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随州一中历史必2一轮复习案导学案编号ls-14-03-05第1单元第1页第1讲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复习课)主备人:冯士桂审核人:黄萍授课时间2014年月日【考纲要求】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资本主义萌芽。【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课前预习案】【重点知识识记】1.列举四种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两种灌溉工具:;一大水利工程:;两种耕作方法(注明时间):。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三种耕作方式的演变:从到再到。3.小农经济确立的两大条件:①;②。四大特点:①;②;③;④。这就决定了小农经济具有、、和脆弱性。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确立的影响:①政治:;②思想:。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过了从原始社会的到奴隶社会的再到封建社会的演变。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在于。土地兼并严重时会激化两对矛盾,一是;二是。5.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和。明中后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两大主要变化是:①;②。随州一中历史必2一轮复习案导学案编号ls-14-03-05第1单元第2页【课内精讲精练案】【精讲精读】1.新史观解读小农经济史观结论文明史观农业文明是在基础稳定的、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下取得的唯物史观小农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经济结构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规律(1)演变: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到夏、商、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再到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演变历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问题一直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重要问题。(2)规律:①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②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是铁器、牛耕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特点①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盛行。②广大农民只占有少量土地或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③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④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3.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的原因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新技术难以向社会推广,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劳动者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统治者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发明【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司马迁《史记》材料二: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集》问题: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随州一中历史必2一轮复习案导学案编号ls-14-03-05第1单元第3页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初,明太祖告诫地方官吏说:“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明太祖洪武实录》材料二据《天工开物》载,明朝中叶“(棉花)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贵皆赖之”;纺织业中出现的“花楼机”能在绫绢上提织各种花纹;《元明事类钞》载:明中叶后“北土广树艺(各植农作物)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衿(衣料)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道:“(明朝中期)田人佃手,其狡黠者,逋(拖欠)负租税,莫可谁何!业经转手,佃乃虎距,故有久佃成业之谣”。——记载明朝中后期有关史实的资料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赴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生计)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材料四“(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年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房舍;……。”——《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及《明史纪事本末》(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不得摘录原句,至少4个要点)。(2)依据材料三说明“大户”与“小户”之间关系的实质,并概括其特征。(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言简意赅,至少4个要点)。【当堂检测案】1.《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随州一中历史必2一轮复习案导学案编号ls-14-03-05第1单元第4页A.周王室的衰微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D.土地转让的停滞2.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历代都重视加强水利建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B.“井渠”灌溉方法在汉代关中已出现C.筒车于隋唐时期已在长江流域使用D.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农业灌溉3.右图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A.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D.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4.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5.中国经济网2013年7月26日:“在法国人眼中,中国文明的象征是动态的变化的,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五百年前是茶叶。”材料信息不能表明A.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未能突破B.东西方贸易交流不断C.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居于入超地位D.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6.作为实物史料,司母戊大方鼎直接反映的商朝情况包括A.青铜铸造和农业生产B.祭祀礼典和农业生产C.青铜铸造和文化艺术D.天文历法和祭祀礼典7.唐代宗大历二年“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沿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明代永乐元年“命宝源局铸农器”。从上述史实中可以确认的是,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A.支持了民生B.具有垄断性C.为皇室服务D.技艺水平高8.清朝乾隆《吴江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日夕治丝。”据此可知A.政府的倡导对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B.新兴市镇的兴起侵夺了行政机构附属的经济职能C.当地丝织业逐渐从农家副业生产中独立出来D.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课后反思】随州一中历史必2一轮复习案导学案编号ls-14-03-05第1单元第5页第1讲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南方经济不发达。南宋时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江南地区。说明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加快了南方的开发。(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2.(1)条件:①明初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农作物品种的推广,推动农业发展;③手工业生产工具的改进;④商品经济活跃,南北经济交流日益密切;⑤地主土地私有制开始动摇。(2)实质: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特征:①为购买劳动力而进行的商品生产;②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3)原因:①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②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阻碍:③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④清政府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⑤工商业资本的短缺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当堂检测案】DDBACCAC【拓展阅读】1.小农经济(1)含义: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产生: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随之形成。(3)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主要承担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规模小、水平低、条件简陋,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4)评价:①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②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到近代,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2.土地兼并(1)原因: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因);土地自由买卖;地主、官僚、豪强的强取豪夺。宋朝以后土地兼并的现象更为严重。(2)影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导致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是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农民起义往往包含平均地权的要求。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