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肾区: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肾区。肾病患者在此区有触压和叩击痛。肾窦:肾门向肾内凹陷形成的腔称肾窦,内纳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等。肾柱:伸入肾锥体之间的皮质称肾柱。肾段: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区域的肾实质,称为肾段。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两个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称膀胱三角。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是结核和肿瘤好发区。精索:是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圆索状结构,内含输精管、睾丸血管、神经、淋巴管、鞘韧带等。睾丸鞘膜腔:睾丸鞘膜分脏、壁两层,二者之间的腔隙称为鞘膜腔。阴道穹:阴道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二者间的环形凹陷称为阴道穹。阴道穹分前部、后部和两侧部,以阴道穹后部最深,紧邻直肠子宫陷凹,其间仅隔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卵巢悬韧带:腹膜形成的皱襞,自小骨盆侧缘向内下至卵巢上端,是寻找卵巢血管的标志,也称为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由连于卵巢下端和子宫角之间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表面盖以腹膜,形成皱襞。直肠子宫陷凹:在女性盆腔内,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返折所形成的腹膜陷凹叫直肠子宫陷凹,又称为Douglas腔。直肠子宫陷凹为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部位。会阴浅筋膜:尿生殖区浅筋膜的深层呈膜状,称会阴浅筋膜,又称Colles筋膜,向上与腹壁浅筋膜的膜性层相延续,向后附于尿生殖膈后缘,向下与阴茎肉膜和阴茎浅筋膜相延续,向两侧附于耻骨下支和坐骨支。盆膈:由盆膈上、下筋膜和其间的肛提肌、尾骨肌等共同构成,中央有直肠穿过。盆膈有承托盆腔脏器的作用。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和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和尿道膜部括约肌共同组成。男性有尿道穿过,女性有尿道、阴道穿过。乳房悬韧带:又称Cooper韧带,是连于胸筋膜与皮肤之间的纤维束,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乳腺癌侵及此韧带时,临床上出现橘皮样变。腹膜: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呈半透明状。腹膜可分为壁、脏腹膜。腹膜腔: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腹膜腔。腔内仅有少量浆液。男性腹膜腔为一封闭的腔隙,女性腹膜腔则借输卵管腹腔口与外界相通。肠系膜根: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的部分称为肠系膜根。起自第2腰椎左侧,斜向后下跨过脊柱及其前方结构,止于右骶髂关节前方。1.肾外形、位置以及额状切面上的结构;(试述肾的位置、形态结构及肾门的体表投影)形态:形似蚕豆的实质性器官,分内、外侧缘,前、后面,上、下端。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肾门向实质内延为肾窦。位置: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隙内。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3腰椎间盘之间,第12肋跨过其中部。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第12肋跨过其上部。肾门约平第1腰椎平面,或第9肋软骨前端距正中线5cm处。肾剖面(冠状面)的结构:肾皮质:肾皮质位于肾实质的浅层。伸入肾锥体间的皮质称为肾柱。肾髓质:肾髓质位于肾实质深部,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每一肾锥体底朝向皮质,尖端朝向肾窦。尖称为肾乳头,其上有乳头孔。肾乳头由肾小盏包绕,肾小盏合成肾大盏,肾大盏再合成一个肾盂。肾门体表投影:在竖脊肌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即肾区。2.试述肾被膜的层次和特点;(肾的固定装置+肾周围脏器与出入肾门的血管)①纤维囊: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构成,坚韧而致密,包裹肾实质表面,与肾皮质表面的肌织膜连接疏松而易于剥离。②脂肪囊:位于纤维囊的外周,在肾边缘部较丰富,并延入肾窦,是肾囊封闭的部位。③肾筋膜:位于脂肪囊的外面,它出发结缔组织小梁,穿脂肪囊与纤维囊相连。肾筋膜分为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两层下部相互分离,并与腹膜下组织和髂筋膜移行。3.输尿管的行程、分段、狭窄处与意义。输尿管起于肾盂,止于膀胱,位于腹膜后隙。输尿管沿腰大肌前面下行,在小骨盆入口处越过髂血管(左侧越髂总动脉末端前方,右侧越髂外总动脉起始部前方)入骨盆,沿盆侧壁向后下行,再转向前内侧达膀胱底,斜穿膀胱壁,经输尿管口开口于膀胱。女性输尿管在子宫颈两侧约2.5cm处,有子宫动脉越过其前方。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分3部:腹部,起始处与越过髂血管处之间;盆部,位于髂血管处与穿膀胱壁之前;壁内部,位于膀胱壁内的一段。有三个狭窄:上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移行处;中狭窄,位于输尿管跨髂血管处(骨盆上口);下狭窄,位于输尿管壁内部。三处狭窄易发结石嵌顿、炎症。4.膀胱的形态、位置与固定装置。空虚膀胱呈三棱锥体形。膀胱分4部:膀胱尖,朝前上方;膀胱体,尖与底之间的大部分;膀胱底,呈三角形,朝后下方;膀胱颈,是膀胱的最下部,与前列腺底(男)或与盆膈(女)相接。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空虚时膀胱尖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膀胱前方邻耻骨联合;后方在男性有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女性有子宫和阴道。固定装置有脐正中韧带、脐外侧韧带、耻骨前列腺韧带(男)/耻骨膀胱韧带(女)。5.简述男性尿道的起止、分布,狭窄,扩大和弯曲;男性尿道全长分三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三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三个膨大(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舟状窝)、二个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6.简述输精管的起止、行程、分部及男性绝育术的常用部位。输精管起于附睾管,末端变细与精囊排泄管合成射精管。全长分①睾丸部:位于睾丸后缘和上端,最短。②精索部:介于睾丸上端与腹股沟管皮下环之间,此段位置表浅,为输精管结扎的最佳部位。③腹股沟部:位于腹股沟管内。④盆部:为出腹环后,沿盆壁行向后下经输尿管末端前方至膀胱底后面膨大成输精管壶腹。该部最长。男性绝育术常结扎精索部。7.简述前列腺的形态、分叶、位置及紧邻。前列腺为单个质器官,呈前后稍扁的栗子形。分前、中、后和两个侧叶。前列腺位于膀胱和尿生殖膈之间,前列腺底与膀胱颈、精索腺和输精管壶腹相邻。前列腺的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为直肠壶腹。8.子宫的形态位置分部和固定装置及各自用途;子宫位于骨盆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呈轻度前倾前屈位。其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正常子宫呈前后稍扁的倒梨形,可分为底、体、颈3部。子宫颈又可分子宫颈阴道上部和子宫颈阴道部。子宫内的腔隙分上部的子宫腔和下部子宫颈管。子宫的固定装置为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和骶子宫韧带。盆膈和盆腔脏器也有支持固定作用。9.输卵管的开口、分部及各部特点和临床意义;输卵管是输送卵子的肌性管道,连于子宫底的两侧。其内侧端以输卵管子宫口与子宫腔相通,外侧端以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并与卵巢相邻。输卵管由内向外可分4部:①输卵管子宫部为子宫壁内的一段,以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②输卵管峡短而狭窄,是输卵管结扎术的常选部位。③输卵管壶腹粗而长,占输卵管全长的2/3。卵子通常在此部受精。④输卵管漏斗为输卵管末端膨大的部分,呈漏斗状,漏斗末端中央有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口周围有许多指状突起,称为输卵管伞。10.肛区和尿生殖区的肌肉各有哪些?肛区的肌肉有肛提肌、尾骨肌和肛门外括约肌;尿生殖区的肌肉分浅层肌和深层肌。浅层肌包括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深层肌包括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11.胃的固定装置;肝的固定装置;肝胃韧带、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胃膈韧带与周围毗邻的脏器;“十字形”上吊,小网膜与胃相连,下方被其它器官托起。12.试述网膜囊的位置及境界。网膜囊是小网膜和胃后壁与腹后壁的腹膜之间的一个扁窄间隙,为腹膜腔的一部分。其前壁为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后壁为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在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壁为肝尾叶和膈下方的腹膜;下壁为大网膜前、后层的愈着处;左侧为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右侧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组织学与胚胎学致密斑: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血管极侧的管壁上皮细胞增高变窄而成的椭圆形斑。肾单位:是肾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按照肾小体的分布位置,可将肾单位分为浅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前者位于皮质浅层和中层,在尿液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后者位于皮质深层,对尿液浓缩具有重要作用。滤过屏障:是位于肾血管球毛细血管腔与肾小囊腔之间的结构,又称滤过膜,由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3部分组成。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时,大量的水和小分子物质在较高的毛细血管血压作用下,可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正常时,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是不能透过此膜的。血睾屏障:血-睾屏障是指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的结构,包括间质中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侧突之间的紧密连接,其中紧密连接最重要。该屏障一方面可阻止某些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生精上皮,确保生精细胞有一个稳定发育的微环境,另一方面还能防止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到生精小管外,以免发生自体免疫应答。月经周期:自青春期开始,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即28d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为月经周期。一个月经周期分为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经期。1.试比较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的位置及光镜结构异同;位置、管壁、管腔、上皮类型、细胞分界、细胞质、细胞核、刷状缘、基底纵纹。近曲小管分布在皮质迷路和肾柱内;管壁较厚,是肾小管最长最粗的一段;管腔较小且不规则;其上皮呈低柱状或锥体形,体积较大;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强嗜酸性;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近基底部,间距不规则;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基部有纵纹。远曲小管分布在皮质迷路和肾柱内;管壁较薄;管腔较大而规则;管壁上皮呈立方形,胞质弱嗜酸性;细胞分界较清楚;胞质弱嗜酸性;游离面无刷状缘;基底纵纹明显。2.精子的产生和排出途径;生精小管(精曲小管)→直精小管→睾丸网→附睾管→输精管→射精管→尿道。3.精子的发生过程;精子发生的主要变化过程分述如下。从青春期开始,在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精子发生开始,即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它包括三个时期。(1)精原细胞增殖期:A型精原细胞是最幼稚的生殖细胞,青春期开始后,该细胞不断分裂增殖,一部分子细胞成为干细胞;另一部分子细胞经历B型精原细胞增殖,分化为初级精母细胞。(2)精母细胞成熟分裂期:初级精母细胞经过DNA复制后(4nDNA),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不进行DNA复制,迅速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产生两个精子细胞,核型为23,X或23,Y(1nDNA)。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仅见于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经过两次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3)精子形成时期:精子细胞由圆形逐渐分化转变成为蝌蚪形精子的过程,称精子形成。此过程的主要变化是核变得极度浓缩,形成精子头部;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顶体,覆盖于核的头端;中心体移向细胞核顶体的对侧,其中一个中心粒形成有9+2排列的微管,称轴丝;线粒体集聚在轴丝外周形成线粒体鞘;多余的细胞质被遗弃;胞质桥断裂,精子游离于生精小管内。4.简述次级卵泡的形态结构;初级卵母细胞体积更大;有透明带与放射冠;卵泡细胞有多层,有卵泡出现、出现卵丘,颗粒层构成卵泡壁;有基膜;卵泡膜渐厚,分内外两层,有膜细胞的形成。生理学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原尿)量。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其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肾糖阈:是指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管球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球小管对滤液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的现象,称为球管平衡。管球反馈:肾小管内液体量变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的现象。血浆清除率:两肾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1.肾脏的生理功能;肾脏具有排泄功能,排出体内代谢产物、药物和毒物;调节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维持血压;内分泌功能,产生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1,25-(OH)2VD3和前列腺素,并灭活甲状旁腺激素和胃泌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