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这项酝酿二十余年、寄予百年梦想的工程被人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宏大的规模,更因为它独特的经济社会背景。一座大桥,即将连接三座城市:香港、澳门、珠海。这三座城市有着不同故事和发展境界,同样有着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回归祖国以来,香港和澳门保持了持续的稳定和繁荣,香港成为了全球重要的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澳门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文化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珠海口两岸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它们组成的珠江三角洲成为了我国发展最快的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和经济中心区域。它对周边地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但是,如何再更高层次上进一步发展,三座城市面临着不同的问题,珠三角整体发展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难题。作为发展龙头的香港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和资源紧缺制约,沿着珠江东岸方向的产业转移已经基本到位,而且这个方向上的城市带也面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因此向珠江西岸寻求拓展和产业转移势在必行;澳门迫切需要连接珠海和香港之后以改变交通末端的状况,才能与香港形成更好的产业分工和社会格局;珠海也需要尽可能的缩短与港澳的时空距离,来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合理的发展,并带动珠江口西岸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珠江口西岸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空间成为三座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珠三角发展调结构、上水平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交通基础率先发展,为珠三角经济社会飞跃提供重要支撑。同时,珠三角在更高层次上继续发展对交通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阶段和新形势就有新要求。一个例子是,自虎门大桥建成之后,珠三角就没有新的跨江通道建设,而这座大桥运输流量已经高度饱和。同样,广深高速公路高峰车流量达到了12万辆,大大超过了设计流量。因此,珠三角需要港珠澳大桥来打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珠江口两岸的时空观将彻底改变,实现1小时交通圈和经济圈。据有关专家介绍,跨珠江口还有数条通道正在前期筹划之中,这些通道将和港珠澳大桥将完善和优化珠三角的交通布局。珠三角有着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五大机场,广州港、深圳港、香港港等三大港口,大桥将快速连接五大机场和三大港口地面交通,发挥联合协同作用。由此,珠三角的公、铁、空、航立体交通体系初具规模。初步设计主办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成员:1.丹麦科威国际咨询公司2.奥雅纳工程顾问3.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4.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及施工咨询主办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成员:1.林同棪国际集团2.荷兰隧道工程咨询3.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期约九年投资超1000亿E15沉管安装遇阻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隧道组成,其中全长5664米的海底隧道,建好后是双向六车道的公路隧道,将由33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除了四个位于接口处的沉管短一些,其余29个沉管长为180米、宽38米、高11.4米。”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副总经理介绍,计划在3年内完成的33节的沉管隧道,目前已经成功安装了14节,但本应该11月16日安装的E15节沉管却遇到了施工以来最大的难题。按照计划表,11月12日E15沉管的支床已经完成,两日验收之后将进行安装。巨大的E15沉管在16日早上到达施工海域,施工人员顾不得浮运的劳累,连夜开始拆除沉管两端的止水带保护罩,安装拉合千斤顶和深水观测系统,安排潜水员下海探摸,做好沉放准备。但到沉管安装前的现场决策会接近尾声时,潜水队长从40多米深的海底传回不好的消息:E15沉管基槽发现突淤,厚度超过7厘米,并有一定黏稠度。“这是超出常规和意料之外的回淤现象。”沉管安装之前,通常要经历挖槽、清淤、铺碎石基床等工程,“碎石基床12日刚刚做完,13日通过了监理验收,15日沉管开始出坞浮运时也只检测少量回淤。”尹海卿说。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对接精度高,几厘米的回淤都会对沉管的对接精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为避免对今后沉管隧道施工质量留下隐患,现场决策组果断停止沉放并将沉管撤回坞内。经过7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重达8万吨的E15管节又返回了桂山岛预制厂深坞坞口。11月底,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连续召开关于E15管节基床回淤处置方案专家咨询会,邀请相关顶级专家进行咨询评审。专家组认为此次基床遭遇的回淤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并从边部坍塌、地形、风浪等多个方面分析原因。“金钟罩”保护已完工“就E15安装现状来看,至少还需要两三个月时间。”专家组建议在对E15碎石基床开挖重新铺设,并在重新处理过程中通过在E14管节尾端加装保护罩,以确保重型机械施工时破坏已经安装的沉管。“接下来将认真分析基槽突淤的原因,找出回淤物的来源,弄清楚回淤的概率和影响,研究回淤预警系统,全力破解横亘在面前的这道难题,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相比前段时间频繁的冷空气,海平面相对平静,14日上午9时,在伶仃洋航道上看到,一个巨大的红色铁围栏正在海面定位准备下沉。“这是为E14沉管专门量身定做的保护罩,宽45.4米、高8米,重约150吨。安装好后,可以为沉管安全提供有效的保护。”正在现场施工的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V工区工程部长介绍道。每年的这个时候,伶仃洋都到了风高浪急的时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前几天的风速最高达到了7-8级,波高达到了2米,而且沉管的管体绝对不能有任何碰撞,几百吨的保护罩哪怕就是轻轻的挨了一下沉管,就可能把刚性的管体撞出裂纹,海水就会侵蚀里面的钢筋,日积月累,120年的使用寿命就得不到保证。马宗豪说,特意选了风浪较小一点,还请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专家来随船保障。经过40多个小时的安装,14日下午5时许,潜水专用的对讲机里传来喜讯:据潜水员报告,保护罩顺利安装就位,没有和沉管发生任何碰撞。建设意义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港珠澳大桥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港珠澳大桥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大桥造价超过720亿元,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资兴建,全长49.968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578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港珠澳大桥项目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2009年12月15日在珠海动工,2018年12月工程全部完成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只需半小时,粤港澳三地将紧密连接在一起。港珠澳大桥创多个世界之最最长:港珠澳大桥全长5664米的海底隧道,由33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14]。最大:沉管隧道浮在水中的时候,每一节的排水量约75000吨,而辽宁号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也只有67500吨。最重:沉管预制由工厂化标准生产,使用钢筋量相当于埃菲尔铁塔。在这75000吨重的沉管下面,是预先安装好的256个液压千斤顶。最精心:海上的气候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沉管浮运和对接的成败。工程方一年多前就与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合作,做精细化、小区域的海洋环境预报,每天坚持监测预报,花费达3000万元,只为每个沉管找两三天的作业时间。最精细:在沉管隧道安装之前,还要在挖好的基槽中做碎石基床基础,即要在40米深的海底,铺设一条42米宽、30厘米厚平坦的“石褥子”,而这条“石褥子”的平整度误差要控制在4厘米以内。最精准:春节过后,一旦找到合适的时间,堪称世界最大难度的“深海之吻”就将开始,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处无人对接。对接在环境复杂的海底进行,受多种环境介质影响,共需对接33次,耗时3年。沉管连接处橡胶止水带要可用120年,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珠港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六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内容细腻,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追随摄像师的镜头,观众能一览打造世界最长沉管海底隧道的壮举,体验震沉离岸人工岛巨型钢筒的惊心动魄,领略设计及施工中极其严苛的环保要求,对在台风侵扰的施工环境下把控误差的艰辛也会感同身受。纪录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制造的强大,也让电视机前的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纪录片中更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轨道下沉中钢缆牵引的模拟压力试验、高架桥的共振试验等本以为枯燥的内容,在片中浅显易懂的解说下缓缓铺陈开来,鲜活地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片中没有重重悬念,但当提及为了给大桥寿命提供验证数据,工程师们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准备了氯盐试验,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如此巨大的工程是需要非常优秀的管理者的,任何一方面出现瑕疵纰漏都有可能带来相当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学好工程管理,做一个合格优秀的管理者。科技在进步,社会再进步,世界在进步,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挡科技的进步。工程管理刘建文2015115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