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油藏描述:简称RDS,对油气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表征和预测。它是认识和研究,改造油气藏,提高油气藏开发效果的方法技术。P522.流动单元:是侧向上、垂向上岩性、物性相对均一,具有相对流体流动特征的储集单元,其顶、底必须存在一定的有效隔层。(根据影响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地质特征与岩石物理特征所划分的具有一定体积的岩石,是流动模拟的基本单元,没有”相”概念,也没有预测作用。)P6\P133.微型构造:在油田总的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其幅度和范围都很小。通常相对高差在10m以内,长度在500m以内,宽度在200-400m,面积小于0.3km²。P94.地震相:有特定地震反射参数所限定的三维地震反射单元,它是特定的沉积相或地质体的地震响应。P325.测井相:表征沉积物地质特征的一组测井响应特征。测井资料能够提供连续而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P126.储层参数的空间结构形态:储层结构: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是储集体连贯性及储集体与渗流屏障空间组合分布的表征。P307.沉积层序:一套整一的、连续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组合,其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可对比的整合面为界。P318.油藏储层地质模型:是油藏描述综合研究的最终成果。将油藏的各种地质特征在是三维空间分布及变化定性或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它是对油气藏的类型、储层几何形态、规模大小、储层参数分布、流体性质分布,储层非均质性、油藏构造特征等的高度概括。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其建立是油田综合评价的基础;反映该地区油藏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油气富集控制因素等,对勘探开发可起预测作用。P28概念模型:针对某一种沉积类型和成因类型的储层,把它具有代表性的储层特征抽象出来,加以典型化和概念化,建立一个对这类储层在研究区内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储层地质模型。本身并不是一个或一套具体储层的地质模型,而是代表某一地区某一类储层的基本面貌。P29静态模型: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主要用于编制开发调整方案及油藏管理服务,确定注采井别、射孔方案、作业施工、配产配注等。P29预测模型: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要求对控制点间(井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做一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预测。用于开服调整、井网加密和三次采油,满足剩余油的挖潜。其他模型的精度不够。预测模型的建立是目前世界性攻关的难题。P309.储层非均质性:储层中岩石的地质-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与沉积方式、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有关。P2010.夹层:指砂岩层内分布不稳定的、渗透性低的层。不能有效阻止或控制流体的运动。隔层:指能阻止或控制油气等向上运移的非渗透层(相对砂体而言)。隔层可以作为盖层。夹在两个相邻储集层之间阻隔二者串通的不渗透岩层。11.有效厚度:储层中具有工业产油能力的那部分厚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全井产量必须达到工业标准;(2)油层中有可动油存在。地层在一定压差下可以自然流动的油气。测井显示冲洗带含水饱和度与地层为侵入带含水饱和度之差。(3)现有工艺下可以提供开采。P4812.剩余油分布:剩余油:主要指一个油藏经过某一采油方法开采后,仍不能采出的地下原油。一般包括驱油剂波及不到的死油区内的原油及驱油剂(注水)波及到了但仍驱不出来的残余油两部分。剩余油的多少取决于地质条件、原油性质、驱油剂种类、开发井网以及开采工艺技术,通过一些开发调整措施或增产措施后仍有一部分可以被采出。剩余油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成为剩余油饱和度。二、填空题:1.岩石物理相的基本原理:延展原理;叠加原理.P132.影响流体性质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生油条件;断裂构造;油气运移;次生变化.P17-(5)3.地震相标志按属性分:1)几何参数:内部反射结构;外部几何形态。2)物理参数:反射连续性、振幅、频率。3)关系参数:平面组合关系。4)速度—岩性参数:层速度、岩性指数。P324.地震相标志当中,沉积充填型按结构分为6类:上超充填、丘形上超充填、发散充填、前积充填、杂乱充填、复合充填。丘形上超充填、前积充填意义重大。P355.计算机技术软件特点:综合性、复杂性、阶段性。功能:1)油藏构造解释2)储层物性预测3)储量计算4)数据管理5)输入输出功能.结构是即插即用。P50三、简述题和论述题:1.油藏描述的层次性大致分为三个层次:(1)初期油藏描述:该层次对应于油气藏勘探阶段及油气藏开发评价阶段。揭示油气分布,指导勘探。(2)油藏静态描述:该层次对应于开发方案设计、实施、调整阶段。增加大量评价井资料、三维地震和生产动态资料。主要揭示储集体非均质性,对油气藏进行综合评价,指导方案实施和部署调整。(3)油藏动态描述:该层次对应于开发方案调整及三次采油阶段。拥有大量井资料与生产数据、测试资料。主要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并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所有基础数据,指导三次采油。2.表征非均质性的方法(怎么表征、什么叫表征)p21-p221)利用非均质参数研究(1)渗透率变异系数(2)渗透率突进系数(3)渗透率极差(4)夹层频率(5)分层系数(6)有效砂层系数(7)平均砂层系数(8)砂岩钻遇率(9)连通系数(10)分布系数2)利用非均质综合指数研究3)利用变差函数研究3.储层地质模型的表征内容p30(1)储层结构模型储层结构——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是储集体连通性及储集体与渗流屏障空间组合分布的表征.(2)流动单元模型有许多流动单元块体镶嵌组合而成的模型。各单元的界限与断层位置、岩性、岩相带及成岩胶结带的分布相对应,属离散模型。(3)储层参数分布模型储层参数在三维空间变化和分布的表征。重点和难点:渗透率分布模型。属连续性模型.(4)裂缝分布模型难度较大。裂缝网络模型:裂缝类型,大小,形状,产状切割关系及其基质岩块等。裂缝密度模型:表征裂缝的发育程度。4.地震里面合成声波测井原理和方法.P38基本原理:声波时差→地震道→合成地震记录。到地震道→声波时差,反演得出。(1)求时差。(2)求密度A.数值若小,可忽略。B.利用Gardner公式计算:ρ=0.31*4V方法步骤及解释(1)储层标定将已知井的储层标定到合成声波时差到剖面上。对声波时差曲线进行合理的压缩过滤,使之与合成时差曲线相匹配,用声波时差与合成声波时差建立对应关系。(2)一般情况下,储层在合成声波时差剖面上表现为高速层。因此,可根据高速层的横向变化判断储层的横向连续性或终止。多条剖面追踪闭合可作出储层分布范围及顶面埋深图。研究思路:以地震道与测井曲线的相互转换为基础,从地震道中求取声阻抗曲线或伪速度曲线,从而提供地震测线覆盖的广大区域内地层的岩性、岩相变化及其孔隙中所含流体性质的信息。5.测井里面趋势面分析的思路和内容.P45思路:以某一数学函数所代表的曲面去拟合或逼近地质体的某一特征在空间上的分布,即对各井标准层的测井相应特征值与其大地坐标进行多项式趋势面分析,并认为其拟合的趋势面与地层原始趋势面有一致性。见笔记6.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思路。P46测井解释模型的思路:(1)岩性参数模型:如泥质含量、粒度中值、孔喉半径等。(2)物性参数模型:孔隙度、渗透率等(3)含油性参数模型:如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6.勘探阶段油藏描述内容、开发初期油藏描述的内容、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的内容1)勘探阶段:A.地层格架(模型)建立底层层序及综合剖面;划分生储盖组合、确定含油层系(层序、剖面、生储盖、含油性)B.构造格架(模型)确定圈闭类型及高点、主断层、断裂系统的分布及性质、圈闭面积及闭合高度。(圈闭类型、断裂情况、闭合面积、闭合高度)C.储层格架(模型)储集体类型及分布、岩性及厚度、物性参数变化趋势(储集体类型及分布、物性参数等)D.地化格架(模型)烃源岩性质及其分布、油藏类型、流体性质及其分布、含油面积等(烃源岩性质、油藏类型、地化指标)E.建立油藏概念模型。2)开发早期:油气富集规律、高产区块层段、流体流动规律研究影响流体运动的开发地质特征;以及流体性质变化及分布规律、流体与储存流体的流场间的相互作用。沉积微相、成岩储集相、储层裂缝想、岩石物理相。3)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流体渗流特征。井间非均质参数的随机模拟井间属性参数的变化特征储层在水驱或注水开发后的变化及非均质性特征④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及储层变量⑤目前油藏⑥t、p分布特征,边水、底水的水体体积变化。7.微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P16、P521)剩余油分布形式:油滴、油斑、油瞄、油膜、片状、块状、油丝。2)形成原因或机理(1)大孔道中的油斑或油膜:原油大部分驱走,孔道中水流速度低,冲刷能力小,当与孔隙相接的吼道中形成连续水相时,一些附在大孔道中的油斑或油膜不易被驱走形成油斑或油膜等残留油。(2)垂直孔道中的剩余油:部分孔道由于两端流动压差较小,不能被驱替,形成剩余油。(3)死孔隙中的剩余油:只有一个吼道与之连通的孔隙中的原油不易被驱替,易形成剩余油。(4)微观局部死油区:出现在非均质性强、细小孔道组成的网络结构中,在驱替过程中,水容易绕过这种细小孔道网络,沿其周围较大的孔道流动,从而细小孔道网络中的原油不易被驱替形成死油区。8岩石物理相研究的内容和方法P13(1)小层沉积微相研究(2)沉积岩石微相研究(3)成岩储集相定量化分(4)储层岩石物理相表征定名原则:按照先沉积后成岩再裂缝的过程。9.你认为油藏描述的前景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