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泛华集团介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区域能源产业泛华集团副总裁全国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区域能源产业联盟轮值理事长主讲人:周青—2—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低碳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指标之一区域能源是实现低碳的关键路径区域能源经典案例分享—3—•中国政府承诺2020年碳强度降低40—45%正在坚决落实•气候变化要求控制地表温升不超过2℃已成共识。承诺兑现•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促进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三个一亿•人口老龄化和就业问题•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节能低碳的实施和路径发展受限城镇化面临着: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带了得严重问题:一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二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三是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四是“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五是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4—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十大关系城镇化与推进机制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城镇化与产业化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城镇化与规划城镇化与营销推广城镇化与投融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处理好十个关系核心是产城融合1—5—“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模式”创新点:以城市聚集力打造为着眼点,研究如何通过区域要素资源的快速积聚带动城市竞争力提升,实现城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打破城市规划的条块分割,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下,研究如何通过系统规划集成,形成能够指导城市发展的经济作战地图;运用开发性金融理念,以结构化金融设计来完善城市投融资体系,实现城市发展的金融破题;低碳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模式创新点—6—城市聚集效应资源要素聚集制度保障及激励规划引导及金融支撑聚集、辐射、综合服务产业城市竞争力比较优势差异性竞争热土现象洼地效应后发优势竞争力=资源×资源配置能力城市发展是一个巨系统,政府需要树立具有系统功能导向型的建设发展观,通过制度安排和规划引导控制,针对城市的资源禀赋和城市的竞争力目标,形成和谐的“投入——产出”模式。城市经济体聚集发展模型—7—文化与软实力制度机制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城市空间产业体系城市资源禀赋集聚并不断优化升级;城市资源、资产和资本的辩证关系;产业集群形成以及城市供需结构的平衡关系;城市人口的集聚与城市消费能级的关系;城镇化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创新和制度保障;城市技术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关系;区域协同与城市间竞合的关系;城市产品(服务)市场及要素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区域内金融的集中以及金融与产业之间的共生、优化。城市发展聚集理论模型—8——8—城市聚集力以资源聚集为基点,以产业聚集为核心,以人口聚集为支撑,以金融聚集为加速器,从而形成城市的空间聚集;片面房地产化产生的空间聚集力造成城镇化的不可持续;片面工业化产生的产业聚集力造成工业化的不可持续;城市聚集力包含了资源、产业、人口和空间的多层次聚合递进效应;城市聚集力的形成也是金融聚集力逐步发育、成长、成熟的深化过程。城市聚集力模型资源聚集力产业聚集力人口聚集力空间聚集力金融聚集力城市聚集力文化聚集力—9—系统规划思维重大项目规划招商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战略规划招商规划政策招商追求短期效益环境招商追求综合效益规划招商追求长远效益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战略规划投融资规划投融资规划重大项目规划能源规划智慧规划—10—经营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重大项目规划投融资规划智慧能源规划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决策管控实施规划功能层次分解—11—开发性金融市场信用政府信用城市资源顶层设计战略产业规划投融资规划总规及控规项目设计城市设计城市投融资体系完善项目产品:地产类产业类基础设施开发建设运营商业性金融价值实现开发性金融导入体系专项规划—12—产业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随着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的逐渐导入,首先对产业人才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伴随着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城市对产业和人才的保障作用日益明显,形成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产业导入城市功能人口聚集城市经济发展依托城市资源禀赋进行产业整合升级降低污染,区域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改善,宜居性增强产业人口聚集消费需求带动房地产市场生活配套完善区域商业升级激发商务市场和高端服务业产城融合—13—低碳产业文化创意健康服务旅游休闲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物流商贸总部经济信息技术智慧产业低碳新城低碳技术区域能源共同管沟生态安全绿色建筑绿色照明低温热源垃圾回用能源管理智慧产业低碳新城产业技术支撑信息技术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能源智慧金融智慧环境智慧建筑智慧教育—14—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低碳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指标之一区域能源是实现低碳的关键路径区域能源经典案例分享—15—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模式智慧城市体系低碳产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运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打造城市聚集力与自然和谐共生—16—智慧低碳示范城主体构成•提供行业化、本地化的内容信息•提供定制化业务•提供完整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政府行业咨询和规划能力•提供项目建设方案及技术支持•拥有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提供本地定制和服务的团队•项目投资、承建、运维,进而转售或租赁给政府使用•提供基础通信,宽带网络•把握城市信息化整体需求•政府各部门协同运作,业务流程理解深刻•直接面向受众群众•提升政府执政形象•提高企业办公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最终用户政府解决方案提供商内容及业务提供商智慧城市运营商—17—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慧旅游智慧环境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大厦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购物虚拟娱乐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管理智慧银行智慧物流智慧医院区域医疗移动医疗公共卫生医疗物联网智慧能源区域能源能源管理市政路灯管理建筑能耗管理能源计量在线检测远程教育平安校园智能书包智慧图书馆车联网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信息服务智能公交智慧城市顶层规划—18—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泛华认为智慧城市是促进低碳发展的系统化、信息化方案,并与中国移动、银江股份、神州数码、中智交通等战略伙伴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全景图智慧低碳示范城技术支撑—19—世界PM2.5排放严重地区分布图(OECD国家环境已经获得改善)世界PM2.5环境现状—20—中国不同时期大气PM2.5污染情况我国PM2.5环境历程—21—当雾霾成为常态化!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雾霾的显著特点是区域性。表面是环境容量超限,实则为满足区域产业和城市功能的能源需求的过渡和不合理消费,并伴随着高能耗和低能效的能源使用方式……实现低排放必要实施高能效,也就是区域能源的广泛应用。即用最少能源做更多的事。我国目前环境现状—22—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低碳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指标之一区域能源是实现低碳的关键路径区域能源经典案例分享—23—区域能源网端控源智慧能源用更少的能源做更多的事情城市主体低碳城市产业低碳城市能源禀赋梳理能源需求该城市范围内的为满足产业或主体用能需求而进行的能源生产、输配、使用、控制等环节的系统全面整合。智慧能源智慧能源与区域能源—24—煤炭石油蒸汽余热电力天然气高效、绿色能源应用区域网(污)水空气太阳能风能海河大地区域能源梯级利用系统集成多能互补品位对应温度对口负能正用I、节制用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效II、一次能源构成向低碳转型1)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最终)2)煤的洁净、CCS利用3)高效利用天然气三者博弈分布式能源区域能源特点及优势—25—能源与碳排放现状分品种能源消费煤炭:13.6亿吨(2000),36亿吨(2012)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60%,约6.5亿吨天然气:240亿方(2000),1460亿方(2012)电力:每年新增电力装机约1亿KW,全社会用电量超过5万亿度能源消费增长对比—26—19%4%68%1%7%0%0%1%0%2010中国能源结构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电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14%8%63%3%7%0%1%2%2%2020年中国能源结构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电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15%13%49%5%8%2%1%4%3%2030中国能源结构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电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风电其他可再生能源中国2030年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比例快速提升)我国近三十年的能源结构19468170.20.314868370.21151349582143—27—项目201020112012201320142015目标2020低目标2020高目标2020中目标天然气供应能力117215701772199523453159454375706411天然气消费量126213051463167619302450400060005000国内天然气产量111512371322146916902181283647964036常规天然气(含致密气)94910271072117712811385150020002000煤制天然气0000301805001000800煤层气1520.1325.2529.2639160100160100矿井瓦斯抽采量61.7269.6385.4100.3108.87155160250200页岩气000215653001000600深海天然气3636363636生物质天然气90120140160180200240350300国外天然气进口量147333449526655978170727742375其中进口LNG99165214244281568657844725进口管道天然气48168235282374410135019301650“十三五”中国天然气发展目标我国天然气发展目标—28—梯级利用后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碳排放及污染物分析:SO2和固体废弃物基本为0,CO2减少60%,NOX减少80%,占地面积和耗水量减少60。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煤:38.5%天然气:70~80%拟建在建煤制气项目将达2600亿方LNG进口量763亿方部分生物质天然气来源2097亿方进口天然气量(2007亿立方)常规天然气资源(2000亿立方(十三五))页岩气(15亿立方(2014)400~600亿立方(2020))1/5我国天然气气源构成—29—104th国际区域能源年会国际区域能源协会是1908年成立的,它致力于促进它的会员在提供可靠的、经济的、高效率的、对环境有利的、正确的区域能源方案方面,成为行业领先者。通过区域供冷、供热与热电联产的先进技术,促进能源效率和环境质量的提高。2013年9月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第104届年会。2014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105届年会。105th国际区域能源年会国际区域能源的发展—30—全国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唯一的区域能源专业机构,致力于推动和引领国内区域能源行业的发展,用专业和智慧践行节能减排高效低碳;探求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软实力(能源保障和供应)的系统解决方案。在南京、广州、上海、牡丹江和武汉成功举办五届大型全国区域能源年会,为本行业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