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技术专业申报省重点自评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电气技术应用)自评报告佛山市三水区工业中等专业学校2014年5月30日-2-申报“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自评报告——佛山市三水区工业中等学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中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评估指标标准的通知》(粤教职函〔2012〕4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现有4大专业部的发展情况,我校决定推荐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申报“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现就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做如下自评报告。一、学校概况佛山市三水区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85年,2007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是佛山市三水区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佛山市三水区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国家信息化授权培训中心、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广东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4.38万平方米(218亩),总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实训面积1.6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2646万元。学校实行“校、部”二级管理体制,设置电气部、机械部、信息部、财经部四个专业部。学校现开设13个专业,专业涉及机械、电气、信息技术及财经等不同领域,其中电气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与会计专业是学校四大主干专业。目前学校有在校生2491人(预计2014年9月将接近3000人),教职工166人。学校在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贯彻党和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努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坚持工学结合,拓展校企合作新路子,把学生培养为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并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学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保证-3-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并适度超前,尤其注重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的培养,办学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明显。二、专业办学概况我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开办于1992年,是我校开办时间最早、专业规模最大、输出人才最多的骨干专业之一。目前在校学生为462人,9个教学班。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训场室建设合理,设备更新快,教学管理到位,校企合作内涵丰富,教研氛围浓,对口就业率高,教学效果好,是我校品牌专业,符合“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申报标准。本专业从开设伊始,始终坚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立以行业、企业、学校三方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每年进行一次专业调研,举行一次研讨会,修订一次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实践“能力为本,校企联动;工学结合,三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起了与社会、企业发展相适应、与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专业课程标准,专业建设成绩斐然。1、办学规模适中。本专业自1992年开办以来连续招生,且生源充足,学生报读程度较热,人数呈递增趋势,办学规模适中。2011—2012学年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413人;2012—2013学年472人;2013-2014学年462人。2、师资力量强大。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师生比为1:20。其中,专业教师23人(含外聘兼职教师3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20人,占总人数比例86.9%;中高级职称教师19人,比例为82.6%,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3人,比例为56.5%。-4-3、实训条件优越。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在日常教学经费、设备投入及专业建设上,都得到了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学校现拥有国家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中心(300万)、省财政支持“五位一体”职业教育综合实训中心建设项目——机电技术应用实训中心(250万在建)、省财政支持“五位一体”职业教育综合实训中心建设项目——电气技术应用实训中心(250万在建)、区财政支持“西门子先进自动化实训中心”(第一期650万已完成,与西门子共建)等多个电气类专业实训中心和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现有设备总价值1149万元,另校企合作350万及省财500万及区配套即将到位,实训设施齐全,符合重点专业建设设置标准的要求,实训设备先进,全面体现了我校办学的超前意识。校外实训基地运转正常,满足学生实践需要。4、校企合作全面深入。电气专业在实践探索中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初步形成了“能力为本,校企联动;工学结合,三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形式全面深入: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训场室、进行技术研发、对企业提供多种培训服务。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岗位体验的场所,也为专业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三、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成绩及鲜明特色(一)基本经验1、打造了“双师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电气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均能胜任本专业多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专业带头人黄一平老师,高级讲师,高级技师,电气教研组组长,有着17年的专业教学工作经历;一直担任《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单片机应用技术》、《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方面,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深入的研究,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是佛山市学生-5-技能大赛“电气安装”项目指导教师,参与了“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佛山市企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课题——电气机械和电器制造业子课题》),主持了西门子先进自动化实训中心及其他电气类实训场室的建设及调整,公开发表论文多篇,近两年主持和参与校本教材编写3本;2013年5月-7月参加佛山市和广东省“新朋程杯”信息化教学大赛,分获一等奖和优秀奖;2012年7月-9月参加“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0年多媒体课件《机械手的PLC控制》获广东省优秀奖;2005年9月被评为“佛山市先进班主任”。该老师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集体,工作上任劳任怨,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办事细致认真,热心培养年轻教师,敢于面对困难与挑战。目前,本专业拥有一批职称和学历达标,“双师型”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名,本科以上学历达100%,中高级职称教师共有19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2.6%,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13人,占本专业专业课教师56.5%;双师型专业教师20人,达86.9%。专职实习指导教师有6人,数量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学校重视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制订《三水区工业中专教师培训管理方法》、《三水区工业中专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活动的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从企业引进人才和选派教师进修培训及岗位培养等办法,改善师资专业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和质量。2012年至2014年,本专业共有贺洪、黄一平、陆晚兴、钱志勇等多位教师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共有林新才、刘建波等15位教师参加了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所有电气类专业教师都利用暑假时间,坚持参加每两年为期2个月的企业实践活动。以上种种措施,成就了一支“双师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2、建设了高标准的校内实训环境我校建有电气实训楼①②,共两幢电气实训楼,共4000方左右。在场室建设上,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严格依据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6-评价指标的要求,开展建设工作:2010年建成国家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中心(300万),2013年建成区财政支持“西门子先进自动化实训中心”(第一期650万已完成,与西门子共建)。现已经建成西门子现代控制、小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先进电气自动化实训室共12间,工位500多个,能同时容纳9个班学生实训。2014年,我校即将上马省财政支持“五位一体”职业教育综合实训中心建设机电与电气两个项目,项目建设资金共500万,现资金已经到位,电气部已经组织专业教师与专家,进行项目论证,制定场室建设方案,确定设备购置清单。到学校的实训大楼建好后,电气部实训场室将达到22间,800多个工位,强大的实训中心,是专业教学、技能鉴定、对外培训、技能竞赛与教研的坚实后盾。3、形成了系统规范的教学管理格局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程》,制定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学期授课计划、实训计划等。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了《教学管理制度》及一系列的教学管理细则。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健全,专业教学组织完善,专业教学检查和质量监控措施得力,执行教学计划严格,有质量分析,效果好。本专业由专业部牵头成立由行业、企业、教学行家、骨干教师构成的教学督导组,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和质量监控。电气部重视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采用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开展校内教学调查,毕业生跟踪调研,企业实践单位评价等,使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化、常态化。教研组每周检查教师授课情况和教师备课情况,每学期分两次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和作业批改情况。本专业教研组定期开展一个月两次以上的教研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每学期,本专业教研组都根据学校的《听课评课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专业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7-各项检查、活动均有详细的记录。4、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我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与西门子(中国)等上百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内容涉及到专业建设、产教研发、培训实习等各个方面。2012年8月开始,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与西门子上海自动化有限公司洽谈合作,共建先进自动化实训中心,双方就场室建设、教师培训、工程实践、教材编写、场室管理与运作、设备更新、专业规划、校外企业培训等达成共识,形成合同及协议,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典型案例。(二)主要成绩1、全面改革,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为了走在职业教育改革前沿,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展开改革工作。首先,积极推进“双证”制。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教学过程与岗位的对接,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双证融通”。其次,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我校“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办学指导思想,构建了“能力为本,校企联动,工学结合,三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突出基础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普遍推行专业改革。通过开展企业调研,促进课程对接岗位,普遍推行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达到“做中学、做中教”的效果。第四,参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研究。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尝试“中高职贯-8-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中高职无缝衔接,对相应的课程体系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改革首先使学生质量得到了提高。专业学生“双证”达标率平均为96%。由于在校期间重视学生职业素养、技能培训,学生毕业时绝大多数具有职业资格证,就业形势非常好,对口专业的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在对毕业生回访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专业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满意度达90%以上。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近年我专业教师开展一体化教学能力提升,改革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学生评价高。近三年来,专业教师共有18篇论文在省市刊物发表,俞年海、康晓阳、张春玲等多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2项(“十二五”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子课题研究》,佛山市研究课题《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电气专业建设研究》),贺洪老师主编“十二五”创新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实训教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