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保险公司规模效率实证研究姓名:赵昱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统计学指导教师:胡跃红20090423中国保险公司规模效率实证研究作者:赵昱焜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李凌雪大型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竞争策略研究——基于中国保险业的S-P分析2008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大,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大型中资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就成为关键的因素。要研究大型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就必须先来分析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结构特点和各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险市场虽然市场集中度较高,存在着寡头垄断结构,但大型保险公司并没有获得高额利润率,也难以在竞争中发挥价格主导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来剖析大型中资保险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基于对我国保险市场的S-P分析和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研究,依据竞争策略的相关理论,作者提出大型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应采取成本领先和品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其中,成本领先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制度和创新营销渠道来实现;品牌差异化则包括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企业文化差异化。2.会议论文孙祁祥.李心愉.锁凌燕.刘杰开放市场中的中国保险业——成就、经验与未来发展2006本文研究,一、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环境,二、市场的全面开放对我国保险市场的直接影响,三、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四、对外开放中存在的问题,五、全球保险市场的新趋势,六、新形势下市场的全面开放对我国保险业经营的新要求。3.学位论文杨君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2008保险业的发展是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相辅相成的重要问题。保险业总资产规模的扩大,一方面能够提高保险业的承保能力,承保业务收入是保险公司发展的源泉;另一方面,能增强保险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这亦有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我国的保险业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而获得快速发展,但相比发达国家的保险业,仍然存在着差距。尤其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逐步全面开放了国内的保险市场,如果民族保险业无法同强大的外资保险公司相抗衡,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了解中国保险业的竞争力现状及其提升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波特钻石模型提供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保险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为了更好地分析现阶段中国保险业竞争力,本文将原模型的外生变量之一——政府纳入到模型内部成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因此,在改进后的模型的基础上,从生产要素,需求,支持及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政府这五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保险业的钻石体系的运行情况。然后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的层次结构模型。模型分三层,第一层是目标层(A),表示保险业的竞争力;第二层是准则层(C),表示影响竞争力的5个因素:第三层是指标层(P),包括26个可数值化的衡量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对中国的保险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中国的保险竞争力的确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而且同发达国家的保险业水平差距较大,但总体呈上升态势.中国保险业的钻石体系内,相对其他要素而言,需求和政府这两个因素创造出一定程度的产业竞争优势,而生产要素、支持及相关产业和同业竞争方面由于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较小,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体系内要素间相互协调作用的发挥,导致中国保险业较低的竞争力水平。4.期刊论文范利民.徐康康.唐元虎试论中国保险业如何迎接入世后的挑战-软科学2002,16(2)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保险业和民族保险公司将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本文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公司的微观行为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以迎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挑战.5.学位论文陈璐中国保险业效率研究2005效率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保险业而言,效率是商业性保险公司在保证偿付能力和实现盈利能力的基础上,有效配置保险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资源的流动,是保险业投入产出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随着我国保险市场逐步开放,保险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保险业的竞争力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效率又是保险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可见,从长远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效率。但是国内对保险业效率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因此,研究中国保险业效率这一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在对保险业效率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剖析了中国保险业的效率水平及影响因素,并寻求了效率提升的途径。第一章效率的概念和一般理论从经济资源的概念出发,依照效率的概念、内涵、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效率的论述以及西方效率理论等三个方面的次序,对于有关效率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概括。论文认为,效率是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研究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理论。效率在经济理论上一般指的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而效率和效益是不同的概念,效率的内涵大于效益,是对经济活动运行状态的更全面更高级的评述。在一个健全的经济中,效益应该是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效率是基础,效益是目标。因此,效率分析就比效益分析更有意义和更为重要。第二章保险业效率的一般分析首先界定了保险业效率的概念,明确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角度研究保险业效率的框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然后从量化和非量化角度考察了保险业效率的评价标准和测度,主要介绍了投入产出效率测度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保险业效率研究的文献。最后分析了中国保险业效率发展的外部环境,为分层次研究打下基础。这是该论文对保险业效率概念的界定和基本理论剖析。论文认为,保险业效率是商业性保险公司在保证偿付能力和实现盈利能力的基础上,有效配置保险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资源的流动,是保险业投入产出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同时提出分层次研究保险业效率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保险业效率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保险业效率(保险企业效率)、中观保险业效率(保险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宏观保险业效率(保险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第三章中国保险业微观效率的分析保险业微观效率,即保险企业效率,是指各家保险公司所达到的保险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就是指其投入与产出的能力。首先介绍了生产前沿面理论,及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包络方法(DEA)及效率指数(Malmquist指数)计算方法。论文以员工人数、资本数、费用为投入变量,以赔偿和给付额、准备金年增长额和投资收益为产出变量,计算了从19992003年,包括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在内的143个样本企业,运用OnFront2.0计量软件,测算各家企业的技术效率和效率指数。最后运用回归模型,Eviews软件实证研究了影响企业效率的因素。论文认为,无论是财产保险公司还是人寿保险公司5年内技术效率呈锯齿形波动,极不稳定。在对技术效率进行分解后发现,投入要素拥挤测度和纯技术效率值比较接近生产前沿面,造成技术效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率值的变化。而对规模效率区间的分解说明我国中小保险公司大部分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区间,可以通过扩大规模达到规模经济,以提高规模效率从而带动整个技术效率的提高。我国财产和人寿保险公司平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可以看出无论是财产保险还是人寿保险全要素生产效率均有所提高。财产保险公司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绝大部分来源于“追赶效应”部分,其原因可以分析为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所致。而寿险业中推动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更多的是“增长效应”,是整个寿险业效率的提高使生产前沿面外移。影响企业效率的因素分析得出,目前影响我国保险公司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资产规模、营业费用、人均保费、资产收益率。第四章中国保险业中观效率的分析保险业中观效率是指在产业内合理的配置保险资源的能力,主要包括保险市场结构、保险市场行为、保险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此章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和进入障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保险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在此基础上应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了市场力量(MP)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ES)。论文首先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了理论分析,从而引出市场力量(MP)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ES),并运用第三章效率的测算结果,检验了这两个假说。在引入市场集中度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支持市场力量假说(即结构—行为—绩效),市场集中度变量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并且与资产收益正相关,在控制变量中资产数额与利润率呈正相关关系。该文认为,政府应该控制市场集中度,增加市场主体,鼓励竞争。在引入综合效率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支持有效市场假说,在控制变量中资产额与利润指标正相关,而考虑加入了效率指标后,准备金提取比率的显著性提高。在混合有效市场与市场力量假说进行回归的结果表明效率与获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同时也使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提高,结果表明提高我国保险业绩效的关键在于重视效率。因此,该文认为,监管当局应采取措施以鼓励高效率保险公司增加市场份额。第五章中国保险业宏观效率分析保险业宏观效率是从总体上或宏观的角度出发,保险公司内部经营效率(投入产出效率)对整个经济发展所综合体现出来的效率,也即保险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主要从保险业对国民经济、对地方经济、对社会保障的贡献来进行分析。论文认为,我国保险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持较快地发展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的迅速增长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从就业角度来看,保险业对劳动投入的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该作用是通过促进保险业的就业比重的提高来实现的。此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保障负担逐步转向社会,越来越多的由商业保险来承担,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业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社会保障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险业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商业人寿保险在养老保险发展中的作用。第六章提高中国保险业效率的途径在定量分析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从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组织效率、优化市场结构和监管效率的角度寻求效率提升的途径。论文认为,应着力提高保险公司的规模经济,其组织途径是在当前分业管理体制下采取保险(控股)集团的组织模式和实行保险公司的兼并。在提高技术效率方面,应加快信息化步伐,实现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完善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并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角度提升保险业的组织效率。完善保险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优化市场结构。此外该论文还强调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提高对保险业监管的有效性。6.学位论文高海霞中国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及其模式研究2008论文由导论和八章内容构成,其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导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比较与界定了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与混业经营和综合经营等概念,提出了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是保险公司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不同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长行为和战略。第一章,多元化经营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作为分析的前提和研究方法的出发点,对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与实证分析进行了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梳理与研究发现,国内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研究主题较少,大多文献集中于混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比较分散,而且不够系统;实证研究更显得薄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长期以来经济运行形式决定了对计量数学模型的应用普遍较晚;另一方面实证基础相对薄弱,市场主体偏少,合格样本不多,信息披露不足,数据规模和真伪参差不齐,很多研究只能通过模拟和舍象进行;进一步地,中国保险业恢复发展时间不长,多元化经营的实践活动也只有十余年的历史,研究成果不多也在情理之中。第二章,国外保险公司经营战略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