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地理命题人:祝航审题人:向超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据此回答1~2题。1.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B)A.(10°N,112°E)B.(10°N,116°E)C.(10°S,116°E)D.(10°N,124°E)【解析】根据此地2时44分时北京时间(120°E)为3时可求出此地经度,北京时间早于此地地方时,说明此地在北京西边,相差16分钟,根据1°=4分钟可知相差经度是4°,120°-4°=116°E;北半球北极星仰角就是当地纬度,可知纬度为10°N。2.此时属于东半球中且与该船所在地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C)A.大于1/2B.大于1/3C.小于1/4D.小于1/5【解析】首先求出和此船在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根据划分日期的两条线0时经线和180°经线可求,北京120°E为3时,求出此时0时经线为75°E(120°-3*15°=75°),东半球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所以此时属于东半球且与该船所在地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75°E到160°E,是85个经度,大概占360°的范围是小于四分之一。在台湾学界,把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读图,回答3~5题。台湾岛紫蝶幽谷分布及紫斑蝶北返路线示意图3.“紫蝶幽谷”均分布在(B)A.南部沿海地区B.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地区C.高山峡谷地区D.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解析】读图,注意图中“紫蝶幽谷”分布地的图例及分布。由图可知“紫蝶幽谷”均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南部山脉两侧地区,海拔高度在100米左右,地势较低,故选项B正确。4.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C)A.降水丰富B.人烟稀少C.背风温暖D.花蜜充足【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紫蝶幽谷”分布在海拔高度在100米左右地区,地势低,人口较多;该岛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较少;紫斑蝶不以花蜜为食;图中显示“紫蝶幽谷”分布区位于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而且所在山谷均背向冬季风,较为温暖,利于越冬,故选项C正确。5.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D)A.1月下旬B.9月中旬C.5月下旬D.3月中旬【解析】由图中紫斑蝶的迁徙路线可知,紫斑蝶冬季在南部越冬,以避寒冷,所以应该春季北迁,秋季南迁,1月下旬在冬季、5月下旬在夏季,故排除选项A、C;3月中旬在春季,9月中旬在秋季,故选项D正确。下图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分别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C)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解析】①地在M地以东,②地在M地以北,则①②连线走向为山脉走向。7.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B)A.流量小,含沙量大B.结冰期长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解析】从经纬度判断M地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一年有两个汛期,春季有春汛,夏季有夏汛;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许多的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应该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造成的。读图回答第8题。8.下列四幅图中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的年龄分布情形的是(B)【解析】根据火山的特征可知,4离喷发岩浆的“热点”最远,山体形状最平缓,年龄最古老。正确的是B项。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如下图)。据图回答9~10题。9.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D)A.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B.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D.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解析】根据材料,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而河流入海口,地势落差小,没有推动冲积物由高处向低处的动力,所以,扇三角洲一般不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10.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B)A.流量比较稳定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解析】辫状河流出现在扇冲积扇上,扇冲积扇地势低,河流流速慢,河道分叉且较浅。读图,比较唐代和现代海岸线的变迁,回答11~12题。11.古沙洲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A.沉积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地壳运动【解析】三角洲的沙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故选A。12.图中现象与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相关的是(C)A.海岸线向东移动B.长江南岸侵蚀明显C.北岸海岸线变化大D.南通适宜发展大型港口【解析】长江入海口北侧古沙洲进一步增长成河岸,应与地转偏向力导致的流水偏向南岸有关,观察图中的河口可以发现,河口总体向海洋增长,河口位置向南偏移。故选C。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河流的平直河段上。据此回答13~15题。13.该河流位于(B)A.东半球B.南半球C.西半球D.北半球【解析】从图上看,河流自南向北流,流水因在平直河段上,地转偏向力使流水偏向左边侵蚀西岸。故为南半球。14.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D)A.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B.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D.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的分析可知,河漫滩的形成,首先需要有较为平坦的地区进行泥沙的沉积,因此需要在平原地区,其次必须有洪水的出现,所以河流的季节变化要大,结合相关信息即可得出答案为D。15.图中河道水流侵蚀作用最强的位置是(A)A.甲B.乙C.丙D.丁【解析】河流表层水流速度最快,水流冲击甲处岸边,故侵蚀最强。读图,回答16~18题。16.M地的年日照时数比N地的多,其主要原因是M地(C)A.纬度较低B.地势较高C.气候干旱D.白昼较长【解析】M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晴天多。17.N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M地的丰富,其主要原因是N地(A)A.地势高,大气稀薄B.海拔高,多冰雪C.纬度低,太阳高度大D.气候干旱,光照强【解析】N地为高原,大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多。18.与M地相比,N地夏季的近地面气温特点及其最主要成因是(C)A.较高太阳辐射强B.较高距离太阳近C.较低大气保温作用弱D.较低冰雪融化吸热【解析】N地为高原,大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正压大气是一种假设的大气状态。在这种大气中,等压面和等温面在所有高度上都相重合。斜压大气更接近实际情况,指等压面和等温面出现交角的情况。下图是北半球1月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的斜压大气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M地正东方向吹(A)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M地处低压中心,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对地面风向的影响规律,故吹东南风。20.根据M地附近的大气状态判断,M地可能(B)A.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B.是位于华北平原的某城市C.位于地中海沿岸D.位于台风中心【解析】M处较周边气温高,气压低,排除A;地中海1月受西风影响;台风发生于夏季。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21~23题。21.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B)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解析】从图中提取信息:15:00时,水库中心区气温比两侧低;3:00时,水库中心区气温比两侧高,两者相比,水库中心区温差比两侧小。故选B。22.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C)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解析】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的热力差异都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库区气温比周围地区低,气压高,风由库区吹向四周;晚上库区气温比周围高,气压低,风由四周吹向库区。23.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C)【解析】15时近地面库区中心气温低,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向上弯曲;高空为低气压,等压面向下弯曲。读澳大利亚多年平均A月、B月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回答24~25题。24.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B月为(C)A.1月B.2月C.7月D.8月【解析】图示澳大利亚大陆A月的气压低于B月,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所以B月应为南半球冬季。25.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A)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解析】A月,甲地是夏季,受东南信风带控制,盛行风向是东南风。第Ⅰ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BCDCBBDBAC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ACACABBCCC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一当惹雍错湖,西藏第三大湖,海拔4000多米,位于藏北地区典型的纯牧区。藏北高原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以下,冰冻期长达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过10℃,6~8月较温暖,也是其雨季,多夜雨现象,冬春多大风。但在当惹雍错湖湖边却有青稞的分布,这在藏北是极其罕见的。材料二青稞是一种耐寒耐旱的喜光照作物。青稞籽粒播种后在0~1℃的温度下即可开始萌发,最适温度为19~20℃。它也是最早熟的品种,仅要求积温为1300~1400℃。材料三墨脱县大部分区域内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8~2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28℃,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12~16℃,这也让墨脱被视作西藏最不像西藏的地方,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当惹雍错湖湖边有青稞分布的自然原因。(4分)__该地海拔高、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1分)当惹雍错湖水体(与高原山地相比)比热容较大,(1分)湖泊水体白天吸热,晚上释放这些热量(就像一个巨大的暖气片),使其附近气温不至于过低;同时地形相对闭塞,(1分)形成了沿湖地带的温暖小气候;6~8月较温暖,也是雨季,有一定的天然降水浇灌,(1分)所以适于青稞的种植。__(2)为什么墨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4分)__由于墨脱所属区域纬度低,河谷底部海拔低,热量充足。(1分)该地区为山地地形,(1分)西南季风携带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沿山体爬升,并形成充沛降水,(1分)在山地中营造出从热带、亚热带到寒带的气候类型,尽而形成多种植被类型,垂直分异明显。(1分)__(3)简要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少数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的原因。(8分)__藏彝走廊位于横断山区,该地区山河相间,山高水急,地形复杂,自然地理单元相对独立;(2分)生活在各自然单元的人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2分)区内各族群之间联系、沟通不便,难以融合;(2分)横断山区远离经济文化中心,再加上对外交通艰难,其他文化不易进入,其文化难被同化。(2分)__2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马拉开波湖位于南美洲北部的马拉开波盆地,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地区之一。该湖区内石油资源丰富,有着“石油湖”之称,北部通过狭窄海峡与委内瑞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