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白银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方案(2009年7月18日)白银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毗邻兰州,辖白银、平川两区和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全市总面积2.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5.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64万人。白银是国家“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基地之一,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累计生产十种有色金属产品569.9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230亿元,上缴国家利税169.6亿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白银老工业基地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东北办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对白银城市转型给予了大力支持。2008年3月17日,国家将白银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之一,为加速白银城市转型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甘肃省政府《关于支持白银市做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结合白银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城市转型的紧迫性白银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2了大量的历史欠帐,随着主导铜煤资源的枯竭,不仅面临资源型城市普遍遇到的问题,还存在许多迫在眉睫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一)已探明优势主导资源枯竭,传统产业发展严重衰退。白银长期享有“铜城”盛誉,经过半个世纪的开采,自有铜资源仅能满足冶炼能力的5%,铅资源仅能满足冶炼能力的23%。靖远煤田煤炭储量由原来的10.11亿吨减少到4.7亿吨,宝积山、红会三矿已破产,部分矿井可供开采年限仅剩5—8年。白银市工业增长速度“六五”期间为22%,“九五”时期最低年份为负增长(-2%)。工业经济位次由甘肃省第2位下降到第5位。GDP位次由甘肃省第2位下降到第3位。城市发展面临“矿竭城衰”的严重危机。(二)职工大量下岗失业,城市贫困人口持续增加。白银市职工人数最高年份(1992年)达21万人,2004年减少到14.81万人,总量减少5万多人。2006年城镇失业率高达24%,居甘肃省和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全市有24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新增大中专毕业生5000多人。由于企业破产、下岗失业职工增加,一大批曾经为抗日图存、全国解放和“三线”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铜城开拓者,晚年生活陷入困境。白银公司、靖煤公司等大中型企业2万多名家属工、3.1万名厂办集体工,不能享受国家政策性破产待遇,许多家庭夫妻双双下岗,贫困代际传递现象非常严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水平低11%,比全国水平低32%;低保人数接近7万人,占非农业人口的17.5%。城3市贫困面高达25%。(三)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剧。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长期超标,工业和生活废水年排放总量3915万吨,年产生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尾矿等各种固体废弃物300多万吨;靖远矿区塌陷区面积23.11平方公里,塌陷污染耕地8794亩,涉及2275户11450人;受损民房43077平方米。全市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数6万多人,职业病患者占10%以上。白银公司铜冶炼污染治理被列为2006年委员长督办项目,也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11家限期整改、挂牌督办的严重污染企业。2007年7月,白银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流域限批”的6个城市之一。(四)地方财政困难,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全市财政自给率由1996年的59.8%下降到2007年的22.05%。2006年全市人均财力仅为771元。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有政府性债务26.8亿元,是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的4.8倍。白银、平川两区,都是在工矿区基础上组建的,“先有企业,后有城市”,城市整体服务功能非常薄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至今没有博物馆、科技馆、体育中心、传染病专科医院,连一所高等院校都没有。市区现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棚户区457万平方米,涉及7.85万户27.9万人。(五)部分企业凝聚力不强,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白银是闻名全国的状元县所在地,全市每年高考升学率名列全省前茅,但是回归本地发展的人数不到五分之一。随着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滑4坡,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外流严重。1995-2002年,白银公司等5户大中型企业中级以上技术管理人才流失1630人,技术工人流失2530人。白银公司有1名全国劳模、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6名高级工程师、297名专业技术人才离职到外地发展。(六)群体性上访突出,矛盾对抗性增强。由于就业再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城市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增加,社会闲散人员年轻化,部分群众心理失衡,破坏城市公用设施的现象屡禁不绝,社会治安事件有所上升。因生活困难、煤炭采空区塌陷、环境和安全问题,引发群众与企业的冲突不断增加,职工围堵铁路公路、冲击党政机关的群体性上访事件频频发生,连续上访与越级上访难以遏制。1998年以来,市级信访部门接待群众个体访4852人次,接待群众集体访782批24656人;到省城上访的个体访1452人次,集体访87批2236人;进京上访的人数达1292人次。白银是甘肃省群体性上访最多的城市。二、城市转型的潜力和优势白银既有所有资源型城市的共性问题,也有自身的特殊问题,尤其是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具备加快转型的要素条件。(一)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快捷。白银位于兰州、西宁、银川、西安等省会城市之间,距离省会兰州69公里,处在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公路、铁路、航空和黄河航运条件便利,境内有白兰和刘白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有国道109线、312线、3095线和省道207线、201线,铁路干线有包兰铁路、甘武铁路、平川矿区铁路支线,总里程251公里。黄河航运建设项目开始实施。白银到中川机场高速公路设计里程46公里。甘肃省拟将白银列入兰州(白银)—西宁(海东)经济区,并申请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区,为区域产业对接协作创造了条件。(二)能源供应充裕,工业用水富足。白银市已建成和在建电厂装机容量390万千瓦,2007年发电量139亿度,供电量89亿度,形成了跨省互供、北电南送的网架结构,电网输送能力优势明显。黄河流经全市258公里,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城市日供水能力30万吨,富余10万吨。(三)土地资源充足,发展空间广阔。黄河沿岸土地宽阔平坦,兴堡子川、西格拉滩、景泰川等地尚有80多万亩待开发土地,中心区建设用地多为荒山荒坡。刘白高速公路和黄河交汇于白银腹心地区,园区相互连接,空间环境开阔,区域组合条件良好,非常适宜布局大型工业项目,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重大工业项目布局的最佳区域。(四)工业基础完善,产业配套较好。经过50年的开发建设,白银已发展成为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科研和内外贸于一体,铜铝铅锌金银硫综合发展的多品种有色金属生产基地,有色金属生产能力40多万吨;稀土分离加工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纺等工业配套发展,产业门类较多,要素条件良好,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农畜产品丰富,6质量好,加工增值空间较大。(五)非金属资源储量可观,旅游、人力资源丰富。石膏、石灰石、陶土、凹凸棒、石英石资源储量较大。冶炼废渣堆存3.3亿吨,含有18种有色金属。旅游资源有两大品牌,景泰黄河石林被誉为“中华自然奇观”,荣列“国家地质公园”;会宁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红色旅游城市之一。全市有16万产业工人,每年新生劳动力3万多人,劳动力成本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六)转型思路清晰,创业环境良好。近年来,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白银人民不等不靠,奋发进取,勇于实践,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求变、和谐奋进为核心的白银精神。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转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转型在全市广大干部中形成了共识,发展抓项目成为硬道理,招商引资成为一种创新文化,维护投资环境成为一种人文自觉。国家和省上的重点支持,倍加鼓舞了白银人民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为城市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城市转型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化基础、培育产业、改善民生、加快转型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带动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转型,培育“八大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七件事”,7实施“四大民心工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白银建设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资源枯竭转型的示范城市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城市。(二)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转型。二是继续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项目带动和开放开发战略。三是全力推进“四个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自力更生和借助外力相结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接续产业相结合。四是努力实现“六个转变”,在发展思路上,由过去的一般化推进,向强化党委政府推动、投资拉动、以项目求发展转变;在产业发展上,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增长,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原材料精深加工转变;在开发方式上,由相对单一的自我开发,向借助外力求发展、全方位开放开发转变;在生产布局上,由相对分散开发,向强化园区建设转变;在资金投入上,由相对单一依靠国家投资,向大范围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启动民间资金等多渠道转变;在环境建设上,由单纯提供优惠政策,向注重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转变。五是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8以园区为平台,以政策为依托,以创新为动力,以环境为保障。(三)目标步骤阶段性目标:到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631324”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以上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城镇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城乡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有较大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体育设施明显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工作步骤:转型期初步确定为13年(2008年至2020年),分三个阶段实施。近期:到2008年底。主要围绕衔接国家的转型政策,做好全面启动实施工作。重点抓好已确定项目和国家资源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实施工作,争取当年见效。中期:从2009年到2012年。这是转型最为关键的阶段。利用4年时间,完成八大支柱产业链中核心企业和重点企业的布点和延伸、拓展,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领先。9重点解决资源型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使城乡生态环境初步好转,社会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远期:从2013年到2020年。再经过8年时间的努力,全面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项预期目标,形成八大支柱产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传统产业通过资本嫁接、技术改造,产业链条延伸,摆脱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接续产业拥有明显的“高、精、尖、新”优势,并形成多个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支撑。传统产业与接续产业以各自的优势融入八大支柱产业,形成互补共赢的良好格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城市品位得到全面提升。(四)主要任务经济转型上,培育“八大支柱产业”,建立“五大基地”。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进一步做强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精细化工一体化、矿产业和资源再生利用、能源和新能源、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黄河文化旅游等产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交通优势、农产品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有色金属、新型化工、复合型能源、特色农畜产品、物流仓储等基地。社会转型上,解决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