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的利与弊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将重点论述三峡工程的利处与弊端,并对三峡工程的利弊进行综合评估与总结。一、三峡工程是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1.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大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2.发电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该工程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并缓解我国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3.航运三峡蓄水前,川江单向年运输量只有1000万吨,万吨级船舶根本无法到达重庆。三峡工程结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三峡几次蓄水使川江通航条件日益改善。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彻底解决了长江“中游水浅,上游滩险”的问题。4.旅游三峡工程充的出现增添近百个新的湖泊、岛屿、峡谷、溶洞等景观。一些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景观将能更安全、更方便、更舒适地到达和观赏。使得三峡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5.科技三峡工程师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拥有许多“之最”的称号。工程本身对经济技术的巨大促进作用。二、三峡工程和三峡水库是否可以长期安全运行三峡大坝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其功能的发挥,而且关系到大坝下游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三峡大坝安全的主要因素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大坝质量和存在的一些隐患、水库蓄水后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以及战争恐怖主义的威胁。水库的蓄水会使库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降低,而随着长江水系不断开发利用,库区水域的各种船舶数量将急剧增加,重大海损事故时有发生,各种船舶的污油和生活垃圾严重污染长江。除了船舶污染,已淹没的未处理好的原来开发过的含有有毒物质的各种矿井,城市原有的污染源等,来自大坝上游工业、居民生活、农业等产生的污水与垃圾,如果管理不到位、处理跟不上也会产生严重污染,使库区水质、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战争恐怖主义的威胁,这里我引用中国政协副主席、物理学教授钱伟长的一篇文章,名为《海湾战争的启示》。钱伟长先生文中指出了三峡水库溃坝的危害,将是长江下游六省市将成泽国,几亿人将陷入绝境。同时也指出,三峡大坝将成为外部敌人威胁的目标。面对目前的导弹技术,三峡大坝的防御是不可能的。他的结论是:“我们绝不能花了几百亿或几千亿人民币来修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给我们子孙背上包袱,成为外部敌人敲诈勒索的筹码。这里启示我们,在和平还没有保障的国际形势下,三峡工程是千万不应上马的。”三、大坝建设对生态和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1.大坝工程可能造成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这一点在阿斯旺大坝工程上体现的非常明显,阿斯旺大坝建成前,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得益十河水的季节性变化,每年雨季来临时泛滥的河水在耕地上覆盖了大量肥沃的泥沙,周期性地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可是在大坝建成后,虽然通过引水灌溉可以保证农作物不受干早威胁。但由于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下游灌区的土地得不到营养补允,所以土地肥力不断下降。2.库区及水库下游的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大坝完工后水库的水质及物理性质与原来的河水相比明显变差了。库区水的大量蒸发是水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化肥的残留部分随灌溉水又回流河流,使河水的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河水富营养化,下游河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平均密度增加。3.河流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河流出海口处海岸线内退。大坝建成后,河流下游河水的含沙量骤减,河水中泥沙量减少,导致了河流下游河床受到侵蚀。河水下游泥沙含量减少,再加上海水对河口沉积的泥沙的侵蚀,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萎缩。四、综合评估大坝的利弊关于三峡大坝的建设,中国著名水利学家黄万里教授曾说过:“80多年以前,一位美国工程师说过,筑坝这种事,决策人要有两种本领,一是懂水利工程,知道造坝条件、水流条件;二是要懂得自然地理、水文地貌,知道大坝修成之后对环境的作用。只有两方面都懂得的人才可以主持策划对江河大动干戈的工程。”那时候,研究水文地理的人对水电工程师不满意,说他们常犯错误;而具体作工程的人也对科学家不满,说他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时还没有一个人两方面都学。中国在建造三峡大坝时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三峡大坝究竟会对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难以预测也难以保证预测结果,因此当初决策时生态学专家没有签字。目前最应该做的工作是建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综合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如果一个大坝已经建成,人类该如何面对它带来的种种正面、负面的影响呢?目前,世界各国民众主要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部分环境保护人士主张停用水库大坝及发电设施。他们认为,大坝所带来的各种效益与其产生的负面作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对大坝加以改造,既然大坝已经建成了,应该逐步治理相关的种种问题。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人类应该重视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积极采取措施、设法减缓这些负面影响,“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但是也要看到,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有些是持久性的、难以治理的。所以,当我们在考虑大坝的直接经济收益时,万万不可无视大坝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