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道地药材研究现状摘要:湖北省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兼备的特点。《本草纲目》所记载的1800多味中草药,武当山有400多种,神农架有1200多种,其中,道地药材资源尤其丰富,占全国道地药材品种总数的10.5﹪。至今为止,本省已形成了多个生产基地,建立了多个道地药材主产区,拥有道地药材生产的极大优势。本文重点介绍了湖北道地药材资源种类、分布情况和个别地药材的研究现状关键词:湖北、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中药材道地药材资源是我国中药资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逐渐形成的货真质优,疗效卓著,药用价值极高的精品中药资源。每一种道地药材都是在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某一特定区域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等诸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药资源精髓。湖北省是“神农尝百草”这一古老传说的发生地,具有浓厚的中医药人文资源,同时也是著名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的故乡。湖北是拥有中医药自然和人文双重优势的中医药大省,在地理条件上具有环境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特征,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长,蕴藏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素有“中华药库”之称,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动植物园。湖北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批中药材生产的特色县市和专业乡镇村也不断出现,郧西被誉为“中国黄姜之乡”,安陆素有“中国银杏之乡之称,罗田县素有“茯苓之乡”的美称,利川被誉为“中国黄连之乡”,现今,中药材原料生产已经成为很多县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尤以恩施和蕲春两大药材生产基地规模最为巨大和成功。本文介绍的道地药材有中国板党、黄连、厚朴、当归、竹节参、湖北贝母、缬草、白术以及“蕲春四宝”。中国板党:“板党”是党参家族中最为珍贵的一种,品质最好,因产于湖北恩施板桥镇而得名。“板党”于明朝洪武年间由野生转为家种,1997年在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它外型美观、根条细嫩、肉质饱满,是纯天然绿色植物,无污染、药用功能独到,可与人参毗美。鸡爪黄连:利川素有“黄连之乡”的美誉,盛产“南岸味连”,其品质明显优于云连、雅连及其它味连。黄连以根、茎、叶入药,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材料。位于福宝山的湖北省黄连GAP试验示范基地,2004年通过省级认证,目前正在争取国家认证,种植面积6000亩。紫油厚朴:恩施为其原产地,有500多年种植历史,属名贵药材和珍稀保护植物。以根皮、茎皮入药,皮细、断面浮棕色,内表深紫色,油性重,香气浓烈,厚朴酚含量高。2000年3月,国家科技部将其列为GAP试验示范研究品种,2002年11月紫油厚朴种子种苗规范种植与研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合格。石窑当归:恩施石窑所产当归因其品质俱佳留芳天下,历史以来称为窑归。本品“主根圆柱形,归尾多少不相等,质地油润色黄棕,裂缝油性为特征,气香浓郁甘辛苦,活血补血又调经”。经农业部检测中心检测,窑归为合格产品,并且含有16种氨基酸。该产品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湖北省名优产品。竹节参:又名白三七,属五加科植物,以根茎入药。它具备南药三七和北药人参的共同品质,专家学者称其为“百草药之王”。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氧耗作用,用于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等,其药用价值潜力巨大,近来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据统计我国的竹节参储量只有2吨左右,属珍稀名贵药材。竹节人参为恩施州珍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野生转家生”种植研究已获成功,为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1992年获恩施州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申报科技部创新基金获65万元项目资金资助,现有种植面积40亩,规范化种植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恩施州重点发展品种之一。湖北贝母:别名窑贝、板贝。鳞茎卵球形、扁卵形或倒圆锥形,表面白色或黄白色,较光滑。湖北贝母原产于建始县花坪乡白果坦村,富含贝母碱,质量上乘。该乡平均海拔在1000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贝母生长,目前2000亩GAP基地正在建设中。缬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中的挥发油为高级香料,现代医药学研究发现,其根茎所含异戊酸龙脑酯、乙酸龙脑酯、缬草三酯等活性成份,在镇静、解痉、降血压、抗菌等方面功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失眠和心脑血管疾患。恩施山区是缬草生长的理想地域,在海拔1300m~1500m的高山地带,野生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目前“野生转家生”技术成熟,通过大量的人工栽培,已能满足缬草提取物生产的需要。贯叶连翘:贯叶连翘属藤黄科植物,具有收敛、止血、解毒、退热和治疗灼伤、外伤出血、抗病毒、抗幅射等作用,能舒缓闭经期带来的心理病症如烦躁不安、抑郁、忧虑、集中力差、精神紧张等等,对性生活也有所帮助,还具有治疗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的独特功效。其所含有的金丝桃属素是治疗抑郁的有效成分,所含的类胡罗卜素可以治灼伤。鹤峰县正在实施2万亩贯叶连翘GAP基地建设。白术:别名于术、冬术、于潜白术。咸丰县小村乡境内独特的小气候及土壤条件特别适宜白术的生长,是武陵山区重要的白术产区。现是湖北省道地药材白术GAP示范建设基地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基地所产白术以个大、皮细、质坚实、肉白、断面平坦、无硬筋、香气浓郁等为主要特征。其形状似鸡腿,命名为“鸡腿白术”。目前,年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年总产量在1500吨以上。三叶木通:为历代文献记载之木通正品,随着关木通的禁止使用,国家药典规定以三叶木通替换关木通,呈现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鹤峰县野生资源丰富,已建成GAP研究示范基地20亩、野生资源抚育及优质种源保护基地10亩。规范化基地建设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及生态环境评估,是国家科技部“三叶木通野生抚育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基地、湖北省科技厅GAP研究示范基地。目前2万亩GAP基地建设项目也在进行之中,为“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第三批课题之一。另外,蕲春所产“蕲艾”、“蕲竹”、“蕲龟”、“蕲蛇”,世称“蕲春四宝”。据史料记载,“四宝”源于西周,名于明代,用充方物,列为贡品,上国史,入方志,登专著。为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佳品,皇宫贵族追索的贡品,博物和医药学家研究的珍品,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载述,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四宝文化。蕲竹:源于桃枝竹,别名笛竹、丛竹、孝顺竹、蓬莱竹等,其竹或细如拇指,或粗如酒杯,色泽晶莹,竹节稀疏,篾质柔软,用途广泛,是全世界1200余种竹子中的良品之一。主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痉,喉痹呕吐。煎汤,熨霍乱转筋。蕲艾:蕲艾为菊科艾及其近缘种。蕲艾与其它艾的不同之处在于植株高大,可达1.8~2.5米,含挥发油较多,气味深郁,叶厚纸质,被密厚长毛,取干叶揉之可成绒团,其形和质均属上品。蕲艾是名贵药材,茎和叶都可以入药,其味苦或微甘,性微温。据现代化学分析,蕲艾含十七种已知化合物,能治疗多种疾病。另外,由于蕲艾含挥发油成份高出其它艾一倍以上,可通过水蒸汽蒸馏法制得蕲艾油,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蕲龟:蕲龟,因背腹上下生长有绿毛,毛中有金丝状金线而得名,俗称绿毛龟。蕲龟的绿毛为蕲龟基枝藻寄生、生长所致,由于藻类的生长,影响所寄生的龟活动摄食能力,使龟瘦弱,“脊骨有三棱,底甲如象牙色”。龟肉性味甘酸温,能滋阴补血,逐风祛湿,柔肝补肾,去火明目,凉血。龟血为跌打损伤要药;龟胆对眼肿不开有疗效;龟版,即龟的腹甲,又称龟甲,元武版,甘咸、纯阴、气味厚浊,补肾滋阴,质重而能潜敛浮阳,益肾又能健骨,通任脉,因药力雄厚,疗效确切,为药中珍品。蕲蛇:蕲蛇为蝰科动物五步蛇,俗称“五步蛇”、“五步龙”、“五步倒”;其鼻(吻鳞和鼻间鳞)尖尖上翘,背有二十四个方形花斑,部棕黑色,头侧土黄色,腹部乳白色,并有黑色念珠斑。蕲蛇甘、咸、温、有毒’具有祛风、通络、止痉之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除上述道地药材,湖北的茯苓、独活、续断、射干、杜仲、苍术、半夏等中药材也可称得上是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可见湖北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兼备的特点,据有关数据显示,湖北省拥有中药材生产专业乡镇20多个,专业村50多个。中药材种类居全国第五位,中药材产量居全国第六位,野生中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十一位,是我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道地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多年来,我省研究人员对部分地产道地药材进行了来源考证、品种鉴定、规范划种植、品质评价等多方面的研究,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道地药材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湖北历史上还诞生了一大批著名中医学家,积淀了大量民间验方,留下了丰富的中医药科学文化遗产。自古以来,道地药材就是我国中药资源宝库中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目前,道地药材资源已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中药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