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什么要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些问题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一、概述为了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应该界定什么是信息技术。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水平和整合的内容。1.对信息技术的两种不同认识对信息技术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概述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对信息机器及其应用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认为信息技术是对信息机器及其应用软件的操作技术。这种理解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学习信息机器、设备。例如,计算机和因特网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则主要是将计算机、因特网用于教学过程中。另一种是基于对信息的操作技术,认识信息技术是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处理、表现、创造、传递等各种操作技术的总称。按照这种理解,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机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则应该强调通过学生收集、分析、判断、处理、表现、创造、传递信息实现课程内容的探究学习。我们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应该持第二种理解,即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进行各种操作技术的总称。信息机器及其应用软件是用于对信息进行各种操作的工具。利用信息机器及其应用软件的目的是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处理、表现、创造和传递。2.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三种不同水平当前,计算机是一种最主要的信息机器。从发展的观点看,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与课程整合,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水平:(1)计算机是一种信息的提示设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通过表示学科内容的教学信息进行学习的。在这种应用水平上,计算机主要用于向学生提示教学信息。这是一种以知识内容的传授为主要目标的学习形态。(2)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学习的认知工具在这种应用水平上,计算机不只是用于呈现知识内容的提示设备,更是学生用于主动获取知识的认知工具。计算机用于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计算机是一种媒体机器信息是通过媒体进行传递的。在这种应用水平上,人们更注重信息的传递,更注重利用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人人对话。通过人机对话、人人对话,学生可实现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可实现协同学习。这样的应用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同能力为主要目标。目前,许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停留在利用计算机提示教学内容的应用水平上,也有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例,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一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同能力为主。显然,第一种应用水平是易于实现的,第二种、第三种应用水平是我们的努力方向。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层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层面:(1)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他的各门学科,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任何一门学科的现代化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为各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条件,同时,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还将形成许多新兴的学科分支,促进该学科的发展。教育学科是一个古老的学科,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可用于教育科学,可促进教育科学的研究。同时,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科学的整合,又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教育、教育信息科学等新兴学科,它大大地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2)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过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过程的整合是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之中,使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实现学科内容的有效学习。如前面所讨论的那样,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具有三种不同的应用水平。我们应特别关注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实现知识的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具体地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主要是:1.充实、完善、拓展、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为社会需求的多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可以充实、完善、拓展、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可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为培养相关学科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内容的整合,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学科内容,同时也丰富、拓宽了学科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为我国建设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应该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学校教学环境的信息化,这主要是学校的信息化的设施。教师、学生的信息化,主要通过教师、学生的信息教育实现。教学的信息化,这主要通过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完善予以实现。在这三个要素中,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是最重要的一项要素。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可通过在学校设置信息技术课来实现。不仅如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使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从内容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也是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补充。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中最基础的内容,许多内容在课程教学中不可能涉及。例如,前面讲到的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检测系统、数据的回归处理等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是不可能涉及的。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学生可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极大地充实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学习。3.完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学习,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信息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有利于这一信息过程的实现。应首先考虑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促进课程内容的学习,它是课程整合的首要目标,我们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能用于呈现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有关的学科内容,同时,通过整合,可帮助学生实现探究学习、发现学习,主动地建构知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促进学生间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实现小组协同学习。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十分强调任务驱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和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它是十分具体的,又是对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5.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1)教师的作用:知识的传授、对学习的指导――对学生学习的支援、帮助。(2)学生的学习:被动地接受式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3)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科知识的专业学习――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新人才,在教学中,与学科知识的专业学习相比较,我们更应重视知识综合应用的综合学习。综合学习是以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为基本目的的学习形态。自我生存能力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地确定课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主体判断、相互交流、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教育中,这种能力可通过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予以培养。在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基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综合性学习是当前综合学习的主要形式。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内容的要求、地域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重创新性,应注重整合的实际效果,不要把它定式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重整合的思想、整合的方法研究,不要将整合与某一种机器、某一种软件捆在一起。只有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具有活力,才能够产生实际效果。1.注重整合课程的学科特点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注重课程的学科特点,并基于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整合。例如:(1)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时,应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的观察,应理解数据的整理和应用的方法,应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检测、处理,实现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进行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2)数学是一门有关数、数量关系及其计算的学科。在整合时,应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资料、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加深对数量、图形、函数及其相关定理的理解,由此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判断、整理、处理的能力。(3)语文是有关语言与文字的基础学科。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能利用语言、文字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时,应基于一定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通过对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一定的信息表现形式,有效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2.注重整合过程的设计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理解为基本目标的,这种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学习形态。这种学习形态应注重学习过程的设计,即整合过程的设计。在整合过程的设计中,我们所关心的不只是什么时候使用计算机,什么时候使用网络,更关心的是用计算机干什么,用网络干什么,即关心利用计算机,利用网络如何去收集、分析、处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实现知识的探究、问题的解决。整合过程的设计实际是知识探究过程、问题解决过程的设计。3.综合学习的方法综合学习是以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形态,它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根据综合学习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综合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学习形态,其学习流程如下所示:将学生置于问题环境,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决定课题、制定计划――探究学习、解决问题――评价――课题再构成、再探究――总结、发表、交流、推广、应用。首先,将学生置于实际的环境中,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发现问题。根据问题,学生自主地决定应解决的课题,并基于所决定的课题,自主地研究制定解决该课题的计划。该计划应包括所研究课题的目标、方法、过程、人员、分工等。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究,进行课题解决,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在探究、评价的基础上,学生对课题及其解决有了一定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应对课题进行再认识、再探究。如此反复,最后对课题及其研究实现完全的解决。课题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发表、交流。一方面可对课题及其解决有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同时,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信息表现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的一个过程。课题解决后,应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使课题及其研究又返回到实践中。在整个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应让学生与实践紧紧地连接在一起。4.重视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指将学生置于问题的实际环境中,通过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发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这是一种面向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可广泛用于理工科的学习中,也可应用于文科的学习中。基于案例的学习、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都可以认为是文科教学中的一种体验学习。为了实现体验学习,需要寻求一种用于体验学习的实际环境。学校教育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有时很难建构这种现实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信息技术来建构一种虚拟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体验学习。体验学习过程的设计,应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也可参考综合学习的学习流程进行设计。在各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有人十分强调上网,好像上网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途径,上网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们往往忽视了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