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下期县直高中高二地理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2.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人类活动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如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回答3~5题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99%B.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C.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个省(区)年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4.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甘肃、河北B.新疆、内蒙古C.陕西、宁夏D.青海、西藏5.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区,其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植被人为破坏严重B.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D.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6.读下面“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分析影响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最大、最小的因素分别是()A.过度开垦、自然原因B.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樵采C.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D.城市交通建设、自然原因读“新疆某地区城镇变化图和人口、耕地关联图”,完成7~10题。27.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水资源分布及数量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8.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A.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B.河流水量更大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9.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渍化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10.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为原因有()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灌溉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⑥11.下图能够体现出湿地的哪一种生态功能()A.天然蓄水库B.保护海岸及控制侵蚀C.补充地下水D.调蓄洪水12.据统计,上个世纪全球湿地共丧失50%。湿地破坏造成的后果有()①土壤沙化②赤潮③旱涝灾害多④物种减少⑤水土流失⑥寒潮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13.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湿地号称“天然水库”是因为湿地就是水库,它包括天然湖泊、人工湖泊湿地B.号称“地球之肾”是由于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且生态价值较高C.湿地能为人类提供水源,但是不能发展航运D.湿地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它能降解污染物,故人类可以向湿地中大量排放废弃物14.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的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等都属于湿地范畴。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3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②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③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链④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5.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释放氧气、发展航运等生态环境效益B.我国的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其他地区分布很少C.青藏高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作用D.中国现有湿地分布具有西多东少,分布不均衡的特点16.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A.调节气候B.美化环境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D.保护生物多样性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为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据此回答17~18题。17.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①是拉萨市氧气主要补给源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关于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以下不可取的是()A.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D.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回答19~20题。19.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B.气候逐渐干燥,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C.冰川、湖泊萎缩,水源枯竭雪线下降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20.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A.必须立即停止开发,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B.增加草场载畜量,大力发展畜牧业C.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21~22题。42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2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11~12月B.9~10月C.1~2月D.4~5月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23~25题。23.该流域()A.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B.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24.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地面沉降C.土地盐碱化D.水土流失25.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下图中给出了某国规划建设的水电站地点。请结合下列材料完成26~28题。5材料一地点①有2000名农民生活在热带雨林区,该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高。地点②有几片绿洲和一些大型畜牧场,约有1700人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地点③没有村庄,无人居住,下游地区有大量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材料二该国在地点④发现了铝土矿后,欲发展炼铝工业。26.从避免移民搬迁考虑,最适宜建水电站坝址的是()A.①B.②C.③D.④27.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水电站坝址的最佳选择是()A.①B.②C.③D.④28.从综合效益方面考虑,水电站坝址宜选择()A.①B.②C.③D.④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完成29~30题。29.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同黄河流域相同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地退化B.植被破坏C.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水质污染30.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中,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防洪B.发电,提高水质C.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D.土地合理利用31.下图为“某国地形剖面图”,③地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的有利影响是()A.光热充足,宜种植亚热带水果B.水热条件好,适宜发展畜牧业C.降水充沛,适合水稻种植D.水热条件好,适宜发展种植业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32~33题。632.美国农业形成了多个农业带,其优点不包括()A.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B.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C.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D.有利于实行农业机械化33.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最终目的是()A.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B.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C.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D.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4~5题。34.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35.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阔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⑤36.长江中游在治理与开发的过程中,特别要借鉴的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经验是()A.大力开发流域的矿产资源,发展高耗能工业B.加强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流域发展的基础C.找准开发重点,不断提高开发深度D.加快流域经济的转型,发展高科技产业下图是“我国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37~38题。37.这四种农作物分别是()A.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蔗B.①棉花②油菜③花生④水稻C.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38.图中的农作物④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土壤贫瘠D.地势低洼我国的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7%,而化肥用了世界的40%多。2008年我国生产和使用了5868万吨化肥。……平均每公顷施化肥500千克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认定的225千克/公顷的安全上限。据此完成39~40题。39.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①土壤养分比例失调②土壤肥力增加③水体富营养化④农产品质量提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0.为避免滥用化肥,应发展______农业()7A.节水B.精确C.处方D.生态读图,回答41~43题。41.分布在甲、乙两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别是()A.石油、天然气B.铜矿、铁矿石C.石油、锰结核D.煤炭、铁矿石42.图中城市相对集中的地区是()A.乌拉尔工业区B.鲁尔工业区C.五大湖工业区D.辽中南工业区43.20世纪50年代以后,图中城市相对集中的地区传统产业明显衰落,其中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A.纺织、机械B.钢铁、煤炭C.石化、煤炭D.钢铁、电子44.下列四幅图表示“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5~6题。45.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46.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错误的是()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B.世界性钢铁过剩C.生产结构十分复杂D.环境污染严重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完成47~48题。847.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矿产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高科技力量雄厚48.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A.存在生产协作联系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9~50题。材料一1957年,鲁尔区有140多个煤矿基地,如今只剩下7个;1995年,这里有81座炼钢炉,现在只有7座。材料二目前,在鲁尔区有15万个规模不等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40万,占所有就业人口的65%。49.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不可能导致的结果是()A.扩大企业的规模B.提高生产效率C.促进经济结构调整D.减少失业人口50.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将导致鲁尔区()A.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B.失业率增加C.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