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一、小学音乐学科德育研究范畴小学音乐学科德育研究范畴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包括: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理解多元文化。这五个研究范畴,既是我们对小学音乐学科德育认识成果的总结,也是我们对小学音乐学科德育认识发展的起点。(一)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相关音乐作品,教育学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亲情、友情和师生情;二是通过相关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如校园情、家乡情和民族情。(二)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终身学习的愿望的树立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二是培养学习音乐的直接兴趣。(三)陶冶高尚情操高尚情操的陶冶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种类的音乐美来实现。具体地说,一是引导学生感受阳刚美与阴柔美,2二是引导学生感受朴素美与华丽美,三是引导学生感受高雅美与俚俗美,四是引导学生感受基本美与辅助美。(四)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内容入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音乐作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二是从形式入手,通过合唱、合奏等以协作关系为基础的表现性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五)理解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理解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二是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二、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基本框架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基本框架由德育主题、德育目标和教学建议三个部分组成。小学音乐学科德育的主题、目标和教学建议一览表德育主题德育目标教学建议音乐表现的亲情引导学生感受、表现以亲情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教育他们尊敬家长。①文学的题材内容与音乐的表现手法并重,不要厚此薄彼。音乐表现引导学生感受、表3的友情现以友情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教育他们尊敬同学。②以音乐美的感受与表现为基础,避免脱离音乐的政治说教和非艺术联想。③教学方法多样化。音乐表现的师生情引导学生感受、表现以师生情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教育他们尊敬老师。音乐表现的校园情引导学生感受、表现以校园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教育他们热爱学校。音乐表现的家乡情引导学生感受、表现以家乡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教育他们热爱家乡。音乐表现的民族情引导学生感受、表现以民族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教育他们热爱中华民族。养成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要结合音乐活动提出明确具体的合理要求,不要只讲空洞的道理或模糊的希望。激发学习音乐的直接兴趣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直接兴趣。①关注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适当利用间接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②中高年级尤其是4高年级的课堂教学要引导学习兴趣向纵深发展,直接指向音乐本体。音乐的阳刚美与阴柔美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阳刚美与阴柔美。①通过难度适中的感知活动,指导学生明确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分类标准。②通过典型的音乐作品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刚与柔的限定有时非常严格,如:进行曲柔不得,摇篮曲刚不得。③通过音乐作品的比较,使学生知道:刚中柔、柔中刚的情形大量存在。音乐的朴素美与华丽美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朴素美与华丽美。①通过难度适中的感知活动,指导学生明确朴素美与华丽美的分类标准。②通过音乐作品的比较,使学生知道:有些音乐既不是典型的朴素美,也不是典型的华丽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5音乐的高雅美与俚俗美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高雅美与俚俗美。①通过难度适中的感知活动,指导学生明确高雅美与俚俗美的分类标准。②通过音乐作品的比较,使学生知道:有些音乐既不是典型的高雅美,也不是典型的俚俗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雅俗美。③要引导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接触具有高雅美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音乐的基本美与辅助美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基本美与辅助美。①通过讲解,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基本美和辅助美。②课堂教学要克服“重辅助美、轻基本美”的倾向,保证基本美的品位。③辅助美要辅助得当,不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基本美与辅助美只有和谐发展,才能相得益彰。6我爱国歌通过欣赏、学唱国歌等音乐作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①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介绍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②要求低年级学生听到两首歌曲时,能说出它们的标题和词曲作者。③要求中年级学生能随着两首歌曲的录音进行演唱。④要求高年级学生能独自背唱两首歌曲,并说出它们的原标题及其出处。我爱队歌通过欣赏、学唱队歌等音乐作品,教育学生热爱少先队。音乐需要合作通过齐唱、齐奏、合唱、合奏等表现性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①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贯穿小学音乐教学的始终,非一时之事。②合作意识的培养要体现音乐的学科特点(如:控制、和谐、均衡等),而不是政治说教。③合作能力要通过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进行训练,而不是空洞模糊的语言提示。热爱我国音乐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教育学生热爱我国音乐文化。①在深入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教育7热爱外国音乐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教育学生热爱外国音乐文化。学生尊重艺术创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②通过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学习,感知音乐的民族风格和情感。③通过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学习,了解音乐的民族传统。三、说明(一)关于德育主题的说明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基本框架中的德育主题来自小学音乐学科德育研究的五个范畴,共17个。鉴于音乐题材的广泛性和音乐教材的多样性,小学音乐学科的德育主题不分学段,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本框架中未涉及的德育主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为了便于小学音乐教师了解德育主题的内涵,对“陶冶高尚情操”这一范畴中的4个德育主题作如下说明:音乐的阳刚美与阴柔美以力度大小或气势有无来划分。阳刚美宏大豪壮,令人振奋;阴柔美轻小纤巧,使人安宁。音乐的朴素美与华丽美以装饰的简繁与色彩的素艳来划分。朴素美内在,给人以宁静感;华丽美外在,给人以活泼感。8音乐的高雅美与俚俗美以美的层次来划分。高雅美为“阳春白雪”,复杂,听众少;俚俗美为“下里巴人”,简单,听众多。音乐的基本美即声音美,音乐的辅助美指音乐表演的语言美、形体美、动作美和服饰美。(二)关于德育目标的说明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基本框架中的德育目标以“引导(或通过)……,教育(或培养、激发、引导)……。”这一句型陈述,前者说的是德育途径,后者说的是德育目标。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明确,音乐学科德育的目标是通过音乐审美途径来实现的,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不能丧失音乐的学科特点。(三)关于教学建议的说明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基本框架中的教学建议有的属于教学原则,如:德育主题1至6对应的“文学的题材内容与音乐的表现手法并重,不要厚此薄彼”;有的属于具体做法,如:德育主题13和14对应的“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介绍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学科德育设计时,要力求体现这些原则。至于具体做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教学设施以及自身条件自由选择。9附:案例老北京的叫卖调——朝阳区针织路小学吴雪蕾执教的三年级音乐创作课【德育目标】学生通过欣赏活动,认识北京叫卖调的基本特点和实用功能;通过学唱活动,模仿北京叫卖调的韵味和风格;通过创编活动,体验小商贩的乐观态度和老北京的市井生活。【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两段电视广告的录像)提问:老师播放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提问:广告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提问:电视广告是采用什么手段来宣、推销商品的?(学生回答)过渡语:这种声像结合的广告形式,是随着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的出现而产生的。那么,没有这些条件以前,小商贩是怎样推销商品的呢?我们再看录像。(播放天桥茶馆的录像)提问:小商贩是用什么手段推销商品的?10(学生回答)导入语:小商贩吆喝着招揽顾客、推销商品的这种行为叫做“叫卖”。他们叫卖时所吆喝的音调,民间音乐中称为“叫卖调”。(板书课题——叫卖调)二、听、唱1、欣赏、学唱叫卖调过渡语:叫卖调是我国民俗歌曲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由于地区不同、语言不同,因此不同地区的叫卖调各具特色。我们先听两首老北京的叫卖调。(教师先播放《卖杏仁茶》、《卖馄饨》;接着,简单介绍;然后拿出粽子,让几名学生吆喝卖粽子。)过渡语:他们吆喝得不错。我们一起听听老北京的小商贩是怎样吆喝买粽子的。(教师先播放《买粽子》;接着,简单介绍;然后指导学生学唱。学唱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叫卖调的唱法:喊唱法、儿化音、长尾音)过渡语:不仅卖货的小商贩通过叫卖形式推销商品,从事服务项目的个体劳动者也用叫卖调招揽生意。下面老师播放两首叫卖调,同学们听听他们吆喝的是什么?(教师先播放《抢剪子磨刀》、《抢剪子磨菜刀》,然后指导学生学唱)11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几首叫卖调。同学们想想,什么叫做叫卖调?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概括:小商贩和小手工业者为推销商品和招揽顾客而吆喝的曲调叫做叫卖调。叫卖调主要有三个特点:⑴曲调短小、简单并上扬,最后一音大多自由延长;⑵节奏自由;⑶曲调与当地语言音调紧密结合。2、欣赏以叫卖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过渡语:小商贩走街串巷,在吆喝声中进行着商品交易。随着时间的变迁,有些叫卖调逐步发展成结构完整的民歌,民间音乐中将这种民歌称为叫卖歌。(播放录音:《北京地方民间音乐》第五册中的叫卖歌《卖酸梅汤》)过渡语:不仅民间音乐中有根据叫卖调发展而成的歌曲,创作歌曲中也有运用这种手法的,如:郭颂创作的东北民歌《新货郎》在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上都具有叫卖歌特征。(播放录音:郭颂创作的歌曲《新货郎》)过渡语:上面我们介绍的《卖酸梅汤》和《新货郎》都是声乐作品,器乐作品中也有以叫卖调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播放录像:吴华创作的民族器乐曲《市声》)过渡语:叫卖调作为一种素材,不仅被作曲家用于音乐创作,也被曲艺家用于其他艺术创作。(播放录音:相声《买布头》)12三、创、演提问:通过学习,我们对叫卖调有了初步的了解,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小商贩走街串巷的叫卖生活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过渡语:许多同学谈了自己对小商贩的叫卖生活的感受,老师觉得大家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以苹果、糖葫芦、羊肉串的叫卖为内容,自己创编叫卖调,体验一下小商贩的叫卖生活。(学生准备;个别反馈)过渡语:他们编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集市的一角”(师生共同布置游戏场所)。老师准备了一些实物。每组请两位同学扮演购物者兼评判员,其余同学扮演小商贩。(学生先做游戏;然后自我评价)四、小结结束语:同学们,你们的游戏很逼真。扮小商贩的同学吆喝得非常卖力,扮购物者并担任评判员的同学非常认真,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下面,老师也来吆喝一首叫卖调,作为这节课的结束。(教师演唱买菜的叫卖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