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新闻传播研究参考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法制新闻传播研究”阅读书目(文章)与讨论提纲一、党报理论形成与发展专题(一)讨论题1、党报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党报理论的内容是什么?3、新闻与宣传异同比较4、如何发展丰富党报理论?(二)参考文献1、刘小莉、邹华斌:《解放日报》与抗战时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2、赵勋:延安时期党报理论形成轨迹与新时期党报理论创新思考3、李薇、佘湘: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演进与变迁4、张昆:毛泽东党报理论述要5、刘建明:党报的理论体系及其建构者6、赵淑兰:报影响力及其市场因素的理论分析7、鲍俊佩:新时期党报理论宣传改革探索8、西伯特等:传媒的四种理论之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陈力丹自选集二、党报理论面临挑战专题(一)讨论题1、网络时代,党报理论面临哪些挑战?2、党报理论与市场化发展之间的矛盾与统一3、舆论引导与为受众服务的关系是怎样的?4、党报理论与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二)参考文献1、吴华清、郑旭辉:三次党报改革与新闻话语变迁2、丁柏铨:春风拂大地兰芷芬芳长——党报改革十年回眸3、林明娟:党报改革的“变”与“不变”——比较分析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三次重要改版4、朱春阳: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报——以新时期30年党报改革实践为对象的考察5、郑保卫等:新媒体条件下党报的问题及改革对策6、刘惊海:新闻立报:新形势下党报改革路径探析7、张晋升:党报如何走市场之路——以《南方日报》的改革实践为例8、丁柏铨:改革开放30年党报的新闻业务改革三、传媒业面临的挑战专题(一)讨论题1、传统传媒业面临哪些挑战?2、传媒业媒介经营面临哪些挑战?3、传媒业新闻业务面临哪些挑战?4、纸质媒体会不会消失?:(二)参考文献1、童兵:从信息提供者到问题求解者2、宋建武:论我国媒体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3、张彦华:大数据时代国内传媒产业的挑战与机遇4、任义忠:从过度竞争到战略联合5、李向阳:试论传媒转型的陷阱6、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7、王晴川: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8、王亚红:报业的数字化困境、应对及启示9、胡泳:报纸的未来10、范以锦等:纸媒依然有生存价值和空间四、新媒体(网络传播)研究专题(一)讨论题1、微博传播特点?2、微信传播特点?3、新媒体传播观念有哪些创新?4、新媒体从哪些方面挑战传统媒体?(二)参考文献1、方兴东:中国互联网20年:三次浪潮和三大创新2、罗超:何为新媒体?3、陆小华:新媒体还将如何演变?4、王勇等: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5、高钢:互联网时代公共信息传播的理念转型6、唐逸如:新媒体转型变局7、徐凌波:新媒体传播中的自由观念及特征8、隋岩等:论群体传播时代的莅临9、彭兰:群虻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10、高宪春: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11、詹恂等: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五、媒介融合专题(一)讨论题1、媒介融合是内容融合还是渠道融合?2、媒介融合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3、会不会出现泛媒体?4、我国怎样推进媒介融合发展?5、分析澎湃新闻的融合之路经验和教训(二)参考文献1、崔保国:从上海报业合并看传媒的合纵连横2、杨晓凌:新闻业:正在消失的边界3、李弋:电视媒体进军新媒体的策略探讨4、李正国等: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5、朱松林:分化与整合: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创业组织模式6、郭全中:媒体转型中的七大理论问题探讨7、王立亚等:“媒介融合”与我国传媒的“特殊管理股制度”改革8、黄斌:功能转型:传统媒体的出路9、周笑:传统与新兴视频媒体的融合之路:共享型垄断10、尹连根等:“姿态性融合”:中国报业转型的实证研究11、张涛甫:新一轮传媒改革时代的开启12、韦聚彬:澎湃:传统媒体向内容商的转折13、刘鹏: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若干趋势14、朱春阳等: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15、林凌:论媒介融合发展立法模式16、林凌:论媒介融合发展路径17、林凌:重新认识网站新闻登载权的法律制度设计六、社会化媒体(一)讨论题1、网络是媒体还是网络社会?2、网络群体性事件定义、特征及如何治理?3、网络谣言产生根源、特点及如何治理?:(二)参考文献1、彭兰:从网络媒体到网络社会2、隋岩: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框架3、赵冬晶等:自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如何应对“塔西陀陷阱”4、夏倩芳等:“国家”的分化、控制网络与冲突性议题传播的机会结构5、董广安等:“双微”环境下移动网络公共领域的失范与对策6、殷琦:从“国家一元论”到多元治理框架的构建:中国传媒治理结构改革的路径、逻辑及其转型取向分析7、胡凌:网络传播中的秩序、谣言与治理8、许莹:网络群体传播中反向社会情绪的放大效应及其疏导9、林凌:网络立法模式探析10、林凌:网络媒体立法初探11、林凌:网络媒体法律监管模式反思及其构建12、林凌:网络媒体立法困境及其推进路径13、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北京大学出版社14、费雪:完美的群体,浙江人民出版社七、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1、陈力丹等: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提供与隐私安全2、杨琳等:我国隐私性新闻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3、倪琦珺:媒体监督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界限标准及其运用4、刘辉:隐私情感公开化:媒体与当事人的共谋5、吴飞等:大数据与遗忘权6、刘小霞等: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搜索与个人信息保护7、白净:香港法律如何平衡名誉权与新闻自由8、张振亮:大众媒介权、个人隐私权及其权力张力关系9、刘卫东:公开与保密:公共事件报道的法律平衡问题10、白净等:论英国诽谤法改革趋势八、言论自由与表达规制1、郭栋:社会角媒介言论表达的规制模式2、顾理平等:微博实名制: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3、邵成圆:新媒体环境下技术与规制的博弈4、顾理平:中国新闻法治的现实困境及推进思路5、胡颖:中国互联网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与保护6、陈小彪等:新闻监督的法治建构7、陈力丹等:论人民表达权的法治保障8、李良荣:论知情权与表达权9、高一飞:以违宪审查保障新闻自由10、林凌:论依法引导网络舆论11、陈堂发:批评性报道法律问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九、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1、向长艳:“媒治”现象的负面效应及其治理对策2、郭道晖:新闻媒体的公权力与社会权力3、林林:传媒与司法冲突的法文化反思4、何帆:美国如何限制法庭外言论5、吴如巧:传媒对司法程序的介入6、申楠等: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7、孙笑侠:司法的政治力学8、布莱斯等:批评官员的尺度十、媒体审判1、范以锦等:谁在审判?谁能审判?2、李兵等:“媒体审判”真伪辨3、纪莉等:论“媒介审判”在中国的跨文化旅行及其概念变异4、庹继光:“媒体审判”:防卫性权利的异化5、庹继光:中美司法规制传媒审判报道的比较分析6、陈堂发:新媒体涉私内容传播与隐私权理念审视7、张金玺:论美国诽谤法之类型化规则体系8、杨丹:受众表达权与媒介管制9、靖鸣:微博表达自由:言论、出版和新闻自由边界的消解与融合十一、舆论基本理论研究1、刘建明:舆论研究的建树与未来2、陈力丹:推敲舆论概念3、林凌:论网络的基本特征4、周葆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舆论研究:概念、议题和创新5、杨秀:浅析网络案件舆论的功能、意义及特征.孙笑侠.《公案的民意、主题与信息对称》,载《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庹继光.《公正审判权视阈下的传媒介入监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庹继光认为媒体对于司法的监督不是常态的,而是对于少数案件正义未能实现时的补救,这就是一种实质正义的立场。
.李清伟.《网络媒体与司法裁判》,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孙锐.《司法裁判考量社会舆论的正当性》,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慕明春.《李昌奎案件再审:舆论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标杆”》,《当代传播》,2012年第3期;
.《彭宇案的公平悖论》,载《财经》杂志2007年第19期,2007年09月17日。此外,还可参加《南京彭宇案判决引网民强烈质疑》一文中也提到了网民如何对案件事实认定表达不满,载《中国青年报》,时间:2007-09-24。
.孙锐.《司法裁判考量社会舆论的正当性》,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许霆案发回重审,舆论作用有多大?》,南方都市报社论,2008年1月18日;《专家称许霆案属特案特判》,载《信息时报》,
2008年04月01日。
6、李昌祖:舆论与舆情的关系辨析7、刘建明:“舆论场、宣传场与舆论机构“的种种悖论8、刘建明: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十二、舆论引导基本规律研究1、刘建明:新闻舆论的形成模式2、孔德明:多元传播格局中的舆论引导体系构建3、单学刚:网络舆情:自媒体的“蝴蝶效应”4、周笑:浅析舆论引导的现实前提与实践机制5、张立伟:主流新闻如何凝聚共识6、童兵等:互联网受众对网络舆情的需求起源7、张允:全媒体时代大众传播中的框架效应与舆论引导8、董子铭:宣传·说服·对话:舆论引导的路径叠进9、郑雯等:网络舆情不等于网络民意10、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11、林凌:移动网络舆论传播机制及引导策略十三、政府功能与舆论研究1、丁柏铨:新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研究论纲2、吕尚彬:我国政府与传媒的双向互动关系探析3、童兵:正确研判舆情是协商民主成功的基础4、夏倩芳:“国家”的分化、控制网络与冲突性议题传播的机会结构十四、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研究1、甄巍然等:群体性时间中舆论效能的转化与媒体干预2、汪建昌: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生成与政府决策3、汪积龙:环境新闻中媒体舆论规则的行程、消退与再生4、杜建华:风险传播视域下舆论安全及其治理5、李彪:网络时间传播空间结构及其特征研究6、李彪:大数据视域下社会舆情研究的新境界7、林凌:网络群体性事件事件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8、林凌:网络暴力舆论传播原因及法律治理9、林凌:“7·5”暴力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及引导策略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