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十八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十二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24.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政治时说:“呈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前后仅十五年。然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设官定律,均为汉所因袭。其在政治上之设施,关系可谓极大。”以下朝代与朝最为相似的是A.两周B.唐朝C.隋朝D。元朝25.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三权相互牵制达到政治平衡B.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C.中书省独大威胁皇权专制D.行政权和军权受制于司法权26.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雅典成年男性都是公民B.雅典男性都可以担任将军C.男性是雅典城邦的主体组成部分D.只有男性才有可能成为公民执掌城邦政治27.孙中山说:“予游欧美深宄其政治法律之得失,如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究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政治法律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为五权宪法。”在此,孙中山A.主张汲取传统文明的营养融通中西B.关注的核心是西方法律制度的弊端C.仍然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D.没有认识到三权分立体制的合理性28.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己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了法律精神B.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C.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D.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29.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曾论价中国的小农时说,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做最适度应用的人。这一评价反映了中国的小农经济A.存在前提是人的进取精神B.发展水平高远超西方国家C.精耕细作下劳动生产率高D.生产方式己经取得突破30.有一段史料记载:“他们常常谈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是一种理想的人。但是,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的捐献,担心没完没了的、常常是难以理解的法令和要求。”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当时的政策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B。“他们”指的是巴黎公社起义者C.记载的时间应该是1921—1924年间D.该记载反映的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31.马丁·路德说:“基督徒在信里就有了一切,再不需什么行为使他称义。他若不需行为:也就不需律法:若不需律法,就一定脱离了律法“。他的主张A.抨击了教会的黑暗和专制B.有利于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C.强调了法律的重要作用D.强调r基督徒的信教平等32.唐代高僧神秀是禅宗北宗的创始人,他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下列思想家中与神秀的思想最接近的是A.庄子B.程颢C阳明D.朱熹33.2015年某报纸报道:“最近德因特利尔马克思博物馆天犬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来的游客。……经济不景气让码克思一夜之问又变身大明星。”这主要是马克思A.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B.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深刻分析C.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D.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无私奉献34.下表为美国在三个不同时间的城市数和人口比重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A.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B.海外移民刺激了城市发展C.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35.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在2000年4月访问阿根廷时发表了《法园、欧洲与多极化》的讲话,呼吁警惕世界单极化带来的危险,强调“我们的愿望是建立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多极化符合共同利益B.欧洲已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C.世界单极化成为发展趋势D.法国与美国的关系全面破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40题25分,41题12分,共计37分)40.(25分)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337年—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材料二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三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摘编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12分)(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13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如何做“世界史”由于对“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们做“世界史”的路径也不同。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1.地域的叠加,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写作,然后拼在一起,形成“世界”历史。2.事件的叠加,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世界”史。3.时间的叠加,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也就是编年史手段。4.主题的叠加,这种叠加方式可说是一种创新。20世纪以来,人们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关注的对象,而有些作品就把涉及不同国家的相同主题写成一个个专题,然后合成“世界史”。5.现象的叠加,把世界上各种历史现象加在一起而写成“世界”历史。以上所有叠加其实都是用纵向的视野观察历史,这是一种层叠的结构,表达的是纵向的因果关系。但新的“世界史”即“全球史”却对历史进行横向的观察,表达横向的因果关系,强调横向的关系与互动,所以它在对历史进行诠释时往往以横向素材为依据,这是新“世界史”最大的特点。——摘自钱乘旦《“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请根据材料中提供的编写世界史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份1990—2000年世界史目录。三、选修题(本大题共四小题,考生只能在四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选只按一题计分,共计15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太祖(后周郭威)崩,养子(柴)荣继位。是时,胡人南侵,民徙亡,田亩荒。(955年2月)荣下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租税: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桑田不计荒熟,并交一半;二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北地诸州自藩界来归者,五年内三分交还两分;十年内交还一半。”同时诏令拆毁佛寺,勒令僧尼还俗。(958年)诏令:诏左散骑常侍艾颖等三四十人分行诸州,均定田租。诸州并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长三人。浚汴口,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使通。——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世宗改革的目的。(5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周世宗改革的历史作用。(10分)46.(15分)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他(福泽谕吉)自幼生长在门阀观念极为浓厚的社会环境里,十分厌恶这种生活,希望早日离开中津,摆脱门阀制度的枷锁,另谋发展。二十一岁时,他如愿以偿,到长崎学习兰学(荷兰语文及学术)。他去长崎的那一年(1854年),日本与美国缔结了和约。兰学可说是日本人接触西学、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个发端。当时,绪方洪庵(1810年~1863年)是一位兰学大家,他开设的家塾叫做适斋塾,是当时日本首屈一指的兰学塾。——摘编自于楷《福泽谕吉与明治维新》材料二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这就是人不是生来就有贵贱上下之别的。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取得天地间一切物资,以满足衣食住的需要,大家自由自在、互不妨害地安乐度日。有学致善聪,无学致恶愚,如果大家不分贵贱上下,都爱好这些学问,并有所体会,而后士农工商各尽其份,各自经营家业,则个人可以独立,一家可以独立,国家也就可以独立了。——摘编自[日]福泽谕吉《劝学篇》(1872年)(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泽谕吉早年经历的时代背景。(5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福泽谕吉的主张对明治维新的影响。(10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讲演中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主要内容是:第一,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包括: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调整殖民地,对当地进行开发应该根据门户开放原则。第二,抵制并消除苏俄的布尔什维主义影响。方法是由世界各国协助解决俄国问题,通过承认并援助俄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建立的临时政府,使之自由发展来肢解俄国。第三,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第四,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础。——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材料二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想通过“十四点原则”获得哪些权益。(9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对美国的影响。(6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中世史黑暗时代东方之怪魔的人物,而绝非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中有价值的人物。袁氏以个人厉害为本位,而不知国家社会为何物。缺乏现代国家观念,以经验治国,法律观念薄弱,不解现代政治文明之真相,不能用正人君子及有用之才。袁氏执政四年来,政绩乏善可陈。——摘编自梁启超《袁世凯之剖析》材料二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的第一功臣,自然是袁世凯。袁世凯最初也曾主张在中国实现君主宪制,而革命派反对,革命派的方法显然是二千年“农民革命”的继续,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变革不仅仅是打倒一个皇帝的问题,而是要彻底改变皇权体制,在中国实现“宪制体制”。袁世凯时期,实际上不仅北京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共和和民主时期,也是中国共和和民主时期的开创初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按照和平过渡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共和制,而且民族工业此时也进入第一个真正的春天。——摘编自于永年《重读袁世凯》(1)比较两则材料中对袁世凯的评价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1分)(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袁世凯。(4分)历史24-35CBDADCABCBCA40.(25分)(1)原因: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使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共6分)影响:中央王权兴起,君主专制加强,打破了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教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削弱;公民利益和权利(“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利”亦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