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2、规定功能:设计任务书、使用说明书、订货合同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功能和要求3、故障率函数曲线:描述了失效率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分三个阶段,及实效的三个时期。4、偶然失效期。(1)基本特征:失效率近似等于常数,是效率低且性能稳定。(2)原因:由于各种失效因素或承受压力的随机性,致使故障的发生完全是偶然的,但用户通过对汽车的维护和修理,可以使这一时期延长。5、耗损失效期(1)基本特征:随着时间的增长,失效率急剧加大。(2)原因:由于汽车产品老化、磨损和疲劳,引起其油耗增大、性能下降。6、汽车故障(1)概念:汽车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2)模式:指故障的表现形式A、损坏型故障模式B、退化型故障模式C、松脱型故障模式D、失调型故障模式E、堵塞与渗漏型故障模式F、性能衰退型或功能失效型故障模式(3)分类:1)按蓝皮书A、致命故障:危及人身安全,引起主要总成件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B、严重故障:引起主要零部件、总成严重损坏或影响行车安全,不能用易损备件和随车工具在较短时间内排除C、一般故障D、轻微故障2)按故障率函数特点A、早期故障型B、偶然故障型C、耗损故障型7、可靠性试验分类:寿命试验、临界试验、环境试验、实用试验。8、寿命试验分为:贮存寿命试验、工作寿命试验、加速寿命试验第二章汽车零件失效理论1、表征汽车技术状况的参数分为两大类:结构参数、技术状况参数。2、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指汽车完全符合技术文件规定要求的状况,及技术状况的各种参数值,都完全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3、汽车不良技术状况:汽车不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任一要求的状况。4、汽车技术状况变差的主要外观症状有:(1)汽车动力性变差(2)汽车燃料消耗量和润滑油消耗量显著增加(3)汽车制动性能变差(4)汽车操纵稳定性能变差(5)汽车排放和噪声超限(6)汽车在行驶中出现异响和异常振动,存在着引起交通事故或机械事故的隐患(7)汽车的可靠性变差,使汽车因故障停驶的时间增加。5、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类型:渐进性、突发性。6、使用条件对汽车技术状况的影响:道路条件、运行条件、运输条件、气候条件和使用水平等汽车外部条件。(1)道路条件的影响:道路状况和断面形状等决定了汽车及总成的工况,从而决定汽车零部件和机构的磨损情况、影响汽车的工作能力。(2)运行条件的影响:交通流量对汽车运行工况的影响。7、汽车失效分为:磨损、疲劳断裂、变形、腐蚀、老化。8、汽车零件的摩擦分为: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汽车上大部分相对运动的部位都是在液体摩擦状态下进行,如曲轴和轴承;气缸壁与活塞环之间易产生边界摩擦,若工作中的曲轴与轴颈之间润滑油供给不足,易产生边界摩擦。)9、汽车零件的磨损:零件摩擦表面的金属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不断损失的现象。10、零件磨损分为:磨料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11、磨料磨损的影响因素:(1)磨料在摩擦表面间经过的距离和速度(2)磨料与金属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力(3)零件硬度(4)磨料硬度(5)磨料颗粒大小12、粘着磨损的影响因素(1)材料特性。脆性比塑性抗粘性好。(2)零件表面粗糙度。越光滑,磨损量越小。(3)润滑油。(4)运动速度和单位面积上压力。运动速度越高,摩擦热越多,负荷越大,摩擦力越大,越易产生粘着磨损。13、穴蚀:与液体相对运动的固体表面,因气泡破裂产生的局部高温及冲击高压所引起的疲劳剥落现象。14、影响汽车零件磨损的因素:材料性质、加工质量、工作条件。15、汽车磨损规律三个阶段(图p20):第一阶段:磨合期。第二阶段:正常工作期。第三阶段:极限磨合期。16、典型宏观疲劳端口分为三个区域:疲劳源区或称疲劳核心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瞬时断裂区。17、汽车零件变形: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承载或内部应力的作用,是零件的尺寸和形状改变的现象。18、零件变形失效的类型:弹性变形失效、塑性变形失效、蠕变变形失效。19、蠕变:材料在一定应力(或载荷)作用下,随时间延长,变形不断增加的现象。第三章汽车零件修复方法1、汽车零件修理特点:(1)批量小(2)余量小,精度难以保证(3)工件硬度高(4)加工基准损伤,定位困难2、修理尺寸法:将待配合副中的一个零件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恢复其正确的几何形状并获得新的尺寸(修理尺寸)。3、附加零件修理法: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将磨损部分切去,恢复零件磨损部位的几何形状,然后加工一个套并采用过盈配合的方法将其镶在被切去的部位,以代替零件磨损或损伤的部分,恢复到基本尺寸的方法。4、零件的局部更换修理法:将零件需要修理(磨损或损坏)的部分切除,重制这部分的零件,再用焊接或螺纹联接的方法将新换上的部分与零件基体连在一起,经最后加工恢复零件原有性能的方法。5、转向和翻转修理法:将零件的磨损或损坏部分翻转一定角度,利用零件未磨损部位恢复零件工作能力。6、焊接修复法:借助于电弧或气体火焰产生的热量,将基体金属及焊丝金属熔化和熔合,使焊丝金属填补在零件上,以填补零件的磨损和恢复零件的完整。7、焊接根据使用的热源不同分为:气焊、电焊。8、刷镀特点:设备简单,不需镀槽,能在不解体或半解体的条件下快速修复零件,可用于轴、壳体、孔类、花键槽、轴瓦瓦背、平面类及盲孔、深孔等各类零件的修复。9、粘接剂:环氧树脂胶、酚醛树脂胶、氧化铜胶等。10、环氧树脂粘接剂的特点:粘附力强,固化收缩小,机械强度高,且耐腐蚀,耐油,电绝缘性好,适合工件工作温度在150℃以下使用。它的特点是性脆,韧性较差。11、氧化铜粘接特点:耐热性好、粘接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操纵容易且固化过程体积略有膨胀等特点,缺点是粘接脆性大,耐冲击性能差。12、汽车修理生产中常采用三种校正方法:静压校正、敲击校正、火焰校正。13、敲击校正特点:校正的稳定性好,矫正的精度高、生产率高、疲劳强度不受影响。14、火焰校正特点:校正效果较好,效率高,尤其适用于一些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的零件。15、火焰校正注意事项:加热点温度要迅速上升,焊炬热量要大,加热面积要小。16、结合强度:评定修复层质量的重要指标,若修复层强度不够,在使用中就会出现脱皮、滑圈和掉块现象。17、修复方法选择原则:根据技术上可行,质量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第四章汽车维护基础1、渐发性:表示汽车技术状况参数是随行驶里程或时间做单调变化的,可用一定的回归函数是表示其变化规律。2、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特点:强调了诊断检测,加强了维修中的“按需维修”的成分。3、按维护性质分为:预防维护和非预防维护。4、预防维护分为:例行维护和计划维护。5、汽车的维护方式分为:定期、按需维护、事后维护。6、定期维护的特点:根据技术状况变化规律及故障统计分析,规定相应的维护周期,每隔一定的时间(或里程)对汽车进行一次按规定作业内容执行的维护。7、按需维护的条件:(1)掌握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2)掌握技术状况参数的极限值(3)掌握故障的现象、特性及对汽车工作能力的影响。8、事后维修特点:(1)可从发挥每个零件的寿命潜力,避免因盲目拆卸而引起的人为差错。(2)由于故障的出现是随机的,因而使维修工作无法做计划性安排,进行组织和管理比较困难。(3)由于预先不掌握故障发生的时机,无法对其进行控制,因而故障率较高,而且当故障发生在营运期间时,会造成停机,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9、车辆维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10、汽车维护三级: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1)日常维护属日常性作业,驾驶员执行,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2)一级维护属于定期强制维护作业,专业修理工执行,中心内容是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3)二级维护属于定期强制性维护作业,专业修理工执行,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验、调整为中心,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同时,二级维护前,应进行监测诊断和技术评定,根据结果确定附加作业或小修项目,结合二级维护一并进行。11、技术经济法是按使单位形成的维修总费用最低的原则进行作业组合的。12、汽车维护按作业性质分为:打扫、清洗、外表养护作业、检查与紧固作业、电气作业和加注作业等。13、汽车维护工艺作业的组织形式按专业分工程度不同分为:全能工段式和专业工段式。14、汽车维护工艺作业的组织形式按维护工作地点的布置方式分为:尽头式和直通式。第五章汽车修理工艺1、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几个方面:(1)是保证汽车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手段。(2)可节约人力和物质资源,创造社会财富。(3)适度的进行汽车修理是降低汽车寿命周期费用的有效手段。2、就车修理方法的特点:所有的总成都是由原车拆下的总成和零件装成的,由于各总成的修理周期不同,采用就车修理法时,必须等修理周期最长的总成修竣后方能装配汽车,因此大修周期较长。3、总成互换修理法的特点:采用总成互换修理法的时候,企业承修的车辆必须车型较单一,而且互换总成的修理质量必须达到统一的修理标准,否则设施时就会发生困难。采用总成互换修理法时,备用总成的数量与总成的修理时间与车架(或车身)修理时间的差值大小有关,在差额期内必须有备用总成来补充。4、汽车修理生产中采用两种作业组织方式:固定工位作业法,流水作业法。5、固定工位作业法:在一个工作位置完成全部修理工作。6、流水作业法:全部修理作业是在由几个连续的工作位置所组织的流水线上进行。7、汽车及总成的解体(1)注意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以防止拆卸错乱平衡件——高速旋转的重要组合件都进行过平衡试验,如离合器盖与压盘、离合器总成与飞轮和曲轴等。若错乱则破坏了它们的动平衡。(2)其他应注意的问题(理解)A、应趁热放油B、应在40℃以下拆散发动机,防止气缸盖,进、排气支管变形。C、为防止零件变形,对于多螺栓的紧固件,如气缸盖、离合器盖等,在其螺栓(母)拆卸时,应按从四周至中央的顺序或对称交叉的顺序分次均匀的旋转。D、维护和小修中拆下柴油机燃油管及各种液压油管时,应用塑料薄膜或纸包扎管接头,以防灰尘进入燃油系统及液压系统。9、超声波清洗优点:它能快速清除零件表面上的各种无垢,能清洗具有难以接近的空腔和油道的形状复杂的零件。而且,它可以采用各种洗涤剂,在室温下或适当加热时就可以进行清洗,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10、超声波清洗原理:采用磁致伸缩转换器制成的低频超声振动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作用于被清洗零件的表面形成细小的气泡,气泡直径大约为50~500μm。11、积炭的形成原理:积炭是燃料、润滑油在高温作用下的氧化产物。在燃烧室中由于燃烧不完全,未燃烧的燃料和窜入燃烧室的润滑油以及燃烧的残留物混合在一起,在氧和高温作用下形成一种稠的胶状液体——羟基酸。羟基酸进一步氧化就变成一种半流体树脂状的胶质粘附在发动机的零件上。高温的作用又使胶质聚合成更复杂的聚合物,形成一种硬质胶结炭,俗称积炭。12、零件检验分类,根据零件的技术状况分为:可用零件、需修零件和不可用零件。(1)可用零件:几何尺寸和形状误差均在技术条件容许范围内的零件。(2)需修零件:几何尺寸超出技术条件规定的容许值的零件。(3)不可用零件:具有超出技术文件规定的缺陷,且不能修复或修复在经济上不合算的零件。13、零件的检验方法根据技术要求的不同分为:外观检验、几何尺寸测量、零件位置公差测量及零件的内部组织缺陷的检验等。14、对零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因零件疲劳原因而产生的零件内部的隐蔽缺陷,必须采用:染色法、磁力探伤法、X射线法、超声波等设备来检验。15、磁力探伤(1)周向磁化法,也称横向磁化,利用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环形磁场来进行磁化。(2)纵向磁化法,利用电磁轭或使电流通过环绕零件的线圈,使零件获得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磁场的磁化方法。16、水压试验:水套内压力需达到0.3~0.4MPa,持续5min时,不见气缸体、气缸盖上水套部位有水渗出,即通过了水压试验。17、汽车修理中,对主要的旋转零件或组合件,如曲轴、飞轮、离合器压盘、传动轴甚至车轮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