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金融工作会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8月19日上午,我省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金融更好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形势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金融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省委书记赵克志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省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范照兵,省委常委、秦皇岛市委书记田向利,副省长张杰辉出席会议。赵克志指出,当前我省经济运行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局势,高度重视金融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高度重视解决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加大的突出矛盾。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养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真正把功夫下在巩固基础、增强底气上,尽快遏制工业经济下滑的势头。赵克志指出,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关系到经济安全。压减过剩产能不可怕,怕就怕金融服务跟不上。这几年,全省金融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扩大贷款规模,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央金融机构给予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感谢。赵克志就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使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讲了六点意见。一要在保持信贷投放稳定增长上取得新成效。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向总行争取资金规模,争取总行项目直贷,继续扩大信贷规模,确保信贷投放增量不低于上年水平,确保各金融机构在本系统全国排位不降低,逐步使新增投放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要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着眼于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在信贷资金上加强对产业平台和重大项目支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实现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二要在加大对转型升级支持力度上取得新成效。经济下行压力大不可怕,就怕转型升级上不去。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要在全省大力推广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的做法。要认真分析和区别对待产能过剩行业内不同企业的信贷需求,有保有压,防止对整个行业压贷抽贷、只压不贷,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要大力推行绿色信贷,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要发挥金融信贷的导向作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破产,下决心消灭“僵尸”企业,在优胜劣汰、竞争合作中增强企业活力。只要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的,有利于形成新增长点的,金融单位都要大力支持。三要在支持政府融资平台建设上取得新成效。要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接续安排,有序落实地方债务置换债券相关工作。要保持公共财政支出力度,提高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更加注重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投入。要扩大社会直接融资总量,特别是要做好企业债券、建设债券和中央财政贴息贷款。要奋发有为地研究用好国家政策,争取在中央财政贴息、企业债券发行、使用国家建设债券融资等方面,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和推进在建项目,不能因为资金链断裂,出现“半拉子”工程。要落实国家税收减免政策,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清理,发布企业收费清单,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减轻企业负担。要做好地方债务置换债券工作,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四要在加强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上取得新成效。经济进入新常态,要求金融机构适应新常态、落实新政策、推出新产品。要加强精准服务,推进金融政策和产品创新,多渠道提供优势成本的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技术研发、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要在组织架构、担保方式和审批流程等方面,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开展减费让利活动。推进融资渠道创新,积极发展信托融资、融资租赁、委托贷款等新型业态,设立相关产业整合基金,鼓励设立私立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要加快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五要在发挥金融监管职能作用上取得新成效。银监局在对银行业评价中,要区分实体经济业务和非实体经济业务,调整完善行政审批、市场准入、银行评级、高管评价、资本计量、坏账核销等风险底线政策。证监局要落实上市奖励政策,培育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与“新三板”建立企业集中挂牌机制,发挥境外上市引导基金的作用。保监局要扩大保险市场业务范围,丰富信用保险品种,吸引投资期限长、资金量稳定、成本较低的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六要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上取得新成效。各级党政干部要树立现代金融意识,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研究,善于运用现代金融工具破解发展难题。省金融窗口指导单位、金融监管机构和工信厅要推进银企对接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各市县原则上半年要搞一次,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整合政府部门和金融系统的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社会信息平台,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指导和服务。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征信、企业征信、个人征信,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在市场监管、政府采购、税费缴纳等方面给予政策性鼓励。要防范金融风险,前瞻性地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置预案,做好风险提示和预警工作,防止形成系统性风险。高度重视防范非法集资风险,注重事先预防,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张庆伟在讲话中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决定着河北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要积极探索面向广大企业的社会金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努力形成政府扶持有方、银行支持有力、企业用资有效的多赢格局。一要紧紧抓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金融机构要积极争取信贷规模,紧贴实体经济的需求,坚持分类指导、创新方式,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时,要加强辅导,帮助设计融资方案,创新抵质押方式,解决融资难题。要把保项目、增投资、扩内需作为重点,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特别要针对一些外贸企业“有单不敢接”的情况,尽快组织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二要牢牢把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管道这个关键。落实好国家出台的降税减负、定向降准等有关政策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推进地方金融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融资租赁、融资担保、互联网金融等各类金融业态,加快组建民营银行;促进直接融资,帮助更多企业到主板、“新三板”、股权交易市场以及境外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建立通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的运作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股权投资,积极推动PPP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河北建设。三要着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个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整合财政资金,从设立引导基金、建立贷款补偿机制、财政贴息等方面加大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找准政银企的最佳对接点,从完善机制入手,促进良性互动和循环;以治理整顿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信用制度、创建金融安全区为重点,加快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好金融总部优秀挂职干部的作用,瞄准京津引进一批金融高端人才和金融管理团队,加快培养本地金融人才队伍,鼓励各类金融人才到我省就业创业。四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这个底线。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抓紧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定期分析研判金融运行情况,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反应、预警防范和化解处置,着力提高维护金融稳定能力;立足于抓早抓小,深入排查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打击非法融资行为,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切实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要共视困难、共迎挑战、共赢发展,以实际行动不断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会议强调指出,抓好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既十分重要又非常紧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高度重视,真正拿到手上、抓出实效。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调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实,下功夫把工作搞上去。省委、省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督促检查,积极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省长助理、省金融办主任江波和部分企业、金融单位负责人在会上发言。省政府秘书长朱浩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记者苏励、王玉亮)要清醒认识我市金融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信贷投放规模不断加大,金融机构不断健全,金融生态不断优化,没有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基本满足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衡水发展的要求相比,金融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强,表现为信贷投放总量偏低,现代金融机构少,金融产品创新不够,直接融资数量少、比重低,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较突出。下一步,要做活做强金融产业,更好地推动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加大投放力度,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下功夫。要丰富融资产品,确保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的融资需求;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实体经济解决实际困难,与企业共担风险、共渡难关、共同发展;进一步丰富金融服务品质,扩宽服务平台,加快保险市场发展。各企业要创新思路,在运用金融推动自身发展上下功夫。要敢于借贷,用社会资本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上市融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及中期票据等融资模式;切实增强诚信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以争取金融机构更大的投入和可持续支持。各级政府要打造平台,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上下功夫。要优化政府债务,加强债务管理,既要敢于举债又要适度负债,避免和化解财政风险;进一步做大金融市场主体,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来我市,打造政府融资平台,做大做强担保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债券融资,争取国家专项债券规模;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核心提示:岁末年初,在国家深化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深化衡水市金融改革与创新工作,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促进全市经济跨越赶超,市政府决定出台《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衡政发〔2015〕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用于统筹指导新时期全市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昨天,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接受衡水日报专访,对《实施意见》进行了全面解读。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为衡水市经济跨越赶超提供有力保障——《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解读贴近实际彰显重要意义《实施意见》的出台,是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谋篇布局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后,金融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衡水市迫切需要通过金融的改革创新增强区域金融发展的新优势,进而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促进全市经济跨越赶超。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金融办启动了《实施意见》的起草、制定工作。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省委、省政府对衡水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2014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一系列政策措施。2014年5月21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衡水市开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明确将金融改革试点作为衡水市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批省十五项重点改革试点之一。前不久,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113号)和《关于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114号)两个文件,对全省金融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衡水市金融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当前,衡水市金融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4年12月末,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增长15.9%,高于GDP增速7.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4.1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89%。全市银行业资产总额2483.14亿元,较年初增长16.93%,居全省第3位;银行业累计实现利润30.2亿元,增幅41.12%,居全省第2位。全市金融业全年累计实现税收12.47亿元,占全部税收的9.68%。截至2014年12月末,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06.68亿元,增幅13.59%,居全省第2位;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73.57亿元,增幅20.89%,居全省首位。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