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文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近日,一尊在欧洲巡展的千年肉身坐佛被疑为国内20年前丢失的文物,国家文物局为此启动了追讨程序。其实,文物流失海外难以讨回早已不是新鲜事,而令人尴尬的是,我们一边耗费人力物力去追索流失文物,另一边则是国内有些地方对文物疏于管理,肆意破坏或偷盗走私,让人痛心。大量的文物流失,频频的文物破坏已成为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常年之痛。中国文物保护立法已经30多年,今天,除了相关部门对文物保护的漠视和不作为,我们剩下的只有那些越来越少的沉默的文物。E-mail文化传播网月,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将一批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贵佛像运作回国,并举办“中华遗珍重现北京”展览。数量惊人的国内文物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期流失海外的。据中国文物学会公开数据显示,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则称,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图为巴黎枫丹白露宫的中国馆,里面珍藏了不少当年从圆明园掠夺的国宝。使这些流落海外的文物回流的最理想手段当然是对方主动归还,联合国曾就此在1970年和1995年制定了两个相关公约。遗憾的是,这些公约无溯及力,许多文物拥有国也拒不加入公约。2002年底,18家欧美博物馆甚至联合发表声明,反对归还文物。图为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女史箴图》,该图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英军盗走,后以25英镑卖给大英博物馆。在这种大背景下,讨还成功的案例就是少之又少,2005年天津大沽铁钟的归还算是一个少有的鼓舞人心的案例。八国联军侵华时,从大沽口炮台将其掠走,放置在英国朴茨茅斯的公园内,后经中英交涉,当地市政府自愿归还。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是,这些主动归还的文物中,珍宝很少,而且大都是近些年通过偷盗走私出去的。图为2011年3月11日,美国政府在华盛顿向中国归还十余件美国国土安全部收缴的中国文物。相形之下,回购与捐赠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文物追回手段。图为2007年12月,海外华人王崇仁从香港购回的佛舍利五重宝塔被无偿捐献给国家。不过,回购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这等于承认了对方对文物占有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推高了文物价格,变相成为二次掠夺。拿圆明园兽首的回归为例,正因外国拍卖行猜中了国人的心理,致使回购价格节节走高。澳门富商何鸿燊于2003年捐款近700万港币购回了流失海外多年的圆明园猪首铜像,到了2007年回购马首铜像时价格已经变为近7000万港币。图为2003年10月16日,何鸿燊观看猪首。2009年初,法国佳士得不顾中国舆论反对,欲再度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两尊铜像最后分别以1400万欧元的价格被中国收藏家蔡铭超拍得。然而,蔡铭超却表示,他不会付款。同时,社会舆论也出现了一些声音,认为圆明园十二兽首不过是皇家用的水龙头,市场价值被严重炒作,建议放弃回购。图为在拍卖前数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在校内打出横幅,呼吁学生签名,以支持“中国律师团”对两件文物进行诉讼追讨。事情延宕多年,法国皮诺家族从原持有人手中买下了这两件兽首,并在2013年向中方进行了无偿捐赠。可笑的是,皮诺家族竟是当年执行拍卖的佳士得大股东,有人因此质疑捐赠兽首的目的并不单纯,其实是为开拓中国市场铺路。文物回购还存在着国家与民间的潜在利益冲突。国家因资金有限收购困难,更多地要靠民间机构和富豪出资,而这些人士主要看重的是流失文物的市场价值,故而更愿意自己收藏而不捐出。近年来屡屡出手的中国藏家刘益谦就是典型代表。前不久刚刚以2.8亿拍得明永乐年间刺绣唐卡的他,去年曾以2.2亿购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其间还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办理交接手续时,他顺手用杯喝了一口茶。不管是讨还、回购还是捐赠,从外国追回流失文物基本上只是亡羊补牢之举。而国内对现有文物保护的漠视,和偷盗走私的肆虐,才是更令人担忧的问题。图为2012年12月23日,西安长安区少陵塬上一处规模不小的“明十三陵”被拆迁修路的泥土包围。据国家文物局2011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显示,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有76万多处,但这些文物的保存现状却很差,相关部门往往冷漠对待。图为2010年3月10日,广西桂林市靖江王陵前,一根雕刻着十分精美的盘龙望柱倒地后断成了三截。另一方面要归因于地方政府部门为了经济发展,不惜以破坏文物的形式来进行城市建设。图为2010年9月12日,大同的一名工人正在一座仿古建筑上施工。时任大同市长耿彦波曾向市民做出名城复兴的承诺,打出“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口号,大搞拆迁复建。然而,2013年初,他被调往太原后,大批建设项目遭到搁置。《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通过并施行。然而,正是在最近的30多年里,文物走私成风,同时也刺激了国内偷盗猖獗。据称,现在世界范围内,文物走私的利润仅次于毒品和武器走私。图为2012年5月20日,河北石家庄市行唐县谣传挖出古钱币,附近村民纷纷前来“挖宝”。2005年1月19日,沈阳海关在辽宁省博物馆将1999年到2000年间通过沈阳空港出境旅检查获的走私文物移交省文物部门,文物总数约8000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3件,国家三级文物70件。这是建国以来沈阳海关最大规模一次文物移交。国际上有一种观念,文物不应该离开它的本土、属地。因为它代表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血脉和它的属地是不能割断的,否则断了根系,文物价值大大减少。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追索流失文物都是一条非常曲折的道路,而最根本的还是要立足于防范,文物保护不力,走私肆虐,会形成新的文物流失潮。所谓旧的难归,新的又丢。图为2015年3月4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肉身佛像。大量的文物流失,频频的文物破坏已成为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常年之痛。中国文物保护立法已经30多年,今天,除了相关部门对文物保护的漠视和不作为,我们剩下的只有那些越来越少的沉默的文物。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图为当地时间2013年4月24日,美国纽约,西魏时期的莫高窟432洞中央立柱在当地中国研究院展出。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流失到中国境外的中国文物大约有164万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馆,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图为2010年3月9日,香港,清朝雍正皇帝上朝所戴的珍珠项链在苏富比拍卖行进行拍卖前的展览。目前,中国非法流失文物的回流主要有回购、讨还和捐赠三种形式。其中,依法讨还是最为理想的形式。图为1995年10月9日,香港,一名香港海关官员在展示两枚被查获的恐龙蛋化石,共有15枚恐龙蛋化石和373件包括木雕、陶瓷及铜器在内的中国出土文物被查获,它们或将被买到海外黑市。据悉,从1986年开始,香港政府每年都把查获的走私文物移交大陆。但事实上,依法讨还文物存在很大困难和国际争议,靠讨还回流的海外文物微乎其微。图为2004年4月30日,上海,“澳门赌王”何鸿燊在圆明园12生肖猪首铜像前。何鸿燊此前用600多万元买下了这只猪首铜像并捐赠给了中国的博物馆。大多的海外回流文物主要依靠回购重新获得。2000年,圆明园流出的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牛首、猴首、虎首现身拍卖场,被中国保利集团以3000万港元竞购回国。图为2005年12月1日晚,江苏苏州,圆明园国宝——虎、牛、猴、猪四首抵达苏州规划展示馆展厅,武警士兵在现场守卫。相当一部分文物在最近20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境外走私流到境外。据美国《商业周刊》2014年报道,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每年有包括翡翠、瓷质花瓶和名人古画在内,价值百万美元的古董,被投机分子以低价报关等手段带出中国。图为2003年7月5日,北京,名为“中华遗珍重现北京”的展览开幕,16件曾流失海外多年的国宝级文物进行展览。2007年国务院进行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这项始于2007年4月,止于2011年12月的普查显示,中国共有登记在案的不可移动文物76万处,其中包括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但这些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却令人堪忧。图为2006年5月17日,黑龙江满井镇,正待发掘的的辽金至明清时期遗址被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施工部门用推土机破坏,被推平的遗址上还立着当地文物部门树立的牌子数量庞大的古迹遗址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难度。大量文物古迹被冷漠对待,更多的“非国宝级”文物和古迹成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牺牲品。图为2002年11月4日,三峡夔门,三峡蓄水后这里的石刻将会有部分被淹没2014年7月6日,陕西西安,当地城墙管委会在城墙上修架电梯,并回应称此举是为方便老人直接乘坐电梯从地面到达城墙上。2001年5月30日,江苏南京,原国民党总统府门前的照壁突遭建造休闲广场的施工单位用挖掘机拆毁,被市民阻止后,照壁的四分之一已被彻底毁坏。许多地方文物部门的野蛮挖掘和不合理修复使古迹文物遭到了大量破坏。图为2007年1月28日,安徽蚌埠,双墩古墓正式发掘,推土机沿坡道开上墓顶,对西半部封土开始挖掘。2014年10月14日,湖南省娄底市,一处新建城市建设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古墓,现场用挖掘机的古墓进行挖掘。2001年5月23日,河南洛阳,为建设老城区文化广场,进行了大拆迁,当地专家经研究,对拆迁的重要位置的一对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的汉白玉狮子,就地盖房填充防震物进行保护。对文物保护的财力、物力投入不够,措施不到位,也往往导致了与保护文物背道而驰的尴尬局面。图为2013年11月17日,江苏省南京市,“萧景墓神道石刻”因长期管理不善,石刻风化严重。这里已变成一处荒园,被回填渣土、芦苇包围。这座石刻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3月20日,河南巩义,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遗址上,一对青年男女坐在石像上拍照。因缺乏保护,这座皇帝陵墓只留下一些石像石雕散落在麦田里,被人遗忘。2013年10月14日,辽宁省朝阳市,凤凰山云接寺娘娘殿的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左上角为未修复前的壁画。2001年11月7日,湖北武汉,武汉大学学生清扫国立武汉大学的老牌楼。此前,老牌楼被国务院列入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11月28日,乾陵神道上的千年石刻,因表面滋生地衣变色,被文物部门修复“美白”后,引来众多游客质疑,被认为如此保护破坏了文物的沧桑感。数据显示,中国有1500万件需要修复的文物,而专业的文物修复人才只有2000余位。图为2015年2月23日,陕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一号坑,一些修复中的兵马俑被工作人员用保鲜膜覆盖着不同部位。在国外,文物修复人才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就有专门培养。以意大利为例,全国文物修复专业人员有八万余人。图为当地时间2012年9月11日,法国格勒诺布尔,一名文物修复人员正在对一件中国彩色木雕进行修复。1982年11月19日,《文物保护法》正式通过执行。至今,32年过去了,政府部门对文物的保护和监管力度却仍有缺失。图为2002年2月19日,河南省新乡市,在该市进行老城区拆迁改造工程的过程中,一些文物贩子在拆迁地挖掘残留文物,有的人坐在旁边待机收购。文物买卖一本万利,20世纪8、90年代,随着经济热潮掀起,文物走私一度猖獗。据海关数据,1997年仅海关旅检即查获文物走私案600多起,缉获文物1.12万余件。图为2006年7月24日,山西平遥,两个文物商人在等顾客上门。缺乏监管的文物市场成为被盗文物销赃的重要平台。图为2013年1月19日,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一个保安站在大堆的雕像前。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以买卖古董文物闻名,这里既有真货也有假货。在周末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成千上万的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寻宝者在这里搜索文物。由于文物市场监管中存在体制缺损和政策漏洞,文物买卖和民间收藏至今还存在混乱局面。图为2001年8月15日,湖南长沙市,一处工地上的砂石内发现大量清朝年间的铜钱,引来市民哄抢。文物监管的政策漏洞还体现在对上交或私藏文物的奖罚措施上。201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