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路基注浆一、工程概况场地内下伏吉言主要为石灰岩,岩溶强发育,74根桩中有52根的桩位处于溶洞上,129钻孔中有81个钻孔揭露有土洞或溶洞发育,钻孔岩溶间洞隙率为62.5%。溶洞充填情况为空洞、半充填、全充填;洞内填充物为黏性土、砂粒、石灰岩岩块(岩块块径多为2~30cm)等,经钻探揭露溶洞均有漏水、漏浆现象。1.溶洞溶洞:其充填物主要为软塑黏性土,松散~稍密的粗砂,岩石碎屑,钻进时速度较快,普遍出现漏水、漏浆现象。整个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揭露洞高3.30m~0.20,平均3.30m,层顶高程-5.58m~-28.47m,层底高程-8.62m~-29.67m。2.土洞土洞:在ZK062-2号桩和ZK072-1号桩处有揭露。揭露洞高7.00m~8.50m,平均7.75m,层顶高程-0.32m~3.36m,层底高程-8.82m~-3.64m。层高3.03~0.20,平均3.03m,层顶高程-5.58m~-28.47m,层底高程-8.62m~-29.67m。其中在22号桩(ZK022-1和ZK022-2)位置处钻探时未揭露有土洞,但当钻孔终孔后地面出现塌陷,塌陷坑直径2m,深度4m。3.岩土工作分析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详勘报告,本项目附近的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场地周边可见数条小断裂发育,断裂发育多为北东向,规模较小,对场地稳定性影响不大。本次勘察揭露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有岩溶(土洞、溶洞)强发育,且基本为溶洞,部分由充填(有半充填和全充填)、部分为空洞(即洞内除水之外几乎没有另外的充填物),岩溶是动态的,会进一步发展扩大,拟建场地属建筑不利地段,应采用措施对溶洞进行出理,做好预防地面溶洞塌陷,在钻孔施工时,22号桩处出现直径2m,深4m的圆形塌陷坑洞。二、设计原则及范围1、岩溶注浆的目的(1)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会发生变化,而水位的改变会造成地层的强度下降,从而导致基底的承载力下降,从而危及基面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岩溶注浆,可以将空洞的水置换成水泥凝固体,同时可以封闭土、石帷幕,阻隔上层滞水与岩溶水的联系,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2)由于页岩灰岩中溶沟、溶隙、溶洞发育,在上部地层受到较大压力时可能造成该段地层塌陷,从而严重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施工时根据先导勘探孔揭示地层中的岩溶发育情况,加固深度由探灌结合孔确定,对溶岩进行注浆加固,从而确保页岩灰岩地层的稳定。(3)有填充物的溶洞,采用三管高压旋喷注浆注水泥浆,增强溶洞填充物的刚性。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岩溶注浆的目的是形成隔水帷幕,将溶洞固体化、加固地基、减小沉降、达到下一步冲桩护壁成孔,防止塌孔,提高地基承载力满足线路运行要求。2、注浆原理(1)岩溶裂隙无论是管道型,还是裂隙型,其中的土颗粒在地下水的带动下均可自由运移,这是岩溶地区产生地表塌陷的内在原因。而溶洞的形成一般多受构造裂隙控制,因此隐伏岩溶溶洞顶板大范围完整是不可能的。顺构造裂隙或构造复合部位会产生岩溶裂隙或通道,俗称土石界面处的岩溶“天窗”。(2)液体从高压向低压方向运动,即首先填充地下无压地带(如空洞、土洞、或半充填、全充填流动稀泥的溶洞),当空洞充满之后,浆液必然将通过岩溶“天窗”向压力最小的地表扩散并涌出地表。在土层或溶洞充填物中浆液流动垂直于土层等压线,并沿最短或最近的距离流动;在岩层中浆液流动主要顺岩溶裂隙扩散。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一、土层不均质,浆液必将呈不均匀扩散,且浆液扩散不构成整体或面状,在溶洞及土层中多呈脉状或树枝状,仅在空洞及充填松软的溶洞顶部结石成块状。(3)在有填充物的溶洞内采用三管高压旋喷注浆,浆体可扩散混合到2.4米范围内,形成刚性物体结构。三、钻孔设计与注浆量计算1、钻孔设计(1)钻孔密度的设计岩溶发育的复杂性及不均匀性,使查明岩溶的实际分布、空间形态及发育特征难度很大。因此,一般情况下,注浆孔均采用均匀布置,除判明了准确的土洞和“天窗“位置可集中布孔应采取针对性注浆外,注浆布孔原则如下。①注浆孔密度适当,围绕工程桩周边布孔,一般Φ1.0m桩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Φ1.2m;Φ1.4m桩沿周边平均设4个孔,Φ1.6m桩沿周边平均设5个孔。②注浆孔距、排距应小于浆液扩散半径,并应相互搭接。(2)钻孔深度的设计根据岩溶发育成因及注浆机理,钻孔深度的设计原则如下。钻孔必须钻入最深层溶洞底,以岩溶发育标高作为设计孔深的依据,原则上钻孔要遇到岩溶通道。(以钻探资料为依据)2、注浆量计算(1)注浆量计算公式注浆量计算常采用经验数据法、工程地质比拟法、浆液均匀扩散的单孔注浆计算法等方法。鉴于岩溶的不均一性,本次采用整体计算法,计算公如下:P=V×β×α/m其中:V=A×L×η式中:p—注浆折合水泥重量。V一岩溶注浆体积,m3;β—岩溶中水泥结石充填系数,按水平帷幕考虑,空洞β=1,充填溶洞β=0.7~0.2;α—浆液损失系数,1.1一1.2;m—水泥结石率,指h水泥制成水泥浆后结石的体积为0.6一0.9;A—注浆控制面积,L—注浆段长度,m,应考虑土石界面处土层厚0.5m;η—岩溶率或土层裂隙率。四、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1、施工工艺(1)岩溶注浆要遵循“探灌结合”原则,封闭土石界面,最大限度将溶洞水置换成水泥固体。形成隔水帷幕。(2)施工准备①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防止钻孔伤及地下管线和当地水井,防止污染水源;②将试验场地平整,设置必要的排水坡,防止地表水下渗;③完成工艺试验段全部孔位放样,并测量、记录孔口地面高程;④接通施工用水、电,钻机试运行,确保设备能正常开钻;⑤准备灌浆用的水泥、砂、水玻璃等,并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⑥检测所有注浆设备状态,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⑦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培训。(3)钻孔①注浆孔钻进:土层、岩层均采用泥浆护壁钻进。土层钻孔:首先启动水泵,开动钻机钻进,当第一根钻杆钻进后,接长钻杆,继续钻进,直到钻至土石界限;土层钻孔过程中,若遇流塑土层,及时用φ110导管护孔,防止塌孔。岩层钻孔:土层钻孔结束后,清孔。然后采用φ91钻头钻进,直到钻至设计深度。②钻孔过程中,邀请监理工程师旁站记录地质变化情况,所有芯样摆放整齐。当遇岩溶时,应详细记录岩溶深度、填充情况等。(4)注浆施工①试泵开泵前先将搅拌桶中加满清水,三通转芯阀调到回浆位置,待泵吸水正常时,将三通回浆口慢慢调小,泵压徐徐上升,当泵压达到预定注浆压力时,持续二、三分钟不出故障,即可结束。②安装注浆管和止浆塞钻孔完毕,进行清孔检查,在确认没有坍孔和探头石的情况下,方可下管。否则,必须用钻机进行扫孔。注浆套管外露的长度不小于0.3m,以便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嵌入基岩大于0.5m,用M7.5水泥砂浆(或用水泥与水玻璃混合浆)固结,并将孔口套管四周捣实封闭,防止浆液从套管周围冒出,影响注浆效果。注浆管安放好后,在注浆管管口加上孔口盖,以防止杂物进入。③压水试验用1.5~2倍于注浆终压对系统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设备机况是否正常;使设备充分热身。试运转时压水压力由小逐渐增大到预定注浆压力,并持续15min。④浆液配制进场注浆材料必须符合要求,注浆用水应是可饮用的河水、井水或其他清洁水,水泥采用普通硅酸岩水泥,水泥标号为PO42.5。水泥应保持新鲜,一般不应超过出厂日期三个月,受潮结块不得使用,水泥的各项指标由实验室现场抽样检验。施工中采用的水玻璃波美度为38°~43°Be,模数2.4~3.0。a纯水泥浆:水灰比0.8:1~1:1的纯水泥浆用于全填充岩溶及岩溶孔土层部分注浆。b水泥砂浆:水:水泥:砂=1.0:1.0:0.6,用于无填充物的大溶洞。c水泥水玻璃浆:溶岩连续灌浆仍不见灌浆压力上升或吸浆量下降及地表冒浆等情况,采用提高浆液浓度或双液压浆措施。双液压浆时采用水泥浆与水玻璃之体积比1:0.08。如果现场浆液配制不满足要求时,施工控制可按下列三种方法:a水灰比固定,水玻璃浓度不变,变换双浆比例。当水玻璃溶液所占比例由小到大,凝胶时间则由长到短,初、终凝由慢到快。b水玻璃浓度不变,双液比例固定,变换水灰比。当水灰比由小到大,凝胶时间由短到长,初、终凝由快到慢。c水灰比不变,双液比固定,变换水玻璃浓度。当水玻璃浓度由高到低,凝胶时间由短到长,初、终凝由快到慢。实验人员负责现场监督浆液的拌合并进行抽样检测,以保证浆液的拌制质量。⑤注浆压力及顺序注浆压力一般基岩中为不小于0.1~0.3MPa,岩土界面附近逐步加大到0.3~0.5MPa。有填充物的溶洞高压旋喷注浆压力不小于30~36MPa。注浆孔施工应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注浆施工按照《注浆技术规程》(YBJ44-92或YSJ211-92)有关规定与设计要求进行。⑥结束注浆当注浆达到下列标准之一时,可结束该孔注浆:A.注浆孔口压力维持在0.2MPa左右或者逐渐上升到0.4MPa,吸浆量不大于40L/min,维持30min。B.冒浆点已出注浆范围外3~5m时。C注浆钻孔基岩完整,或多次注浆,孔口压力超过1.5MPa。D单孔注浆量达到平均注浆量的1.5~2.0倍,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⑦提管、回填注浆完成后应立即拔管,若拔管不及时,浆液会把注浆管凝固住而造成拔管困难。拔出管后留下的孔洞,及时用水泥砂浆封孔。(5)注意事项①注浆管线固定,不宜过长,一般为30~50m,以防压力损失。②注浆孔应跳孔施钻,不得全部钻孔完成后再注浆,以免孔位大量串浆.注浆孔施工应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③当出现串浆或地表返浆,采取间歇注浆方式,间隔时间30到60分钟。五、注浆效果检查路基注浆完毕后,我们通过4种方式进行注浆效果的检查:(1)压浆完工后进行物探检测对比,物探检测按设计要求为工后物探,可以考虑用地质雷达或高密度电法进行检测。(2)注水试验:在注水试验前,量测孔内稳定水位后,进行孔内定量注水,观测单位长度吸水量变化幅度,压浆后试验的单位长度吸水量应小于压浆前吸水量的3%~5%,即可判定达到压浆效果。(3)钻孔检查。检查孔数为5%,根据取芯浆液充填情况直观判断注浆效果。。附件:1、注浆孔平面布置图(围绕有溶洞工程桩布置:)Φ1.0Φ1.2Φ1.4Φ1.62、工程地质剖面图。(详见超前转勘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