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知识文秘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秘书学,从学科大类来说,属于范畴。a.社会科学b.人文科学c管理科学d综合科学2.秘书的涵义,有一个的演变过程。a.由人到物b由小到大c由物及人d由上到下3.,朝廷中出现了最早的秘书机构一一太史寮。a.东周b商末周初c秦末汉初d隋末唐初4.虞舜时的史官称为。a.纳言b出纳c长史d记言5.秘书,是一种职务名称,指处于地位,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a.中心b枢纽c中枢d中介6.公文写作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同时必须。a.反映作者的思维活动b在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进行c熟练掌握修辞技巧d有业务目的7.秘书工作的辅助性主要体现在地位的与工作的被动性两个方面。a.被领导性b中介性c从属性d隐秘性8.智能结构即和能力的综合反映。a.智力b智商c知力d知识9.协调是一门学问,要做好协调工作,必须艺术。一是要掌握好分寸;二是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三是要讲究一定的。a.技巧b技术c艺术d语言艺术10.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a.性格b兴趣c意志d毅力11.随机抽样,又叫机械随机抽样。a.等距b纯c标准d简单12.信访工作的特点,一是高度的性;二是广泛的监督性;三是综合的服务性。a.时效b整体c政策d政治13.按信息形式分,可分成信息和物化信息。a.内化b内储c内存d内蓄14.协调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协调、关系协调和事务协调。a.组织b领导c政策d法律15.从逻辑学的角度讲,分类的第三条逻辑规则:分类应该按一定的逐级进行。a.层次b逻辑c子项d母项16.下列各组文种中,属于行政公文的一组是。a.报告命令议案b条例办法章程c条例章程简报c报告办法方案17.按行文关系分,报告属于。a.上行文b下行文c平行文d多行文18.按性质作用分,会议纪要属于公文。a.公布性b报请性c指挥性d记录性19.某市工商局最近任免了一批干部,需要制发公文,将人事变动情况告知全局干部职工,该文种应选用。a.通告b命令c决定d通报20.下列各结束用语中,适用于呈转性报告。a.特此报告b妥否,请批复c敬请函复d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部门执行21.此件发至县团级履行政公文的内容。a.批示域b正文域c附件域d附注域22.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或重新审理而提出的书状叫。a.上诉状b复议申请书c强制执行申请书d申诉状2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所关心的重要变迁事实的报道,包括评论。这个定义最重要的是新闻的。a.收集b传播c撰写d评价24.经济文书是一个大类,有各种差距极大的体裁,广告属于类。a.理论b报告c规约d文学25.下列行政公文中,可以不写主送机关的是。a.请示b通知c通告d批复26.下列各组文种中,组同属于工作规约文书。a.办法计划报告b条例办法章程c.条例章程报告d章程报告办法27.下列各组文种中,组同属于事务文书。a.合同简报经济论文b简报合同会议纪要c.计划总结调查报告d意见总结商业广告28.公文在阅办阶段的程序是:。a.审批传阅拟办拟办承办b传阅审批批办拟办承办c.拟办拟办承办审批传阅d审批拟办拟办传阅承办29.下列各类词语中,类词语不宜用于公文。a.文言词汇b能愿动词c方言俚语d公文惯用语30.下列修辞方法中,不宜用于公文。a.对比b排比c夸张d对偶二、多项选择题31.秘书学具有特点。a.政治性b综合性c应用性d稳定性32.以个性特征与能力划分,秘书可分为等多种类型。a.参谋型秘书b秀才型秘书c公关型秘书d办事型秘书33.秘书工作的政治性体现在等几个方面。a.阶级性b政策性c思想性d机要性34.秘书人员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有等。a.忠于职守b廉洁奉公c团结合作d相关知识35.秘书人员需有包括等几个面较合理的知识结构。a、基础知识b、综合知识c专业知识d相关知识36.人际关系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即。a.个体性b情感性c易变性d对应性37.写作过程中的准备阶段包括几个方面。a.明理b储材c辨体d修改38.杂文类是报刊上内容广泛、形式繁多、笔法灵活、风格多样、短小精悍,带有文学色彩的、战斗性极强的社会论文。包括日记、等各种短文。a.通讯b书信c序跋d随笔39.传播文体的一般特点可以概括为公开性、、可读性。a.真实性b针对性c事宜性d说明性40.通讯最常风的是人物通讯、。有时以巡礼、侧记、见闻、报告等形式写的报道也属于通讯范围。a.事件通讯b工作通讯c旅游通讯d小通讯41.消息写作要领有以下几点:、要有立场、要让事实说话。a.抒情b客观c公正d全面42.请示写作应注意:、不要事无大小,样样都请示。a.内容要单一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c.避免多头请示d夹叙夹议,叙议结合43.批复写作应注意掌握等要领。a.口气婉转b态度明确c内容简短d紧扣请示44.会议的作用,主要包括。a.决策指挥作用b组织协调作用c动员教育作用d信息交际作用45.调查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调查法等。a.问卷调查法b访问调查法c实地调查法d电话调查法三、判断题1.广义的秘书机构,指承担办文办事、信息调研、综合协调、督促检查与事务管理等全部秘书工作的部门,一般冠以办公字样。2.秘书工作也是一种管理工作,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即带有领导性质的管理。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调整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4.演绎是从一般推到个别的方法,从一般性的结论推演到归属类事物的个别对象。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等级。保密期限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6.典型调查,是指在一定的总体范围内,根据调查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以推论总体,是深入了解社会情况的重要方法。7.按人对信息的感知方式分,信息可分成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8.文章的层次大于段落,即若干个段落连缀组合成一个层次。9.所谓照应,是指文章前后内容上的照顾和呼应。10.新闻述评的标题一般要求多样化,不像消息的标题那样单一。11.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名称应当排列在前,联合下发的文件,应由主办机关盖章。12.从表达方式上来说,消息和通讯一样,除了概括叙述外,都要适当运用抒情、议论、描写的手法,不但要让事实说话,而且要用形象感人。13.杂文的事实材料和一般议论文中的事实材料一样,都是作为证明或驳论点的论据。14.叙述以语言文字的详略程度而言,可以分为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两种。15.文艺文诉诸读者的是情感和想象;应用文诉诸读者的则是无可辨驳的事实和不可辨驳的真理。四、简答题1.简述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2.简述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3.构思的任务。4.标题的种类及作用。五、公文修改(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商洽代培文秘人员的函农函字〔1999〕6号大学中文系:获悉你系将于99年9月份开办秘书业务进修班,系统讲授有关秘书业务以及公文写作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984年机构改革以来,不少新的文秘人员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我厅所属各单位的文秘人员调整较大,业务素质较差。现在你们开办进修班,为这些同志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厅拟派10名文秘人员随班学习,委托你们代培。有关代培所需的一切费用,我厅将如数拨付。以上各项望遵照执行。省农业厅人事教育处(公章)六、作文以《车站偶记》为标题,写一篇800以内字的记叙文。文秘专业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文秘知识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四、简答题1、答:秘书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循适应性、精简性、高效性的原则。即指秘书机构的设置,要适应领导的决策与管理工作的需要;要尽可能少,秘书机构的层次应严加控制,不能分层过多;要力求高效,要重视秘书群体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秘书机构的整体效能。2、答:在调查研究的具体实践中,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遵循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群众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调查研究中应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准确地、真实地反映客观地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事实。实践性原则是指要从实践的需要出发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把调查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群众性原则是指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充分相信和依赖群众,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求教。综合性原则是指调查研究应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综合进行。3.答:1.明确主题。首先要解决选题立意。选题有两个意思,一是选择研究和写作的课题,二是选择、确定文章的主题。2.理清思路。主题明确后,还必须经过头脑的继续思索加工,解决一个怎么认识和怎么反映的问题。3.选择材料。根据主题和思路进一步审查和筛选材料,对能表现主题的要详写,一般的应剔出。4.酝酿框架。思路的具体表现则为构筑文章的框架,安排文章的格局,要根据写作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手段和文章体式。4.答:标题的种类有:主题(又称正题)、副题,又称副标题,包括引题(肩题或眉题)、脚题(下辅题、下标题)。1.主题的作用是揭示文章的主体内容2.主副标题往往一虚一实,互相补充。五、公文修改1.标题少引导介词关于商洽代培文秘人员的函3.文内年份要用公元纪年1999年9月份4.系统讲授有关后的秘书业务改为秘书业务知识5.正文第二句话语序混乱应个改为1984年机构改革以来,我厅所属各单位的文秘人员调整较大,不少新的文秘人员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业务素质较差。6.委托你们代培改为委托你们培训或请你们代为培训。7.有关代培所需的一切费用改为代培所需费用或有关代培的一切费用8.结尾用语应注意商洽性,不可用命令语言可用可否,敬请复函9.发文机关不对应对xx省农业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机关内设部门除办公室以外,不得单独对外行文。10.落款在文日期不对用汉语数字一九九九年七月三日六、作文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