、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集资办电政策,继续贯彻实行“谁建、谁管、谁受益”政策。3、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较强的项目,建议国家增加资本金投入,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0%以上。4、继续执行“小水电实行6%增值税率”政策,改变按售电计征增值税的办法,将小水电一次性投资分摊到各年,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抵扣。上交国家的75%增值税部分,可留给地方一部分,用于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建设。5、枯水期国家电网或上一级电网要适当给小水电代燃料区电网输电,电价宜合理。作者简介:周慧芬,(1972-),女,大学专科,电气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设计工作。联系电话:0577-86518663、86518665(总机)转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