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三校2016高三第二学期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白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2.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臧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A新兴商人日益活跃B.儒家反对商业活动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商人社会地位不高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A.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B.行省是临时性机构C.行省不是地方政府D.行省与郡县无异4.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A.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B.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C.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D.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5.“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A.有所为有所不为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6.“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7.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A.有注重其“防伪”功能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8.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A.参政议政的权利B.公共事务的意识C.公民的义务责任D.公民的身份特权9.从1888年至1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这一现象A.扭转了中国贸易的人超局面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D.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10.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是指①五口通商②协定关税③治外法权④公使驻京A.②③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A.倡导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B.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C.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D.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12.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A.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建设国家B.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C.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创业立业D.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创业立业13.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A.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B.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C.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D.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14.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T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A.南京临时政府B.武汉国民政府C.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D.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15.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A.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B.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C.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D.完善了T农武装割据的理论16.“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立场B.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C.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D.战争的性质17.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B.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D.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18.上海从开埠到解放,人口出现过三次增长高潮;同时,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沪人数比例也多次发生变动。其中引起后者变动的主要因素A.同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历史相联系B.同西方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相关C.与半殖民地T业发展密切联系D.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19.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桑戴克认为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A.日心说的提出,否定了统治人类思想千年之久的地心说B.标志着近代科学产生C.对人体结构研究,有利于科学的发展D.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20.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这一数据变化与下列罗斯福新政内容相关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21.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A.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B.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D.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22.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B.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C.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D.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23.“冷战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数量——特别是导弹的投掷数量,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站在哪一方?’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据此判断,横线上应填A.两极格局B.工业化C.多极化D.全球化24.推论离不开对史实、史料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正确的是1.D.2.A.3.A.4.B.5.C.6.B.7.A.8.D.9.C.10.A.11.B.12.C.13.A.14.B.15.A.16.A.17.B.18.B.19.D.20.B.21.C.22.D.23.D.24.D河南省2016高三3月高考检测历史试卷及答案24.《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A.代田法已经出现B.注重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发达D.耕地面积增加25.《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26.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B.吸收糅合诸子学说C.科举制度开始创立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27.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务,甚至成为闲散机构,名存实亡。“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尚未统一稳定B.官员队伍的冗杂C.君主专制的加强D.中央集权的强化28.《震泽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该地区这一现象表明A.经济重心从北向南完成转移B.丝纺织业从城到乡逐渐推广C.经济结构从农向工完成转型D.工商城市从少到多逐渐发展29.晚清冯桂芬主张设立船炮局并聘洋人为师,“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o这反映出A.科举制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B.天朝上国理念阻碍社会进步C.西方列强侵略引发制度变革D.工业文明冲击促进观念革新30.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月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o这在当时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31.1940年10月蒋介石接见英国驻华大使时说,英美素以殖民地看待中国,实为最大错误,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中国有资格和英美“平等合作”。蒋介石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B.向英美展示中国陆军强大的战斗力C.希望英美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D.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32.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指出:“我们对中央提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不要把’它片面化、绝对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犯右倾保守或急躁冒进的错误。”这篇社论A.开始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助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D.认识到三大改造中存在“左”的倾向33.对雅典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谁要是想说服别人,就必须掌握有力的论据,就必须有能力有技巧地表达出来。这种公开的思考和言论,对事物从各个方面的分析,于是就出现了对人和神、天和地的新的思考。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雅典的政体形式B.雅典市民的全新思考C.雅典的城邦体制D.雅典市民的生活方式34。当各州对西部土地争夺难决的时候,应各州要求,1780年10月邦联国会决定,凡可能割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纽约等州因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