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营养脱节和车轮虫,是泥鳅寸片暴死的原因,寸片死的时候很瘦。在你培养轮虫的时候,同样也培养了车轮虫,当你的鱼苗吃完了能吃的轮虫,剩下来的不能吃的形成了强势种群,如遇阴雨天,显现暴发性发生,这是鱼苗出现白头白嘴的原因之一,当你用显微镜观察时,会发现很多的车轮虫,以小型的笑笑车轮虫为主。连绵低温和阴雨,不但会发生车轮虫暴发,还有可能出现真菌病,及时人工补充营养,是较为好的办法。“泥鳅‘寸片死’不是发生在鳅苗体长3厘米左右,而是发生在体长1厘米左右,此时鳅苗体色已从黄色转为黑色,正处于由黑色转为黄色。鳅苗一旦从黑色转为黄色,繁育基本上成功了。”“鳅苗‘寸片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转食不成功,卵黄快耗尽时,水体中的轮虫跟不上。”专家创造了一种新型鳅苗培育法——网移育苗法,即在不同的时间,将育苗网箱移植到轮虫密集的水域,保证鳅苗有足够的生物饵料,顺利完成营养转型。总结其成功经验时,着重强调了育鳅苗先育水这一法宝。他购买了显微镜、水质测试盒,时刻监控池塘水质,适时泼洒微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剂量育虫育水,为鳅苗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有没有谁遇到过泥鳅苗的寸片死啊?我所遇到的搞泥鳅繁殖的都没遇到过寸片死的情况,可能是他们用的是土池育苗的方式吧,但据说如果用水泥池的话,鳅苗长到2厘米就必须卖掉否则就会出现寸片死的情况,但我却没真正遇到过,我也查过很多关于泥鳅寸片死的资料,能总结出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从泥鳅苗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这阶段泥鳅苗内鳃形成而肠呼吸功能尚未形成,而且泥鳅在这阶段的前肠与后肠的比例为1:1.5,而其他时期都为1:2,这阶段肠道发育变化剧烈,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可能导致泥鳅苗的寸片死,2、由于水泥池育苗时,由于密度较大,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育,池底积累大量粪便,如果底部饵料清理得不好,则很容易导致底质恶化,泥鳅苗由于是底栖的习性,鱼鳔不发达,所以只能长期生活于池底,而池底条件恶化,再加上鳅苗这阶段生理变化剧烈对环境要求较高,从而引起鳅苗大量死亡,如果再加上一点缺氧,则更加严重。3、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泥鳅在这阶段便开始钻泥,如果没泥,则会大量死亡,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主要是因为鳅苗可能与泥中某些微生物有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或者能从泥土中通过皮肤吸收某种微量元素,但事实却不太支撑则一点,因为我七月份繁殖的一批苗,我把一万尾苗放到一口十平米的水泥池中(无泥)没喂任何东西,但还是成活了一两千条(我本来以为会全死万的,因为没肥水,没喂东西),而且现在泥鳅的无土养殖也已经成功,所以从这些事实来看,和泥土无关。具体什么原因,我由于没遇到确切的案例,所以没有确定的原因,希望各位看到这篇帖子的出现过寸片死而找不到原因的可以与我联系,我是水产专业的,研究这个很久了,希望能一起来分析分析原因,苗期有三种常见病气泡病。白霉和白尾病性质相同。车轮虫定期用药是关键败血症也是导致死亡的很大原因之一,以前的时候我不知道,前年碰到一个搞水产30多年的老师傅才知道的,败血症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跟不上,那个老师傅的泥鳅水花育片在国内不管规模还是技术是我见过的最好之一!!!再者杀菌消毒我建议用硫醚沙星,效果好安全性高!!!育片首先技术然后规模,不然完全供给不了市场的!!!!败血病的问题,我在跟大榕树交流时他的也出现了,刚开始我还不相信,认为育苗一般不太容易患这病,但今天看到朋友你也有这方面的见解才开始相信了,用硫醚沙星是个不错的选择,对皮肤的渗透力强,比较适合泥鳅小苗。好好讨论一下出现败血病的原因吧,因为相同育苗条件其他鱼类却不常出现此病,唯独出现在泥鳅身上,肯定有其原因,而且肯定不只是饲料营养问题我的苗孵出来第六天大面积死亡是啷个回事也?小王?看情况,主要看水质,你用手绞一下水闻闻味。详情回复发表于2012-5-306:33月4日-两池。其中一池昨晚死亡10%,另池正常。主要分析:在23点时观察苗在池水全中游动(正常应呆周围与池...这么快水就坏了呀可以用改底霸王或EM灌底试试天天换箱没用,密度太大天气不好没来急转池全完,用芽饱杆菌的,明显有变化,但担心溶解氧。我的现在出来17天了,还比较正常,但昨天发现水有点坏,我今天把它转到田里去了。不知道到时候会怎么样我是新来的,我的苗开口5天,刚准备下塘,发现大量死亡,却不知道原因,开口5天来,每天换三分之一的水,溶氧量也正常,池底确实看见像条虫一样,越2厘米的垃圾体,原来密度相对高,死亡原因是高密度还是水质问题?我是新手,才开始用一个月,5月3日开始引进种鳅的,请大家帮帮我。水质与密度我的苗这段时间肥水下塘中午太阳晒着气泡病很严重求解决!!用遮阳网降温,用盐缓解病情,换入清水二、三分之一。我9平方的网箱,一个得多少苗合适?1W,隔几天要分级一次。折大师,可否告之你用的显微镜的型号,是否具有拍照功能640倍的显微镜加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效果,显微镜配电子目镜也能达到此效果。楼主,问个问题,褶皱臂尾轮虫是在咸水和半咸水才能生存繁殖吧,你是在水花培育池培育轮虫的么?淡水么?...大池淡水粗养轮虫,堆肥就搞定,简单你好,大师,现在水温南方也没到20度,我湖南的,前段时间孵化了一次,全白了,可以温度低,坏死了,也可能是水质差,等等了,我想请教一下大师,现在这个温度要怎么处理好一些,我用是用盆子孵化,还有,感谢能分享你的经验一、泥鳅育苗池处理和水花饲喂育苗池塘要求面积400平方米以下,水抽干后晒塘,待白皮以后加水,水深度30-40cm,不用任何化学药物消毒,水要用60-80目网过滤,不培水肥水即可以作为孵化用水,育苗池塘处理前期处理一般以太阳晒为好,清水下苗,不培水,不下药。下苗2个小时后就可用洒秋兴牌泥鳅缓释开口饲料,用量见说明书,最后几天可以加混入准备饲喂的泥鳅饲料过渡。水深度30-35cm,以后慢慢加深。当泥鳅鳅苗到1.6-2cm时用“纤灭”连续泼撒2天,每天一次,第一天用量减半。育苗口诀:水源要好,清水下苗,苗后给料,水位三十,逐渐加高,土池育苗,全程切记,禁化学药。育苗池不要用任何药物消毒,池塘消毒后的药物残留一样对水花有刺激。用天然太阳光曝晒是最好的办法,育苗池最好用土池,也可以用砖墙泥底的形式。起苗时,可以用拉网,也可以把育苗池设计成自动收苗的模式。泥鳅苗在3cm左右(所谓的鱼苗“寸片”)器官已经发育成熟,正在体现泥鳅进泥的习性,不管什么育苗池起苗尽量在泥鳅苗未体现进泥习性前收苗。起苗前泼洒一次“霉平”加“水霉净”,这是为了收获的泥鳅寸片无病、无虫、无伤。二、泥鳅水花到寸片的生物学变化在泥鳅小苗的口裂、呼吸器官和活动能力发育到能吃轮虫之前,轮虫对小苗就是害虫,是不能和大量轮虫共存的。在能吃轮虫的时候,还要能够满足它的要求,这个时间上的衔接很重要。水花要在6天以后才能吃轮虫,四大家鱼是3-4天。卵黄囊只能管3天,适应环境也必须是在卵黄囊消失前完成的,否则苗下迟在适应环境中就没有能量补充了,所以在下苗时间上要掌握好。一定要在卵黄囊消失前下苗,中间还有3天吃什么,鳃丝外露时活的食物吃不了。我的观察开口是吃藻类。如果是培水肥水育苗,就需要换算时间准确,这就是为什么水培早了虫抬苗的原因,时间的把握很重要。水花的生理发育过程,鳅苗刚孵出时全长约3.5毫米,吻端具黏着器,此时泥鳅苗都粘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孵出后8小时左右,苗长约4毫米,口裂泛起,口角有1对芽基;腮丝露出在腮盖外,形成外鳃;胸鳍逐渐扩大,全身泛起稀疏的玄色素。这时泥鳅苗由刚孵出时呈透明的“逗点”状到体色逐渐变黑。孵出后约33小时,苗长4.5毫米,口下颚已能流动,口角泛起2对须,卵黄囊缩小,外鳃继承生长,胸鳍能往返煽动,体表玄色素增加。孵出后约60小时,苗长5.5毫米。已能做简朴的游动,须3对,鳃盖扩大,已延伸到胸鳍基部,但鳃丝仍有部门外露,螵已泛起,卵黄囊接近消失。鱼苗已启齿摄食轮虫等食品。所以孵出后约3天便要开始喂食,如不喂食,第5天便开始死亡,10天后全部死亡。孵出后84小时,苗长7毫米左右,外鳃已缩入鳃盖内,螵已渐圆,具须4对,卵黄囊全部消失,肠管内可见食品团充积,泥鳅苗能自由游动。孵出后12天,苗长11毫米,鳃已发育完整,具须5对,螵成圆形,胸鳍缩小,尾鳍条增多,背鳍条和殿鳍条均已经发生。孵出后21天,苗长达到15毫米以上,形态已与成品泥鳅相仿。这时候泥鳅苗的呼吸功能由鳃呼吸逐渐转化成兼营肠呼吸。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肠除了消化吸收功能之外,还具有呼吸功能,此时不能投喂太饱,以免影响肠呼吸功能。通过前期培育(约21天),泥鳅苗的形态已长得与成体相似,呼吸功能也逐渐健全,这时便转入泥鳅夏花培育阶段。三、泥鳅寸片死泥鳅小苗在2.6公分前是器官发育的阶段,所谓的寸片死原因有几种:1.水花受伤是在下池5天前死亡的;2.当水花质量不好下育苗池后不能适应环境导致不开口的是7天前;3.药物过重是导致器官发育不好也是一个原因,为什么要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找你的流程了。催产药、种泥鳅消毒药等等。当你的流程到位,水花在黄素消失前就适应了育苗池的环境,开口没问题后自然你的泥鳅苗就没问题了。目前可以解决的只能是外环境。病毒跟细菌不一样,病毒在营养液里也不能正常生长,必须寄身在细胞中才能生长繁衍,病毒的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和DNA或者RNA,病毒在进入细胞以后,会利用细胞里的物质来复制自己的DNA和蛋白质。说起泥鳅,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高,又被称作水中人参。作为我国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出口量一直非常大的,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地方搞起了泥鳅的自繁自养。刚大学毕业不久,家住四川省简阳市东溪镇的唐思军也加入到了这个行业,可没想到,泥鳅先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小唐:泥鳅太滑,逮不住。不有句谚语这样说嘛:泥鳅遇见黄鳝,滑头对滑头啊。107108这滑可是泥鳅的一大特点。泥鳅的皮下黏液腺比较发达,所以体表黏液丰富,这些滑滑的黏液不仅能够帮助泥鳅抵御病菌的入侵,还能帮它们防身呢。当它们受到惊扰的时候,会分泌出很多的粘液,从而就能顺利“滑”走。不过,这“滑”这对于人工繁殖来说可是件麻烦事。小唐:那个催产药无法打进泥鳅的体内。为什么要给泥鳅打催产激素呢?这得从泥鳅自身的繁殖特性说起。泥鳅也是鱼,所以它和普通鱼类一样,属于卵生,雌雄亲鱼排卵、排精是在水中同步进行的。在自然环境中,泥鳅的排卵、排精时间不一致,有早有晚。早的4月下旬就开始了,晚的得拖到8、9月份呢,这样很不方便生产管理,所以在人工繁殖的情况下,就用打催产激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催产激素能够促使性腺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泥鳅,在短时间内快速发育成熟,并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排卵或排精。可现在倒好,一个“滑”的问题让这催产素打不进去,这可把小唐给难为住了,怎么办呢?小唐:首先想到的方式是用麻醉药。那么用过麻醉剂之后,它就不动了。你瞧,就这么几滴,就这么十几秒钟,它们就逐渐安静了下来。麻醉剂可以降低泥鳅的呼吸频率和新城代谢,让它们逐渐进入昏迷状态。这样打起催产素可就方便多了。可是小唐用了两次之后,就放弃了。小唐:麻醉剂毕竟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且成本也比较高,很贵,一小瓶很贵的,长期这样用下去,也不是办法。是啊,小唐刚刚开始创业,对他来说,每一分钱都要节省,再说,这些都是即将要做父母的种鳅,给它们用麻醉剂,小唐不放心。有没有对泥鳅来说即安全又经济实惠的方法呢?小唐:资料上有一部分记载的是用毛巾,把泥鳅裹住,让它不动。用毛巾把泥鳅裹住,只露出打针的部位。这样方法即能防滑,又经济实惠,而且对泥鳅来身说也没什么损伤,是个不错的方法,可用过之后,小唐觉得并不理想。小唐:毛巾这种方法太慢了,打少量的泥鳅用这种方法可以,如果说上百条的打,用这种方法就感觉效率很低,麻烦。那就得再想辙。一次偶然的网上查阅,让小唐看到了解决的方法。小唐:用米糠或麦麸这两种东西,能够把泥鳅体表的黏液吸去。米糠或麦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把它们放在里面一滚,不但能去掉它们身上的黏液,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小唐:我当时试了一下,米糠沾到泥鳅体表是硬的,会挫伤它的体表黏液,把体表划伤。就是说这种方法也不可行。米糠或麦麸太粗糙了,泥鳅的皮肤很薄,打针的时候要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