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一中学、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每空1.5分,共60分)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2.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液B.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C.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3.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液体①中含胰岛素、呼吸酶、乙酰胆碱、CO2等物质C.长期营养不良会使②中液体减少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的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①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②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③Na和Cl属于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④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相应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⑤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A.①⑤B.①②⑤C.②④⑤D.③④5.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有重要作用.当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大量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GABA发挥作用后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丁酸在突触前膜内合成,随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以防止被胞内酶分解B.氨基丁酸作用的机理是使突触后神经元静息电位增大C.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氨基丁酸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在细胞内液中6.如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A.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1个突触B.如果刺激A处,C处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C.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D.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偏转两次7.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8.如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①比④处血糖浓度高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④处CO2浓度高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9.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可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10.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从轴突传到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神经元之间一般需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11.如果给一正常家兔注射较多的甲状腺激素,则该家兔()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D.新陈代谢减弱12.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A.肌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B.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升高C.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D.蛋白质分解,使尿糖升高13.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A.肠道中的物质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血管内B.胰岛素能促进5、7、8过程,肾上腺素不能促进6过程C.血液中物质A浓度较高时,可在肝细胞和肌细胞内合成糖原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pH明显降低14.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激素分泌的多少是受机体调节的,下列关于激素分泌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能分泌促激素,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垂体是在大脑的直接影响下分泌促激素的C.下丘脑能直接控制各种内分泌腺,所以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通过反馈作用使血液中的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15.下图为人体血糖来源和去路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①>④的情况下,人会出现糖尿病B.②和⑥途径中的糖原为同一种C.胰高血糖素可通过增加途径②③升高血糖D.④中血糖进入组织细胞为协助扩散16.正常人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饮食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下丘脑感受这种刺激后()A.在下丘脑产生渴觉,以调节对水的摄入B.调节垂体对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增加C.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下丘脑合成和释放的肾上腺激素增加17.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18.下图1表示胰岛素浓度与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4-A.曲线甲表示血糖的补充速率,曲线乙表示血糖的消耗速率B.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导致曲线甲上升C.若E为调节中枢,a为血糖浓度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若E为神经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和产生渴觉19.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B.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D.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20.如图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B.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D.此调节过程只有激素调节21.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来增加产热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小于20℃的散热速率22.关于免疫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实例中最科学的是()A.给患者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B.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C.使用免疫抑制剂能降低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D.服用抗过敏药可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23.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B.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和服用小儿麻痹糖丸C.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然后呈递给T细胞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24.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25.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的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整个过程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26.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发挥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暴露其特有的抗原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C.病毒侵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27.以下关于蛋白质及其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物激素都是蛋白质,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B.神经递质受体位于突触前膜,能与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C.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生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28.抗原侵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先天性免疫反应,同时释放出某种信号。机体内的树突细胞(具有树状分支和吞噬功能的细胞)获取信号后会引发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树突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与糖蛋白密切相关B.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过程与溶酶体密切相关C.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后,会立即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6-D.树突细胞释放更多递质,加强免疫细胞的联系29.在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从窗口射入,把装置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如图所示),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1周。假设1:暗箱可以转动而盆栽幼苗固定不动,假设2:暗箱和盆栽幼苗同步转动,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依次为()A.丙、乙B.丙、甲C.乙、丙D.丁、甲30.如图为去顶项芽对拟南荠生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去项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31.对于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小麦在扬花期受到大风袭击,影响了传粉,农民给小麦田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他认为这样能避免小麦减产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对于蝌蚪会停止生长发育因而不能形成青蛙成体,对于幼年人会得呆小症,对于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C.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D.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对于维持动物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机体能通过反馈调节来缓解这种作用3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具有两重性B.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D.脱落酸能够解除种子的休眠33.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植物生长素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需要能量C.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又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7-D.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34.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B.样方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数量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D.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35.棉蚜体形微小,繁殖快,以棉叶组织的汁液为食。某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l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棉蚜种群的数量B.7月15日的前5天内棉蚜种群的出生率小于后5天C.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D.该棉蚜种群的数量在7月20日达到较大,是消灭棉蚜的最佳时间36.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重要害鼠,对农作物危害严重。某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由此得出的推测正确的是()A.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hm2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黄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D假设样方中只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