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讲稿-第六章悬架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65第六章悬架设计§6-1概述:一、功用:传力、缓冲、减振:保证平顺性、操纵稳定性二、组成:弹性元件:传递垂直力,评价指标为单位质量储能等导向装置:车轮运动导向,并传递垂直力以外的力和力矩减振器:减振缓冲块:减轻车轴对车架的撞击,防止弹性元件变形过大横向稳定器:减少转弯时车身侧倾太大和横向角振动三、设计要求:1)良好的行驶平顺性:簧上质量+弹性元件的固有频率低;前、后悬架固有频率匹配:乘:前悬架固有频率要低于后悬架尽量避免悬架撞击车架;簧上质量变化时,车身高度变化小。2)减振性好:衰减振动、抑制共振、减小振幅。3)操纵稳定性好:车轮跳动时,主销定位参数变化不大;前轮不摆振;稍有不足转向(δ1δ2)4)制动不点头,加速不后仰,转弯时侧倾角合适5)隔声好6)空间尺寸小。7)传力可靠、质量小、强度和寿命足够。§6-2悬架结构形式分析:一、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二、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1、评价指标:1)侧倾中心高度:A、侧倾中心:车身在通过左、右车轮中心的横向垂直平面内发生侧倾时,相对于地面的瞬时转动中心,叫侧倾中心。B、侧倾中心高度:侧倾中心到地面的距离。C、侧倾中心位置影响:位置高:侧倾中心到质心的距离缩短,侧向力臂和侧倾力矩↓,车身侧倾角↓;过高:车身倾斜时轮距变化大,加速轮胎车轮外倾角α磨损。2)车轮定位参数:车轮外倾角α,主销内倾角β,主销后倾角γ,车轮前束等会发生变化。主销后倾角γ变化大→转向轮摆振车轮外倾角α化大→直线行驶稳定性;轮距变化,轮胎磨损3)悬架侧倾角刚度A、车厢侧倾角:车厢绕侧倾轴线转动的角度B、影响:车厢侧倾角与侧倾力矩和悬架总的侧倾角刚度有关,影响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4)横向刚度:影响操纵稳定性转向轴上悬架横向刚度小,转向轮易摆振,--665)空间尺寸:占用横向尺寸→影响发动机布置和拆装;占用高度尺寸→影响行李箱大小和油箱布置。2、不同形式悬架比较(表6-1)问:A、车轮跳动时,为什么α、β、γ如此变化?B、轮距为什么如此变化?C、应用?1)双横臂式:A、α、β均变,∵非平移,选择四杆结构,可小;B、四杆;C、应用:中高轿前悬,不用于微轿(空间)。2)单横臂:A、α、β变化大,∵绕一点横向转动;B、绕一点横向转动;C、应用:后悬,少用于前悬。3)单纵臂:A、r变化大,∵绕一点纵向转向;B、横向不变;C、应用:用于后轮,不用于前转向轮。4)单斜臂:A、变化小,受限制;B、同上;C、应用:适当选择夹角可满足不同性能要求。5)麦弗逊:A、变化小,受限;B、变化小,受限;C、应用:轿车,但滑柱受侧向力大。6)扭转梁随动臂A、通过弯扭变形来满足的梁;B、同上;C、应用:RR.轿后悬。三、前、后悬架方案选择:1、前、后均为非独立悬架:特点:(纵置钢板弹簧)转向时,内侧减载外侧加载→内侧受拉纵向缩短,外侧受压纵向伸长→车轴相对汽车纵向中心线偏转α角→对前轴:不足转向↑;对后桥:↑过多转向。如图6-3a改进方法:乘用车将后悬架前吊耳布置得比后吊耳低→悬架瞬时运动中心↓→后桥轴线的偏离不再过多转向。图6-3b另,前悬架采用纵置钢板非独立悬架时,前轮易摆振,乘用车多独立悬架。2、前、后均为独立悬架(FF的乘常用麦费逊前悬和扭转梁随动臂后悬)1)麦费逊前悬:螺旋弹簧套装在减振器外部,下摆臂球头伸到轮辋空间—结构紧凑,具有负的主销偏移距→对制动稳定性有利;2)扭转梁随动臂后悬:除表6-1中的特点外,由于采用各向异性橡胶衬套,既能隔振,又能防止后轴轴转向而产生过多转向。A、图6-5a,传统橡胶衬套,橡胶肥大,能隔振、隔声,但由于橡胶的弹性变形,在侧向力作用--67下,后轴会产生轴转向效应→不利于操纵稳定性。B、图6-6a,橡胶衬套,横截面上对角线方向有楔型孔,不同方向刚度不同a)衬套沿汽车纵轴线方向刚度较小一缓冲和减振b)车轮受侧向力时,衬套内侧相对外侧移动,同时与锥形凸肩想副相互压紧,使扭转刚度增大,减轻了轴转向效应c)∴操纵稳定性好d)注意:安装方向3、前悬架用双横臂独立悬架,后悬架用钢板弹簧有利于减少制动“点头”(祥见§6-5)四、辅助元件1、横向稳定器1)作用:在不↑悬架垂直刚度C条件下,↑悬架侧倾角刚度C→↓不舒适,↑行车安全感2)在前悬架设横向稳定器:A、能↑前悬架侧倾角刚度B、当前悬侧倾角刚度C1后悬侧倾角刚度C2时→a)前轴内、外侧车轮负荷转移后轴b)前轮侧偏角21后轮,以保证汽车有不足转向趋势2、缓冲块:橡胶、多孔聚氨脂§6-3悬架主要参教确定一、悬架静挠度fc1、定义:指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Fw与此时悬架刚度c之比,即fc=Fw/c。对刚度不变的悬架,指汽车满载时静载荷下悬架的变形值对变刚度的悬架,指汽车满载时悬架的静载荷与此相应的瞬时刚度之比值2、偏频n1、n21)振动系统模型:根据振动理论,汽车系统振动可简化为两自由度振动的简单模型:质心的向上下运动和绕质心的转动(纵向角振动)。并可用一根刚性杆和两个弹簧(弹性系数C1、C2)来建模。刚性杆质心在C,其总质量绕C的回转半径为ρ,则其转动惯量可写成总质量与回转半径(当量长度)的平方的乘积Jz=Mρz2。2)偏频n1、n2:如果使车体质量分布满足ρ2=ab,(a、b为前后轴与质心距离),即质量分配系数12ab则:前后车轮振动独立,或前后轴上方车身两点的振动不存在联系,或:前后轮振动的固有频率是独立的,可理解为两个单自由度振动当前轮按ω1上下振动时,后轮可不振动;后轮按ω2上下振动时,前轮可不振动。这两个独立振动的固有频率叫偏频n1、n2,其公式:11121mcn,22221mcn(6-1)--68式中:c1、c2为前、后悬架刚度,m1、m2为前、后悬架的簧上质量比较:mk,mkf213)偏频应用:行车时一轮的振动不传到另一轮3、静挠度与偏频:采用线弹性悬架时,fc1=m1g/c1,fc2=m2g/c2式中:g=981cm/s2两式代入(6-1)式,511cfn225cfn(6-2)可见,悬架的静挠度直接影响车身振动的偏频,n与f的开方成反比。设计时,根据行驶平顺性选定n1、n2,再按下式定fc1、fc2。211/25nfc,222/25nfc(6-2a)4、前、后悬架偏频n及静挠度fc的选取1)前、后悬架偏频的匹配A、取n1与n2不等,且相差不大,原因:a)n1与n2相等,容易共振b)n1与n2差别较大,则有纵向角振动B、哪个大?n1n2∵当车以较高速度越过单个路障时,n1/n21时的车身角振动比n1/n21时小C、有时小排量乘用车:n1n2,∵为改善乘用车后排乘坐舒适性2)前、后悬架静挠度fc的匹配A、∵21nfc∴fc1应与fc2接近,且fc1fc2B、推荐:乘fc2=(0.8~0.9)fc1货fc2=(0.6~0.8)fc13)偏频的选取和静挠度的确定:A、偏频的选取原则:按用途,选偏频n一乘低,客次,货更次B、偏频n值选取:前悬架后悬架乘(V1.6)1.00~1.45Hz1.17~1.58Hz乘(V1.6)0.80~1.15Hz0.98~1.30Hz货1.50~2.10Hz1.70~2.17HzC、静挠度的确定:选定n1、n2后,再按(6-2a)式算出fc1、fc2。5、悬架静挠度与弹性元件静挠度非独立悬架:一样不一定--69独立悬架:不一样(方向)6、fc的影响1)↑fc,由cfn5知,平顺性↑;而悬架刚度c=F/fc↓,汽车在坏路上行驶会经常碰撞缓冲块2)↑fc,由c=mg/fc知,c↓;汽车易出现“点头”、“后仰”现象,转弯时车身侧倾角↑3)↑fc,对板簧,需增长板簧长度,结果布置困难。二、悬架的动挠度fd1、定义:由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通常指缓冲块压到其自由高度的1/2或2/3)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或车身)的垂直位移。2、要求:fd足够大,避免经常撞击缓冲块3、取值:乘:7-9cm大客:5-8cm货:6-9cm三、悬架的弹性特性:1、定义:悬架所受垂直外力F与由此所引起的车轮中心相对于车身的位移f(即悬架的变形)的关系曲线2、概念:1)悬架刚度c:F-f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刚度越大。2)动容量:悬架从静载荷的位置起,变形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为止消耗的功。悬架动容量越大→缓冲块击穿的可能性越小。3、分类:悬架的弹性特性有线性弹性特性和非线性弹性特性两种4、线性弹性特性:悬架变形f与所受垂直外力F成定比(fF)。1)特点:此时悬架刚度c为常数2)缺:由mcn21可知:m↓,n↑,平顺性↓。即:空载比满载时平顺性↓3)例: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5、非线性弹性特性:悬架变形f与所受垂直外力F不成定比,曲线如图6-91)特点:悬架刚度是变化的A、在满载(图中点8)附近刚度c小且曲线变化平缓,平顺性好B、离满载较远的两端曲线变陡,刚度c增大(单位变形所需载荷大)2)优:在有限的动挠度范围内,得到比线性悬架更多的动容量3)悬架:带副簧的钢板弹簧、空气弹簧、油气弹簧4)选用刚度可变的非线性悬架理由:货和客:空、满载时簧上质量变化大,如用线性,空、满载时车身振动频率分别为3.2Hz与1.6Hz,空车太高。乘:为减少对车身的撞击,减少转弯侧倾、制动“点头”和加速“后仰”,四、后悬架主、副簧刚度的分配货车多用主、付弹簧。弹性特性如图6-101、工作过程:付簧在主簧上面,载荷较小时,只有主簧工作。载荷增至一定值(图6-10中的Fk),付簧与托架和接触,主、副簧共同工作。2、刚度分配的任务1)付簧开始工作时的载荷--702)主付簧的刚度分配3、刚度分配原则:1)空载→满载,频率变化小→保证良好的平顺性2)付簧接触托架前、后的频率变化不大两项不能同时满足4、刚度确定方法1)付簧开始起作用时的悬架(主副簧)挠度fa,等于主簧空载时的悬架挠度fo,即:fa=f0;付簧开始起作用前一瞬间悬架(主簧)挠度fk,等于主副簧满载时的悬架挠度fc,即:fk=fc结果:A、载荷:wkFFF0B、副、主簧的刚度比:1/macc式中:F0、Fw分别为空、满载时的悬架载荷;cm、ca分别为主、副簧刚度比;wFF/02)让副簧在空载Fo与满载负荷Fc之和的一半时起作用,即:Fk=(Fo+Fc)/2同时让(Fo+Fk)/2和(Fk+Fc)/2时的悬架频率相等,即:n1=n2结果:A、载荷:Fk=(Fo+Fc)/2B、副、主簧的刚度比:)()(3/22/macc3)比较:第一种方法:空、满载范围内振动频率变化不大,付簧)接触托架前后频率变化大,用于运输部门货车。第二种方法:付簧接触托架前后频率变化小,空、满载范围内振动频率变化大,用于经常处于半载状态运输的车辆。五、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1、悬架侧倾角刚度:簧上质量产生单位侧倾角时,悬架给车身的弹性恢复力矩2、侧倾角刚度的影响:过大过小都不好3、乘:前悬侧倾角刚度/后悬=1.4-2.6§6-4弹性元件计算一、钢板弹簧(一)布置方案1、广泛采用纵置2、对称:中部固定中心到两卷耳中心之间距离相等多数采用对称。但有时采用不对称:1)整车布置需要;2)安装位置不动但要改变轴距(二)主要参数确定:应已知:前后轴静载G1、G2Fw1=(G1-Gu1)/2簧下荷重Gu1、Gu2单钢板弹簧载荷Fw2=(G2-Gu2)/2静、动挠度fc、fd轴距1、满载弧高fa:汽车满载时钢板弹簧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孔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图6-11)1)影响:车身高度2)取值:如fa=0,弹簧在对称位置工作。考虑到弹簧在使用中会产生塑性变形,及高度已限定--71时能得到足够的动挠度值,fa常取10~20mm2、长度L确定:L指伸直后两卷耳中心距1)纵向角刚度:弹簧产生单位纵向转角时,所需的纵向力矩2)L影响:↑L:→↓σc→↑寿命→↓刚度c→改善平顺性→↑纵向角刚度(垂直刚度一定时),同时↓车轮扭转力矩引起的变形3)原则:总布置可能条件下,L尽可能取长4)推荐:乘L=0.40~0.55轴距货前L=0.26~0.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