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积学研究的是沉积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称之为沉积环境.2.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3.相标志:沉积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这些要素是相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物质记录,通常构成最重要的相标志.4.沉积环境和沉积岩特征的辩证关系:沉积环境是形成沉积岩特征的决定因素,沉积岩特征则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即前者是形成后者的基本原因,后者是前者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5.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它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岩相和沉积相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同义关系.)6.生物相:指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综合生物特征7.古地理:古代的地理景观,或古代环境.8.沃尔索定律(相序连续性原理,相序递变规律):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能看到的相互邻接的相和相区,才能重叠在一起,即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一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9.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10.标准相模式应起到四方面的作用:1.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2.对于进一步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3.对于新的研究地区来说,它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4.对于所代表的环境或系统的水动力学解释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11.沉积模式可以采用的表现形式:直观模式,事实模式,静态模式,动态模式,比拟实验模式,数学模式12.沉积体系:指的是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13.沉积相的划分:三个相组(陆相组,海相组,海陆过渡相组)→确定相类型,即二级相→确定沉积亚相和微相,即三级相和四级相.相组陆相组海相组过渡相组相残积相坡积-坠积相沙漠(风成)相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组深海组三角洲相河口湾相14.冲积扇:在气候干旱,地壳升降运动较强烈的地区,风化,剥蚀作用剧烈,其形成的产物被山区的暂时性水流(雨水或洪水)或山区河流带走。当水流流出山口,地形坡度急剧变缓(且失去两侧的阻挡),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锥或洪积扇。因它具山区河流冲积成因的特点,通常又称为冲积扇。15.冲积扇形态: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扇)形沉积体。其锥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平面上是沿山口向外辐射的扇状。扇体的纵剖面平行水流方向,纵向呈上凹底部不平整的楔形,横剖面垂直水流方向,横向上呈上凸的透镜状。16.冲积扇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起因于暂时性或间歇性水流形成的牵引流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水携积物,主要有三类:河道沉积,漫流(片流)沉积和筛状沉积,另一种类型起因于重力与洪水作用,形成泥流,泥石流(碎屑流)沉积.17.冲积扇可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三个亚相.18.河道分岔参数:指在每个平均蛇曲波长中河道沙坝的数目.19.河道弯曲度:指河道长度与河谷长度之比,通常称为弯度指数.20.曲流河:又称蛇曲河,为单河道,其弯度指数大于1.5,河道较稳定,宽/深比值低,一般小于40.21.辫状河:辫状河为多河道,而且多次分叉和汇聚构成辫状,河道宽而浅,弯曲度小,其宽/深比值大于40,弯曲指数小于1.5,河道沙坝(心滩)发育.22.曲流河可分为4个亚相: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河床:是河谷中经常流水的部分,即平水期水流所占的最低部分河床亚相又称为:河道亚相,底层亚相23.河床亚相分为两个微相: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河床滞留沉积:将上游搬来或就近侧向侵蚀河岸形成的砾石等碎屑物质留在河床底部,集中堆积成不连续的透镜体边滩沉积:边滩又称点沙坝或内弯坝,是曲流河中主要的沉积单元,是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24.天然堤沉积:河流在洪水期因水位较高,河水携带的细,粉砂级物质沿河床两岸堆积,形成平行河床的沙堤,称天然堤.25.河漫亚相三个沉积微相: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26.牛轭湖:弯曲河流的截直取弯作用使被截掉的弯曲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27.垂向沉积层序:这个标准相模式由下至上可划分为4个沉积单元:第一沉积单元为块状含砾粗砂岩或砾岩,属河床底部滞留沉积,与下伏层呈冲刷侵蚀接触,底部具明显的冲刷面,粗砂岩中含尼砾,可见有不清晰的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第二沉积单元为具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中的中,细砂岩,层理规模向上逐渐变小,中部夹具平行层理的粉,细砂岩,沿层面可发育剥离线理,为边滩沉积.第三沉积单元由粉-细砂岩组成,发育有小型槽状交错层理和上攀波纹交错层理,为边滩顶部沉积.第四沉积单元主要由断续波状交错层理的粉砂岩和水平层理的粉砂质泥岩及块状泥岩组成,块状泥岩组成,块状泥岩中常发育有干裂,钙质结核或植物的立生根,属天然堤和泛滥盆地沉积..曲流河沉积的理想垂向层序由下至上,粒度由粗变细,层理规模由大变小,层理类型有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变为小型交错层理,上攀层理,水平层理,底部具冲刷面,从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韵律的下段由河床亚相的底部滞留沉积和点沙坝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下部层序,故称为底层沉积.韵律的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上的上部层序,故又称为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所谓”二元结构”28.与曲流河相比,辫状河在垂向层序上有以下特点:1.河流二元结构的底层沉积发育良好,厚度较大,而顶层沉积不发育或厚度较小.2.底层沉积的粒度粗,砂砾岩发育3.由河道迁移形成的各种层理类型发育,如块状或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巨型槽状交错层理,单组大型板状交错层理29.河流沉积与油气的关系:河流相沉积砂体是油气储集的良好场所.古河流砂体如果接近油源,可成为油气的储集层,由于河流砂体岩性变化快,其内部储油物性的非均质性较为明显.垂向上以旋回下部河床亚相中的边滩或心滩砂纸岩储油物性最好,向上逐渐变差,横向上透镜体中部储油物性较好,向两侧变差.30.湖泊:是大陆上地形相对低洼和流水汇集的地域.31.湖浪:在风力的直接作用下,湖泊的水面可形成较强的波浪,称湖浪32.一个理想的陆源碎屑湖泊的沉积模式具有沉积物绕湖盆呈环带状分布的特点,即从湖岸至湖盆中央大致依次出现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33.湖泊沉积物的发育往往受:湖盆大小,湖底地形,湖岸陡缓,距源区远近,陆源物质供应的充分程度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控制.34.陆源碎屑湖泊的亚相类型湖成三角洲亚相:在河流的入口处;滨湖亚相:位于湖盆边缘浅湖亚相:位于枯水期最低水位线至正常浪基面之间的地带。半深湖亚相:位于浪基面以下水体较深部位深湖亚相:位于湖盆中水体最深部位湖湾亚相:在滨,浅湖地区湖泊重力流亚相:在湖盆边缘由于坡度陡,在重力作用下,沿湖底或水下河道流入湖泊中央深水区堆积下来,形成洪水型重力流。35.三角洲:在河流入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逐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为三角洲。36.论述三角洲的发育经历的两个过程阶段:第一阶段:河口沙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河流入海(湖)的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下沉而堆积成水下浅滩。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新月形河口沙坝。水流从沙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沙坝。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个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叉道河网系统,三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第二阶段:决口扇的形成与三角洲的延伸:分支河道不断向海(湖)延伸,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缓,河床淤高。坡度减小至一定程度,泄流不畅,洪水季节洪流冲决天然堤,呈散流倾泻于滨海平原或叉道间海(湖)湾,流速骤减,沉积物逐渐淤积而成决口扇滩,从而使三角洲在横向上逐渐扩大。河水冲决天然堤后,取道于较大坡度的新河床入海(湖)。旧河道淤塞,泥砂供应断绝,加之波浪的改造和侵蚀,使原来的三角洲废弃,而在其旁侧新河道如海(湖)处,新的三角洲发育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角洲的废弃和发育相互转化,交替出现,结果各三角洲彼此连接和部分叠合,形成三角洲复合体。37.简答影响三角洲形成和发育的因素:1河流的作用2蓄水体(海,湖水体)的密度与河水密度的差异3蓄水体的水动力作用4河口区的盆底地形5蓄水盆地的构造特征。38.河流进入蓄水体按密度差异可出现三种流动类型:高密度流,等密度流和低密度流。39.三角洲的三端元分类:三个端元分别代表河流,波浪,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类型,分别称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前者属建设性三角洲,后两者属破坏性三角洲。40.论述按三角洲的形态的分类及其相关特征:1鸟足状三角洲:鸟足状三角洲又称舌形或长形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类型,是最典型的高建设性三角洲。其特点是河流输入的泥砂量大,悬浮负载多,砂/泥比值低,有较发育的天然堤和较固定的分支河道,并沉积巨厚的前三角洲泥,向海推进快,延伸远,分支河道和指状砂体长短不一地向海延伸,形似鸟爪。此类三角洲发育的地貌特征是海岸曲折,呈锯齿状,有广阔的三角洲平原和较发育的滨海沼泽。2朵状三角洲:形态呈向海突出的半圆状或朵状。与鸟足状三角洲相比,此类三角洲在形成时泥砂输入量相对较少,砂/泥比值较高,波浪作用有所增强,但河流输入沉积物的数量仍高于波浪和潮汐作用改造的能力。三角洲前缘伸向海洋的指状砂体受到海水的冲刷,改造和再分配而形成席状砂层,使三角洲前缘变得较为圆滑而近似于半圆形。我国的黄河与滦河,欧洲的多瑙河,非洲的尼泊尔河等形成的三角洲属此类型。41.三角洲平原亚相进一步划分为:分支河道,陆上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湖泊等几个沉积微相。42.扇三角洲:从邻近山地直接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的冲积扇。43.辫状河三角洲:亦称辫状三角洲,是指由单一的底负载河流进击形成的辫状河进入稳定水体中而形成的富砂和砾石质的粗粒三角洲。44.海底地形可分为:陆棚,大陆坡,大洋盆地三个地貌单元。45.大陆边缘:陆棚,陆坡,陆隆46.海洋沉积环境:海岸环境,浅海陆棚环境,半深海(大陆坡)环境,深海(大洋盆地)4个次级环境47.海相组划分为: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和深海相。48.滨岸相:又称海岸相或海滩相,位于潮上至波基面之间,包括无障壁海岸相和障壁型海岸相(障壁岛相,潟湖相,潮坪相等)49.滨岸相可划分为:海岸沙丘,后滨,前滨,近滨四个亚相50.海岸沙丘:指海平面之上的海滩砂经风的改造作用而形成的低沙丘或沙丘带,呈长脊状或新月形。51.浅海陆棚相可分为:过渡带亚相,滨外陆棚亚相。52.半深海:又称次深海,位置和深度相当于大陆坡,是浅海陆棚与深海环境的过渡区。53.深海:分布于深海平原或远洋盆地中,通常是一些较平坦的地区,水深在2000m以下,平均深度为4000m.54.沉积物重力流:一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常被简称为沉积物流或重力流,块体流。55.沉积物重力流的四个形成条件:1.足够的水深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1500~1800m,最小水深100m最深达8000m。足够的水深是相对的,海洋与湖泊有较大差异。其形成水深必须在风暴浪基面以下。2.足够的坡度角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而作块体流运动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最小坡度角为3°~5°。但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海底滑塌坡度角仅有0.5°;重力流的密度对坡度有明显的补偿作用我国中、新生代断陷湖盆陡岸或缓岸都有重力流沉积物形成。计算结果表明,形成重力流的最小坡度角2°~3°即可,只要重力流与湖水之间有足够密度差,就具备了形成重力流的充分条件。3.充沛的物源——是形成沉积物重力流的必要条件。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