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第一节(一)社会研究: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二)社会研究的特征:1目的性2经验性3理论性4社会性(三)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1社会研究的主体2社会研究的对象3社会研究的内容4社会研究的方法社会研究的主体有: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5社会研究者个人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集合概念社会研究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组织、社区、国家、社会等概念都是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分为五种:1现状调查2态度调查3因果分析4预测分析5对策研究第二节(一)社会研究的目的:1探索未知的事物2验证不确定的知识3扩展已有的知识(二)社会研究的意义:1社会研究的理论性意义2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三)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第三节(一)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保证社会研究的客观性2、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社会研究活动的效率。(二)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1、经验性2、理论性3、规范性4、多样性(三)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体系:21、社会研究的方法论2、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3、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社会研究中的研究方式,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第四节(一)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1、确定研究题目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收集资料阶段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5、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第一节1、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2、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3、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4、从研究方法上看,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5、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一)理论研究关注点:在于探索现象之是的因果关系和增加对社会现象内在规律的认识。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不同:(简答)1、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其理论抽象的层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2、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二)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应用性研究的主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第二节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一)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探索性研究通常包括三个部分:1、实地考察;2、请教专家;3、查阅资料。(二)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包括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描述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1、描述研究要反映总体状况的一般特征;2、描述研究也要对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的概括。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三)解释性研究:是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和研究。第三节(一)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普查的主要特点:1、结论确定2、资料精确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3、调查项目少4、工作量大。(二)抽样调查: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论总体情况。抽样调查的特点:1、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32、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3、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从而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一般来说,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人口普查都属于横向研究。(三)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少数个体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个案调查的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个案调查的特点:1、调查的深入性2、由于调查对象比较少,因此,个案调查一般比较节省人力和经费。3、个案调查一般不需要动员众多的调查员,而只需要由研究者或少数经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因此调查的质量往往更高。4、在个案调查中,由于需要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各种情况,其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往往有较长时间的深入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调查者的主观态度及其语言和行为会对被调查者产生很大的影响。5、由于个案调查的调查对象很少,并且一般都没有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因此不能按照统计学的原理来将其调查结果推论到总体。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第四节(一)定性研究:是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并采用分类、比较、归纳、矛盾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对该社会现象的总体有较深入认识的一种研究类型。定性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实地研究。(二)定量研究是运用基于统计原理和概率论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社会研究中的统计调查和实验研究属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1、定性研究侧重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而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2、从方法论上说,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属于实证主义范式,其研究方法更接近自然科学。3、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而定量研究则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4、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灵活性、特殊性,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个人生活史是定性研究中主要的资料收集技术;定量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抽样调查、内容分析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式,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等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第五节(一)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是指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二)纵向研究:指的是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分别对某种或某些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收集该社会现象在当时的资料,将这些资料结合起来分析,以描述某种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纵向研究三种不同的类型:1、趋势研究42、同期群研究(队列研究)3、同组研究(追踪研究)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第一节(一)选题:是指社会研究者根据客观需要和自身的研究兴趣及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研究题目: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或解决的问题。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1、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2、要确定研究的角度;3、要确定题目的层次4、要确定研究的目标。(二)选题的标准:是指研究者评价和选择研究题目时所采用的一般标准,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标准。选题的客观标准有:重要性、新颖性、可行性。选题客观标准中“新颖性”原则体现在:1、研究领域的新颖性2、研究视觉的新颖性上3、研究内容的新颖性4、研究方法的新颖性选题客观标准中“可行性”原则:1、研究人员的可行性2、研究方法的可行性3、组织体系的可行性4、物质条件的可行性5、社会可行性(三)社会研究的选题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选题方式分为三类;1、研究者选题2、实际工作部门定题3、学术界选题研究者选题又分为:1纯自主选题2申报研究课题实际工作部门定题分为:1上级定题2委托研究课题(四)选题过程包括: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选择研究题目,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以及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等。第二节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研究设计最主要的内容:1、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2、确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3、确定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目的:1、确定研究目的的层次。2、在对研究目的层次做出了明确定位以后,研究者还需要对研究项目的具体目的做出分析和陈述。社会研究的目的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研究性质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二)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分为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产品等不同的层次。研究方法的设计包括:1、确定研究方式52、选择资料收集方案3设计资料分析的方案确定研究方式有四种: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3文献研究4实地研究第四章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第一节(一)社会理论:是通过抽象概括而对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做出的反映。(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社会理论有三个特点;1、社会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2、社会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3、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社会研究课题有两个方面的来源;1、来自社会实践;2、来自理论的发展。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1、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2、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3、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4、社会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二)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有:1、概念2、变量3、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1、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操作性定义:是指用一组实际操作来说明概念的实际含义和使用方式。概念不仅有质的含义,也有量的含义。2、变量:是指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是其概率性特点,即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具有必然性;2、是社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有程度和方向之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还可以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理论的基本形态是理论命题、理论模型。社会理论目的:一、是要描述各种社会现象存在和表现的程度;(描述性理论)二、是要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之间以及多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解释性研究)三、是要在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对未来和未知的领域做出预测。(预测性理论)根据各种命题所表述的理论类型的不同,分为:1、简单描述性命题2、比较性命题3、解释性命题4、预测性命题。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理论模型常用的表述方式有:1变量结构图示法2坐标图示法63公式法1、变量结构图示法的优点有:1它可以包含许多变量2能够较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变量结构图示法的缺点:它难以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2、坐标图示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够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公式法是:用数学公式的方式来表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理论模型。公式法的基本形式是Y=f(x)公式法的优点:它可以较精确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精确的定量分析。公式法的缺点:往往只能包含少量的变量。社会理论可以分为:1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社会理论)2微观社会理论3中观社会理论第二节(一)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认识论原则。包括五种原则:1、经验归纳原则2、演绎推理原则3、假设—检验原则4、统计性原则5、抽样—推论原则根据现代统计学的研究,被调查的个体(样本)的情况与总体情况相一致的概率程度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总体的同质性程度;2、抽样的随机性程度;3、样本量。(二)理论建构是指研究者根据经验观察和经验概括而建构理论假设的过程。(三)理论检验一般分为两个步骤;1、进行命题推演;2、对理论假设命题进行经验检验。命题推演包括两种类型;1、命题的逻辑推演;2、命题的操作化推演。经验检验是指研究者按照理论假设中的内容去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以确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