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03-20来源:《中国教育报》目录序言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一)指导思想(二)战略主题(三)战略目标第二章工作方针和基本原则(四)工作方针(五)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发展任务第三章基础教育(六)提高基础教育普及水平(七)引导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九)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十)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十一)促进特殊教育稳步发展(十二)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第四章职业教育(十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十五)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十七)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第五章高等教育(十八)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十九)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第六章继续教育(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二十五)完善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二十六)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第七章民办教育(二十七)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二十八)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二十九)落实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三十)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第三部分体制改革第八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第九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第十章办学体制改革(三十八)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三十九)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四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第十一章管理体制改革(四十一)健全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四十二)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四十三)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第十二章扩大教育开放(四十四)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四十五)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四十六)加快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四十七)加强与港澳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第十三章教师队伍(四十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四十九)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五十)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五十一)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第十四章教育信息化(五十二)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五十三)加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五十四)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五十五)推动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第十五章经费与投入(五十六)改革和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五十七)依法增加政府教育投入(五十八)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五十九)完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六十)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第十六章组织领导(六十一)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六十二)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六十三)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第十七章社会责任与环境建设(六十四)全社会要共同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六十五)构建依法治教的法律环境(六十六)完善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六十七)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第十八章重点项目(六十八)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实施序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知识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教育越来越成为实现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关键因素。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蓬勃发展,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教攻坚成效显著,职业教育在校生和招生规模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已成为我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省人民的整体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我省成功实现了由经济落后省份向全国重要经济大省、由温饱不足的省份向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由传统农业省份向新兴工业大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教育发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对教育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推进困难,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未来,教育是民生。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在党和政府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的难题,推进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我省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迈进,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更大贡献。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省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二)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率达到97%。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1%。扫除青壮年文盲。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加大资助力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资源。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内外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遍布城乡。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高水平的现代教育。专栏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2009年2015年2020年全国河南全国河南全国河南学前教育幼儿园在园人数(万人)26581723530290400031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0.950.960.061.070.072.0其中:学前一年毛入园率(%)74.076.085.087.095.097.0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万人)157721526161001550165001600巩固率(%)90.891.293.094.095.097.0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万人)462438945003954700420毛入学率(%)79.289.087.090.090.092.0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217918822502102350231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12809213901041480111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万人)297922833503003550330其中: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万人)228514025001852700228毛入学率(%)24.222.036.036.540.041.0继续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万人次)166001300290002300350002800第二章工作方针和基本原则(四)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