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1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首先,说教材: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涉及内容较多,时间跨度较大,知识典范多,涵盖了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推翻国家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历史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全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活动。第一课时完成前四目,各目内容联系紧密,主要讲了建党和大革命时期以及国公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重大活动。同时,各目内容又各具特点,较为准确叙述了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革命任务的需要所采取的不同斗争策略,从而展现了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重要位置。自07年来,全国共考过66道选择题,9道简答题。山东07、08、09、12年出过4道选择题。具体题目是5.(2012·山东文综卷·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解析】北洋军阀的混战导致社会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国民革命运动消灭的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重创奉系军阀张作霖,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扫清了当时中国近代化最大的阻碍北洋军阀的统治。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接下来,根据刚才时空角度的教材分析,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基本史实及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北伐战争,“八七会议”极其确定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及遵义会议,《八一宣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卢沟桥事变”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中共“七大”,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史实的学习,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阶段中共不同政策的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形成问题并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中共的成长历程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加深对中共性质、历史使命的理解和认识,深化热爱中共的感情,培养学生以科学精神看待中共领导地位的理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史能鉴今”的意识、培养从自己、从小事、从现在做起的作风。接下来,说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及遵义会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战争,两种命运的较量,解放战争教学难点:对井冈山道路、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材分析完了,再分析一下学情由于在中考中,历史为非考试科目,初中生对历史课普遍不重视,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科素养较低。而目前,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内容比较抽象,这种体系只有在对总体历史有相当了解的前提下才具有合理性,因此要达到教学目标还有一定难度。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我非常重视学法指导,从课本基础知识入手,先帮助学生建立通史观,再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其把握专题史的内容。三、针对教材和学情,说一说教法和学法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2教法上1、在重点落实上采用:①分析归纳法:通过对史料的引导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②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对教材的自主把握,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在难点突破上采用: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学法上课前:通读教材,了解的历史概况。课上:剖析教材,结合问题,自主思考,构建。课下:画出本课结构脉络,进行宏观把握;同时填充具体内容,进行微观处理。四、下面,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滚动播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系列经典瞬间影视画面、图片(师生共同收集),提供背景音乐:《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为什么这样说?有人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只是某个历史人物,或者是某个政党出于政治目的所说的话,事实并非如此。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让事实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长达(闪烁显示:28年)的艰苦斗争中形成。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中共的成立【情境营造】中共“一大”会址图片。【设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的条件有哪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意义?提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共产党创建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意义中重点强调标志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并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无产阶级领导革命。2.中共二大【情境营造】多媒体显示材料材料一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二、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选自《中共一大纲领》材料二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选自《中共二大纲领》【设问】中共“一大”和“二大”纲领中党的奋斗目标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什么?你认为哪一个奋斗目标更符合当时的实际?这种差别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差别略。二大的奋斗目标更具针对性,更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了党在理论上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二.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1.第一次工运高潮(经过略讲)【设问】“二七惨案”留给共产党什么样的教训?提示:建立统一战线。2.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设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别是什么?提示:必要性:当时封建军阀统治力量强大,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且无武装。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3可能性: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最具革命性的且具有一定的武装。【设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他能成为两党合作的基础?提示:国民党一大重释三民主义。学生结合书中书P92知识链接与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作对比,找出二者一致之处。【情境营造】播放北伐战争影像资料,打出“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图片。【设问】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教训?三.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情境营造】视频展示大革命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气氛。1.南昌起义——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讲解中侧重标志性意义)2.“八七会议”——武装斗争理论形成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毛泽东对大革命进行总结:由单纯依靠工人而忽视农民到依靠工农联合;由以附于国民党,没有武装,更没有革命领导权到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3.秋收起义——武装斗争理论的实践【角色扮演】文家市决策:分两派人物,是否强行攻打长沙?4.井冈山道路——重大政策转变【情境营造】打出“红色根据地形势图”【设问】根据“红色根据地形势图”,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思考这些红色根据地建立在这些地区的原因?提示:远离国民党政权和军队控制的中心地带,有利于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有利于发动当地的贫苦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从而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意图。这些地区大多受北伐战争的影响,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设问】什么是井冈山道路?它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有何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提示:井冈山道路略。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是“城市中心论”。启示:必须按照本国的国情来制定政策,而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四.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三条线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下国民党的内外政策与共产党的政策。日本:1931“九一八”事变1935华北事变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1936西安事变共产党:四次反“围剿”胜利;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八一宣言》1、红军长征【情境营造】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背景音乐中动态展示《长征路线图》: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沿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行进,最后到达会宁。同时播放电视剧《长征》系列经典瞬间影视画面。【设问】“你们知道吗?我们都走了多长时间?行程多少公里?经过了哪些地方?创造性地制定了哪些策略克服、化解了哪些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险阻?从中你们领悟到些什么?【活动】巧填地图展示《长征路线图》填空。(1)、告别瑞金→长征开始(2)、冲破四道封锁线→人员折损过半(3)、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4)、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5)、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6)、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7)、陕甘宁会师→1935、中央与陕北红军(8)、会宁会师→1936、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活动】长征老红军新闻发布会(一周前调查学生感兴趣问题并公布)。学生自由组合探究、准备扮演老红军或专家,解答同学提问。师生解答提倡采取播放视频、朗读诗词、展示图片等形式。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4【设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会宁后的大约2个月传来一个更激动人心的消息,猜猜看是什么消息?——西安事变。2.西安事变【活动】请同学准确传达西安事变的消息活动一:分角色扮演当时国内外不同势力的态度(学生课前准备)提示:国际(日本、英美)、国民党(亲日、亲英美)、张学良与杨虎城、西北人民、中国共产党……活动二:表演剧——西安谈判(学生课前准备)(谈判内容要点:周恩来力劝事变军官、亲美派一宋氏兄妹、蒋介石)突出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和中共的伟大、英明。【过渡】西安事变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取得了百年反抗斗争的首次胜利。一个值得令我们深思的问题:“假若国共不进行第二次合作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国会怎么样?”我们不急于马上回答,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当年的日军都在中国犯下哪些滔天罪行!五、国共合作抗日1、背景: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情境营造】播放卢沟桥事变和日军侵华罪行的视频、图片,形象感受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和危险。【英勇反抗】设问:“面对如此凶残的侵略行为,当年的中国人民有何反应?”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多媒体显示合作实现的具体过程,让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和认识3、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活动1:据图说史】多媒体显示国共两党的抗战事迹,让学生来进行具体述说【目的:检测基础知识、训练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日本无力大规模进攻结果:丧师、失地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建立一系列抗日根据地1938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成为主要战场4、抗战期间国民党的反共活动(1)政策转变的标志: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2)具体表现:三次反共高潮【设问】为什么国民党在抗战时期会出现政策的转变?引导学生认识:两党的阶级基础和利益不同,阶级矛盾不可消除。(3)中共对策:以斗争求团结5、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讨论】回答问题“假若国共不进行第二次合作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国会怎么样?”(小组讨论回答)【目的:逆向思维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综合探究】对日本目前篡改教科书歪曲侵华历史、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小泉联大发言以第六常任理事国自居,你怎么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活动:角色扮演】【目的:正确处理中日关系。】1、假若我是中国外交官、中国商人、艺术家、文学家。2、引导学生从自己、从小事、从现在做起: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努力学习,强大中国。六、两种命运的较量1、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理论上的交锋阅读课文回答:①抗战胜利后又存在哪两个前途的斗争?②两种前途相斗争的根源是什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5提示:中共“七大”的召开及内容、主张——和平统一,建立新中国国民党“六大”的召开及内容、主张——一党专政,强调军令政令统一通过分析,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