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代交通概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京古代交通概说作者:于德源来源:历史地理发布时间:2005-1-50:48:22尹钧科先生所著《北京古代交通》一书中,根据侯仁之先生的研究理论,指出古代北京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存在着沿太行山东麓南北一线高地的南北通道,即太行山东麓大道;北京西北方向通向太行山以西及内蒙古草原的居庸关大道;北京东北方向通向燕山腹地的古北口大道;北京东北方向经燕山南麓或山海关通向松辽平原的燕山南麓或山海关大道。笔者认为其说十分精辟,而北京地区与外界的其他交通路线实际上都是在这四大干道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兹结合史事分述如下。一、秦汉至北朝时期的交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灭山东诸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政权以后,复于第二年(前220年)在全国范围内广修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据史念海先生的研究,这些驰道是以秦都咸阳为中心形成的向外辐射的交通网。其中一条就是由咸阳东行,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北,至三川郡(今河南洛阳市),然后东北经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再北经恒山郡(今河北石家庄市),复东北至广阳郡蓟城(今北京)。从广阳蓟城复东北,经无终(今天津蓟县)、令支(今河北迁安西)可达著名的碣石(今河北昌黎县境内)。《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之碣石……刻碣石门。秦二世皇帝元年(前209年),二世(即秦始皇之子,时即位,称二世)东行郡县……到碣石,并海。他们所经的就是这条交通路线。从北京通往太行山以西地区的通道前已说到居庸关大道。如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颁令毁灭佛教寺院、焚烧经籍,当时山西五台僧人大多逃亡幽州(治今北京)。幽州卢龙节度使张仲武乃封二刀付居庸(守官)曰:有游僧入境则斩之。由此可见居庸关是今北京通往山西地区的重要通道。不过,除了居庸关大道之外,自北京及河北地区通往山西的还有两条重要通道,就是河北的井陉和飞狐口。这两个关口都是太行山脉的比较宽敞的峡谷山口。井陉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秦国灭亡,楚汉相争,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际,汉高祖刘邦三年(前204年)十月,汉将韩信、张耳在平定河东(今山西地区)之后,东下井陉击赵(都今河北邯郸),俘赵王歇。由于这条大道十分重要,所以西汉在此设井陉县,今其县名仍然存在不废。飞狐口在今河北涞源县北。西晋末年,并州刺史刘琨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屡为叛胡刘粲、石勒所败,建兴四年(316年)十二月率余部自飞狐口进入幽州,与驻在蓟城的辽西鲜卑联合。另外东汉初年,卢芳盘踞高柳,与匈奴、乌桓相勾结,不断侵扰边地。建武十三年(37年)上谷太守王霸与将军杜茂治飞狐道,并修亭障三百余里。可见飞狐早在西晋以前就是一条与井陉同样重要的大道。十六国时期自襄国(今河北邢台市)至蓟城(今北京)的交通大道即前述太行山东麓大道。建兴二年(314年)后赵石勒都于襄国,发兵奇袭驻在蓟城的晋幽州牧王浚,其进军路线就是自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出发,昼夜兼程,至柏人(今河北内丘东北),渡易水,经范阳(今河北涿州市),晨至蓟城。此外,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与部下王霸等受更始使者和蓟城豪强势力之逼,自蓟城南逃,其所行路线是从蓟城至广阳城(今北京房山区广阳城村),然后西南至卢奴(今河北定县),再东南至饶县(今河北饶阳东北),再西南渡滹沱河至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复南至南宫(今河北南宫市西北),再东北至信都(今河北冀县),得到当地豪强的支持,终于灭邯郸王郎。这一时期自北京地区通向东北方向的路线,除古北口和山海关两线之外,还有卢龙塞一线。卢龙塞是燕山山脉的峡谷山口。东汉末年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于平定河北之后北征辽西三郡乌丸(即乌桓)。《三国志·魏书·田畴传》记述说:西汉时北平郡治所在平冈(今内蒙古宁城市西南),道出卢龙(今河北遵化北),达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市)。自东汉初年以来已陷坏不通几二百年。曹操的进军路线是从蓟城出发,至无终(今天津蓟县),向东北出卢龙塞(今河北遵化县冈至卢龙县一线),堑山堙谷五百里,经白檀(今河北滦平县北),历平冈(今内蒙古宁城市西南),东趋辽西乌丸驻地柳城(今辽宁朝阳市),在半途大败乌丸于白狼(今辽宁建昌县西北)。从田畴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条大道存在的历史十分久远,很可能早于古北口大道。今宁城附近有黑城子遗址,在那里曾发现大量汉代封泥,该处即西汉右北平郡城址。当时右北平郡与中原内地的联系主要就是卢龙塞一线。出卢龙塞还有一条南道,也可以抵达辽西。曹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受命平定辽东太守公孙渊,遂进师,经孤竹(今河北卢龙县),越碣石(今河北昌黎县北),抵达辽河。当年曹操平三郡乌丸时,军至无终(今天津蓟县),正值天降大雨,大水漫溢,傍海道不通,这才由田畴为向导,出卢龙塞后从北道白檀、平冈、趋柳城(今辽宁朝阳)。司马懿进军走的这条路线可能就是曹操当年的傍海道即南道。这条南道实际也就是后世的山海关大道。自辽西至今北京地区有三条大道。《资治通鉴·晋纪二十·穆帝永和六年》记述说:永和六年(350年)二月前燕(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主慕容儁乘后赵内乱之机出兵伐后赵,分兵三路,令慕容霸率兵二万自东道出徒河(今辽宁锦州市)、慕舆于自西道出蠮螉塞(今居庸关),自己率主力中军自中道出卢龙塞。《晋书·慕容儁载记》中也记述说,燕王慕容儁率三军南伐,出自卢龙,驻师于无终(今天津蓟县),复攻陷蓟城(今北京),斩后赵将军王他(一书佗)。这三条大道,一条是前已述之的居庸关大道,这需要从东部的今辽宁朝阳北部出长城,自燕山北麓绕行到燕山西端,然后自居庸关而入。大概除了军事行动需要,很少会有人选择这条路线。另两条路线,一是出徒河(今辽宁锦州市),一是出卢龙塞,并且以卢龙一线为主。另外还有一条水路从今北京地区通往辽西,是东汉末年曹操消灭辽西三郡乌丸时为运送粮草而开凿的。古人开凿运河都是利用现有的天然河道,顺其走势,两河之间开凿部分渠道加以连通,从而形成可以浮航的运河。曹操开凿的这条运河也是如此。《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述说: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将发兵攻灭辽西三郡乌丸,凿渠,自呼沱入水,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呼沱就是现在的滹沱河。水根据黄盛璋先生考证其上游就是现在的沙河,下游和潞河(今潮白河)相通。《太平寰宇记》称平虏渠在(乾符)县南二百步,魏建安中于此凿平虏渠……又筑城在渠之右。因此平虏渠应是在乾符县东北的乾符村向北开凿,引滹沱水北入水,从而和潞河相通。泉州治所在今天津武清县西南,其辖区大致即今武清县,泉州渠因在其境内而得名。泉州渠北接泃河口,南接潞河,从而与平虏渠相通。《水经·鲍丘水注》记述说:鲍丘水又东合泉州渠(北)口,故渎上承滹沱水于泉州县,故以泉州为名。北迳泉州县东,又北迳雍奴县东,西去雍奴故城百二十里,自滹沱北入。其下历水泽百八十里,入鲍丘水,谓之泉州口。黄盛璋、韩嘉谷考证,雍奴故城即今河北宝坻县东南十里的秦城,而泉州渠则在其东一百二十里处经过,其北口当在今泃河和州河(即蓟运河)之间。但是即使这样,离运输的目的地辽西地区还有很远距离。所以曹操又自此向东,傍海岸一线开凿了一条运河,称新河。《水经·濡水注》记述说:濡水(今滦河)东南流,迳乐安亭(今河北乐亭县)南,东与新河故渎合。北魏时新河已经不通,所以郦道元称其为新河故渎。他追述说:新河故渎自雍奴县承鲍丘水,东出谓之盐关口,魏太祖(曹操)征蹋顿,与泃河俱导也,世谓之新河。陈寿《魏志》云,以通海也。新河又东北绝庚水(今州河、蓟运河),又东北出,迳右北平,绝泃渠之水,又东北迳昌城县(今河北唐山市西)故城北,王莽之淑武也。新河又东分为二水,枝渎东南入海。新河自枝渠东出,合封大水(今陡河),谓之交流口……新河又东出海阳县(今河北滦县西南),与缓虚水(今沙河)会……新河又东与素河(今河)会,谓之白水口……新河又东至九涡口,枝分南注海。新河又东迳海阳县故城南,……新河又东与清水会……新河东绝清水,又东,木究水出焉……新河又东,左迤为北阳孤淀……新河又东会于濡水(今滦河)。综上所述,辽西新河就是一条于州河西接泉州渠,然后向东穿过今陡河、沙河、河,东于河北乐亭县附近入滦河的东西方向运河。从滦河向北可至卢龙塞,向南则可出海。在此之前,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为攻邺城曾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白沟河是清河的下游河道,入白沟即入清河。曹操的军需用船从白沟再向西入洹水就可以抵达进攻的目的地邺城(今河南邺县境内)附近。待到平灭袁氏集团势力以后,建安十八年(213年)九月曹操又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黄)河。《水经·漳水注》记述说:魏太祖(曹操)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因此在平虏、泉州两渠和辽西新河开凿成功以后,当时船只可以从黄河北岸分别顺清、漳两河入滹沱河,再北入平虏、泉州二渠,再东循新河抵达今滦河。这里离辽西的西界已经不远了。所以自三国时期,从蓟城(今北京)循水路也可以东至今河北北部,南至河南地区。据《三国志·魏书·董昭传》,平虏、泉州两渠的开凿是董昭建言的,该书称:袁尚依乌丸蹋顿,太祖(曹操)将征之。患军粮难致,凿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昭所建也。不过这段记述有一点容易误解。这就是两渠由于分别与潞水(今潮白河)相通,所以自然通海。但是曹操利用两渠运送军粮都是自泉州渠向东入新河,直至今滦河,是傍海而行,并非海运。至于辽西新河的开凿和建言者则史无记载。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卢龙塞大道和居庸关大道仍然是蓟城(今北京)与太行山以西地区和辽西地区的重要交通路线。晋咸康四年(338年)后赵主石虎帅军自邺城出发击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县),所经路线就是自邺城分兵沿太行山东麓自安次(今河北廊坊市)长驱入蓟(今北京),东至徐无(今河北遵化县东),进陷令支,又追至平冈(今内蒙古宁城市西南)。石虎还攻慕容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自徐无和令支要往平冈及棘城,只有出卢龙塞一途。史书又记载,石虎为了讨伐慕容,在其后又自幽州(治蓟城,今北京)东至白狼(今辽宁建昌县西北)大兴屯田。当时慕容已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自今北京至辽宁建昌,卢龙塞更是必经之路。晋隆安元年(397年)拓跋鲜卑北魏灭后燕慕容宝。慕容宝自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县),北逃至范阳(今河北涿州市),再东北至蓟城(今北京),又东奔至今北京平谷县东北百余里的夏谦泽,最终逃归祖居地和龙(即龙城,今辽宁朝阳市)。他自今北京平谷县东出,只能是循卢龙塞一途,而不可能走古北口大道。北魏统一北方以后,中国历史进入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以前北魏都城是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魏初期的几位皇帝经常巡幸东部地区,因此居庸关大道和卢龙塞大道往往成为必经之途。如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年)六月,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至赤城(今河北赤城县),南至石亭遂至上谷(治居庸,今北京延庆县),复西至涿鹿(今河北涿鹿县古城村),登桥山,又至广宁(治今河北涿鹿县)登历山。这次巡游没有入居庸关。泰常七年(422年)九月,明元帝又至桥山(今河北涿鹿县境内),祠黄帝、唐尧庙,随后东幸幽州(治蓟城,今北京)。这次则自河北涿鹿经今怀来县、延庆县入居庸关后南抵蓟城(今北京)。太安四年(458年)北魏文成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大致沿今京包线至广宁(今河北涿鹿县),遂东巡平州(治今河北迁安东)至辽西黄山宫,次月继续东行登碣石山(今河北昌黎县北),改碣石山为乐游山。他自广宁至平州必须经过居庸关入幽州,然后东出卢龙塞才能到平州。二、隋唐五代时期的交通隋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自关中地区到太行山以东的今北京及河北地区,井陉大道仍是关键的枢纽。如隋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皇太子杨广弑父隋文帝后篡位,即隋炀帝。杨广之弟汉王杨谅驻兵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举兵讨伐。隋炀帝于是命令亲信李子雄驰往幽州(治蓟城,今北京)夺了隋幽州总管窦抗的兵权,然后调发幽州兵马3万自井陉西讨汉王杨谅,与并州军相遇于井陉抱犊山(今河北获鹿县西),大获全胜。井陉的重要性可见而知。另外,《隋书·炀帝纪上》记载:大业三年(607年)五月,征发河北10余郡的丁男凿太行山,达于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以通驰道。征发的是太行山以东的河北丁男,要通的是太行山以西的并州,隋炀帝驰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