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讲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013年高考会这样考】1.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2.考查三角函数值符号的确定.【复习指导】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这部分的高考试题大多为教材例题或习题的变形与创新,因此学习中要立足基础,抓好对部分概念的理解.基础梳理1.任意角(1)角的概念的推广①按旋转方向不同分为正角、负角、零角.②按终边位置不同分为象限角和轴线角.(2)终边相同的角终边与角α相同的角可写成α+k·360°(k∈Z).(3)弧度制①1弧度的角: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②规定: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在半径为r的圆中,弧长为l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α,则|α|=lr.③用“弧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比值lr与所取的r的大小无关,仅与角的大小有关.④弧度与角度的换算:360°=2π弧度;180°=π弧度.⑤弧长公式:l=|α|r,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12lr=12|α|r2.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x,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r(r>0),那么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分别是:sinα=yr,cosα=xr,tanα=yx,角α的正割,余割,余切分别是secα=1cosα=rx,cscα=1sinα=ry,cotα=1tanα=xy,它们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3.三角函数线设角α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过P作PM垂直于x轴于M,作PN垂直y轴于点N,则点M,N分别是点P在x轴,y轴上的正射影(简称射影).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点P的坐标为(cos_α,sin_α),即P(cos_α,sin_α),其中cosα=OM,sinα=ON,单位圆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单位圆在A点的切线与α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T或(T′),则tanα=AT.我们把轴上向量OM→、ON→和AT或(AT′)分别叫做α的余弦线、正弦线、正切线.三角函数线有向线段MP为正弦线有向线段OM为余弦线有向线段AT为正切线一条规律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规律概括为: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两个技巧(1)在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时,点P可取终边上任一点,如有可能则取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OP|=r一定是正值.(2)在解简单的三角不等式时,利用单位圆及三角函数线是一个小技巧.三个注意(1)注意易混概念的区别:第一象限角、锐角、小于90°的角是概念不同的三类角,第一类是象限角,第二类、第三类是区间角.(2)角度制与弧度制可利用180°=πrad进行互化,在同一个式子中,采用的度量制度必须一致,不可混用.(3)注意熟记0°~360°间特殊角的弧度表示,以方便解题.双基自测1.(人教B版教材习题改编)下列与9π4的终边相同的角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2kπ+45°(k∈Z)B.k·360°+94π(k∈Z)C.k·360°-315°(k∈Z)D.kπ+5π4(k∈Z)解析与9π4的终边相同的角可以写成2kπ+94π(k∈Z),但是角度制与弧度制不能混用,所以只有答案C正确.答案C2.若α=k·180°+45°(k∈Z),则α在().A.第一或第三象限B.第一或第二象限C.第二或第四象限D.第三或第四象限解析当k=2m+1(m∈Z)时,α=2m·180°+225°=m·360°+225°,故α为第三象限角;当k=2m(m∈Z)时,α=m·360°+45°,故α为第一象限角.答案A3.若sinα<0且tanα>0,则α是().A.第一象限角B.第二象限角C.第三象限角D.第四象限角解析由sinα<0知α是第三、四象限或y轴非正半轴上的角,由tanα>0知α是第一、三象限角.∴α是第三象限角.答案C4.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1,2),则cosα的值为().A.-55B.255C.-255D.-12解析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r=5,cosα=-15=-55.答案A5.(2011·江西)已知角θ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轴非负半轴,若P(4,y)是角θ终边上一点,且sinθ=-255,则y=________.解析根据正弦值为负数且不为-1,判断角在第三、四象限,再加上横坐标为正,断定该角为第四象限角,∴y<0,sinθ=y16+y2=-255⇒y=-8.答案-8考向一角的集合表示及象限角的判定【例1】►(1)写出终边在直线y=3x上的角的集合;(2)若角θ的终边与6π7角的终边相同,求在[0,2π)内终边与θ3角的终边相同的角;(3)已知角α是第二象限角,试确定2α、α2所在的象限.[审题视点]利用终边相同的角进行表示及判断.解(1)在(0,π)内终边在直线y=3x上的角是π3,∴终边在直线y=3x上的角的集合为αα=π3+kπ,k∈Z.(2)∵θ=6π7+2kπ(k∈Z),∴θ3=2π7+2kπ3(k∈Z).依题意0≤2π7+2kπ3<2π⇒-37≤k<187,k∈Z.∴k=0,1,2,即在[0,2π)内终边与θ3相同的角为2π7,20π21,34π21.(3)∵α是第二象限角,∴k·360°+90°<α<k·360°+180°,k∈Z.∴2k·360°+180°<2α<2k·360°+360°,k∈Z.∴2α是第三、第四象限角或角的终边在y轴非正半轴上.∵k·180°+45°<α2<k·180°+90°,k∈Z,当k=2m(m∈Z)时,m·360°+45°<α2<m·360°+90°;当k=2m+1(m∈Z)时,m·360°+225°<α2<m·360°+270°;∴α2为第一或第三象限角.(1)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但终边相同的角却不一定相等,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个,它们之间相差360°的整数倍.(2)角的集合的表示形式不是唯一的,如:终边在y轴非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可以表示为xx=2kπ-π2,k∈Z,也可以表示为xx=2kπ+3π2,k∈Z.【训练1】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则().A.α=-βB.α=180°+βC.α=k·360°+β(k∈Z)D.α=k·360°±180°+β(k∈Z)解析对于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则α-β=k·360°±180°(k∈Z).∴α=k·360°±180°+β(k∈Z).答案D考向二三角函数的定义【例2】►已知角θ的终边经过点P(-3,m)(m≠0)且sinθ=24m,试判断角θ所在的象限,并求cosθ和tanθ的值.[审题视点]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求m,再求cosθ和tanθ.解由题意得,r=3+m2,∴m3+m2=24m,∵m≠0,∴m=±5,故角θ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当m=5时,r=22,点P的坐标为(-3,5),角θ是第二象限角,∴cosθ=xr=-322=-64,tanθ=yx=5-3=-153.当m=-5时,r=22,点P的坐标为(-3,-5),角θ是第三象限角.∴cosθ=xr=-322=-64,tan=yx=-5-3=15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仅与角α的终边位置有关,而与角α终边上点P的位置无关.若角α已经给出,则无论点P选择在α终边上的什么位置,角α的三角函数值都是确定的.【训练2】(2011·课标全国)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A.-45B.-35C.35D.45解析取终边上一点(a,2a),a≠0,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可得cosθ=±55,故cos2θ=2cos2θ-1=-35.答案B考向三弧度制的应用【例3】►已知半径为10的圆O中,弦AB的长为10.(1)求弦AB所对的圆心角α的大小;(2)求α所在的扇形的弧长l及弧所在的弓形的面积S.[审题视点](1)由已知条件可得△AOB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圆心角α的值;(2)利用弧长公式可求得弧长,再利用扇形面积公式可得扇形面积,从而可求弓形的面积.解(1)由⊙O的半径r=10=AB,知△AOB是等边三角形,∴α=∠AOB=60°=π3.(2)由(1)可知α=π3,r=10,∴弧长l=α·r=π3×10=10π3,∴S扇形=12lr=12×10π3×10=50π3,而S△AOB=12·AB·1032=12×10×1032=5032,∴S=S扇形-S△AOB=50π3-32.弧度制下的扇形的弧长与面积公式,比角度制下的扇形的弧长与面积公式要简洁得多,用起来也方便得多.因此,我们要熟练地掌握弧度制下扇形的弧长与面积公式.【训练3】已知扇形周长为40,当它的半径和圆心角取何值时,才使扇形面积最大?解设圆心角是θ,半径是r,则2r+rθ=40,S=12lr=12r(40-2r)=r(20-r)≤2022=100.当且仅当r=20-r,即r=10时,Smax=100.∴当r=10,θ=2时,扇形面积最大,即半径为10,圆心角为2弧度时,扇形面积最大.考向四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例4】►在单位圆中画出适合下列条件的角α的终边的范围.并由此写出角α的集合:(1)sinα≥32;(2)cosα≤-12.[审题视点]作出满足sinα=32,cosα=-12的角的终边,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角α终边的范围.解(1)作直线y=32交单位圆于A、B两点,连接OA、OB,则OA与OB围成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即为角α的终边的范围,故满足条件的角α的集合为α2kπ+π3≤α≤2kπ+23π,k∈Z.(2)作直线x=-12交单位圆于C、D两点,连接OC、OD,则OC与OD围成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即为角α终边的范围,故满足条件的角α的集合为α2kπ+23π≤α≤2kπ+43π,k∈Z.利用单位圆解三角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1)用边界值定出角的终边位置;(2)根据不等式(组)定出角的范围;(3)求交集,找单位圆中公共的部分;(4)写出角的表达式.【训练4】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2cosx-1;(2)y=lg(3-4sin2x).解(1)∵2cosx-1≥0,∴cosx≥12.由三角函数线画出x满足条件的终边范围(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定义域为2kπ-π3,2kπ+π3(k∈Z).(2)∵3-4sin2x>0,∴sin2x<34,∴-32<sinx<32.利用三角函数线画出x满足条件的终边范围(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定义域为kπ-π3,kπ+π3(k∈Z).规范解答7——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三角函数值【问题研究】三角函数的定义:设α是任意角,其终边上任一点P(不与原点重合)的坐标为(x,y),它到原点的距离是r(r=x2+y2>0),则sinα=yr、cosα=xr、tanα=yx分别是α的正弦、余弦、正切,它们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这样的函数称为三角函数,这里x,y的符号由α终边所在象限确定,r的符号始终为正,应用定义法解题时,要注意符号,防止出现错误.三角函数的定义在解决问题中应用广泛,并且有时可以简化解题过程.【解决方案】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三角函数值时,首先要根据定义正确地求得x,y,r的值;然后对于含参数问题要注意分类讨论.【示例】►(本题满分12分)(2011·龙岩月考)已知角α终边经过点P(x,-2)(x≠0),且cosα=36x,求sinα、tanα的值.只要确定了r的值即可确定角α经过的点P的坐标,即确定角α所在的象限,并可以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所要求的值.[解答示范]∵P(x,-2)(x≠0),∴P到原点的距离r=x2+2,(2分)又cosα=36x,∴cosα=xx2+2=36x,∵x≠0,∴x=±10,∴r=23.(6分)当x=10时,P点坐标为(10,-2),由三角函数定义,有sinα=-66,tanα=-55;(9分)当x=-10时,P点坐标为(-10,-2),∴sinα=-66,tanα=55.(12分)当角的终边经过的点不固定时,需要进行分类讨论,特别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