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吴清源,因为死亡,再次被摆到饭桌上,成为谈资。那些茶肆酒筵里闲扯的,十之八九都关乎吴清源到底是不是汉奸。在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身后同事还在议论:他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大雪崩”,——“一座大雪山,崩塌了?”唯有在深夜的纹枰上,一枚枚棋子打过吴清源谱的人,才会摇摇头:那些不重要。真的不重要。今天有谁会以李白在永王帐下的岁月来论定他的一生?坊间的热论只有一个理由:我们不懂天才。只好着眼于他作为凡人的一生。在吴清源那个高度上,他肯定是孤独的。不理解他的棋,就没法理解他的人。而吴清源的后半生,只是作为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他身后如此嚣扰,不是对他的尊重。许多人谈论吴清源,并非出于对天才的纪念,只是出于对天才的消费。从1961年吴清源遭遇车祸起,他的传说就终结了。到现在,五十多年了。车祸前一年,日本最强者决定战,吴清源和坂田荣男并列冠军。坂田小他六岁。六年前,吴清源俾睨天下的时候,以六比二将坂田降为定先。坂田是大国手。但吴清源在巅峰时期确实有这个本事——把所有一流高手都打到降格。不过,每一个天才都会老去。1958年,第一期最强者决定战,吴清源八胜二负,夺冠。1959年,第二期最强者决定战,吴清源五胜五负,失冠。1960年,第三期最强者决定战,吴清源和坂田荣男分享冠军。这大概是吴清源在棋坛上的回光返照吧。这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四十七岁,对一个棋手来说,算老了。每一个暮年的烈士都要离开沙场,或者马革裹尸,或者卸甲归田。即便没有车祸,吴清源也终将被年轻棋手打败。1933年那场对战本因坊秀哉让吴清源一战成名的棋,远远不是吴清源下得最好的棋,只是为吴清源赢得最大名声的棋。可要知道,那一年秀哉六十岁了,吴清源才二十岁。在恰如其分的时间,来一场车祸,或许不是太坏。这样,世俗就会把所有的不幸都归于车祸。后来的国手就再也没有机会和巅峰时期的吴清源重逢了。英年早逝是这世上最大的酷。它可以将传说中遥不可及的故事不折不扣封存进历史,不朽也因之成为可能——如果所有人都长生不死,就毫无不朽可言。一个人在创造力终结的时候,就是他不朽的生命定格的时候。往后的生命,只是行将速朽的那部分作为平凡人而存在。假如乔布斯活到一百岁,苹果已经没落,传奇就比不了当时。黄家驹、张国荣的不可逾越,也都因为同样的缘故。并非真的不可逾越,只因为生命在巅峰终结,拦腰斩断了一切后来者超越的可能。盛年是在创造,而老去是在消耗。消耗盛年积攒的声望和名誉。若不是吴清源去世,我都好久没再想起这位名动天下的国手了。没有意外的话,明天,吴清源就不会再被提起,像我们没有听到他的死讯时那样平静。这种平静,是一个老人应当安享的。而纪念他的人,永远都在纪念,每一次深夜把吴清源的谱打在纹枰上,他就重生一次:啊,原来吴清源当时是这么想的!——像一座巨山拦腰劈开,中间流下一泓清泉。——世界竟然有这样一种可能性!那么中国日本这些都不再重要了。有名望的人死去时,是他一生最后被宣扬和鼓噪起来的时候。让自己最后一次被世界集体回忆起,包括那些永远都不可能懂他的人。就这样,鼓动一时的风声,遥想当年的大旗。而吴清源的传说和天才,早在1961年就已经终结了。此后的五十多年,是他作为平凡人的一生,和公园里看花遛鸟的老人没有什么区别。这里并没有认为看花遛鸟的一生就不值得尊重的意思。只是想强调,每个人都有作为平凡人的一生,而不世出的天才,则在此之外又拥有一段生命。这段生命,是以他对世界和历史的改写为刻度的。数百年后,人们回忆起吴清源,提及的是1961年前的吴清源,而不是这半个世纪以来的吴清源。什么蒋介石见吴清源,吴清源访大陆,乃至吴清源死于2014年,统统都不重要。后人提起吴清源,记得的是他的大雪崩内拐定式,是他对二十世纪围棋三观的颠覆。尽管那些定式在今天已经被弃之不用了,但他天才的创造力和深不可及的影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比拟。以前没有,以后大概也不会有。对于围棋这件事情,属于天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可见,一个人在盛年做出创造何等重要。古诗云,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一个人的寿命,不宜仅从肉身的期限去着眼,那样容易蹉跎光阴,错认来日方长。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从一个人丧失创造力之日起,他就无法再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的影响了。上苍在那一刻,收回了赐给他的所有天才的光辉。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转载请通知mayj@ifeng.com,并将本段话一并带走,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