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是文言文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意动、为动用法,形容词的活用等。解释活用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除了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通常也是按“定+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其相应成分的词性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在翻译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充当的成分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语境义。文言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七种处理技巧一、使动用法的处理使动用法是就某个动词而言的,如果某些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使动词,那么它们首先应该是活用为动词,然后才能有使动的用法。使动用法的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支配者的位置有了明显的不同,翻译的基本格式为:主语使宾语发出某人的动作。[例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解析]“于是速归之”中“归”动作对象是“之”,发出动作的是主语(兄),是他让宾语“之”(弟)发出的。[例2]县有轻囚十数之,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解析]“请出之”的“出”从语法角度推断其为动词,但如果直译成一般动词则不能体现出主语对宾语的主动性,这时就应当考虑它是否属于使动或意动。二、意动用法的处理所谓意动,就是指句子主语内心的活动。这种活动一般表现形式为,一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谓语是形容词活用所致;一是主语“把宾语当做什么”,谓语是名词活用所致。[例1]奇之,立许之以女。[解析]“奇之”的“奇”肯定为动词,但如果译成“奇怪”,句子明显不通,此时不妨往其他方面想一想,比如《师说》中“不耻相师”中的“耻”字就是意动用法,应当翻译成“认为……是耻辱”。[例2]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解析]“君之”的“君”,“兄之”的“兄”,本来都是名词,分别是国君和兄长之意,而此句中它们带了宾语,应为动词,根据语境应为意动。语意应分别是“把……当做国君”和“把……当做兄长”。三、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处理名词活用作动词就是指某个名词的本有功能已经不存在,而是已经具有了动词的性质。从位置上看,它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前面也许有否定副词或能愿动词的修饰,后面可能跟了宾语,也有可能跟有表处所的短语。翻译时,一般在这个名词的前后直接加上一个相应的动词,让这个动词与其构成或动宾或状谓关系,有时也可以换成另外的相应动词。[例1]母徐衣其女衣,袖制刃行向池呼鱼。[解析]此句中“衣”“袖”本为名词,但这里活用为动词了,从位置上看,它们处在谓语的位置上,翻译时,“衣”应作“穿……”,“袖”应作“袖中藏……”[例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谴之归。[解析]“饮食”本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带了宾语“之”,应译为“供给……饮食”。四、名词活用作状语的处理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只有与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后才有这一功能。但文言文却常有这种现象,文言文中处在谓语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句子的主语,那么这个名词一般都应理解为状语,可以表示动词谓语的时间、工具、方式、状态、趋向等。翻译时,一般应在这一名词前加上相应的介词,使它们组成介词短语来修饰谓语。[例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解析]句中的“廷”和“面”都是名词作状语。“廷折”就是当廷辩驳,“廷”的用法同“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廷”。“面从”就是当面顺从,“面”的用法同“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面”。[例2](申甫)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求术,师事之。[解析]“师”放在谓语“事”之前,但它并非句子的主语(主语为“申甫”),因此应理解为名词作状语,表示“事”的方式。五、动词活用作名词的处理现代汉语中的动词,一般而言,应处于谓语位置,文言文中活用为名词的动词一定是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受谓语的陈述或支配。翻译时,一般是在这个动词后加上一个相应的名词,使其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例1]山原旷其盈视。[解析]其中的“视”,处在句子的宾语位置,活用作名词,解释为“视野”。[例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解析]句中的“收藏”“经营”本来都是动词,但处于句子的主语位置,活用为名词了。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处理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一般不能作主语和宾语,但文言文中却有这种现象。如果形容词处在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则该形容词一般都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是在该形容词后加上一个名词,使其变为名词性短语。[例1]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解析]此句中“贤”和“愚”本为形容词,但形容词是不能充当句子主语的,由此可以知道这两个词的词性发生了改变,应当是名词功能,分别译为“有才德的人”“愚笨的人”。[例2]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解析]此句中“罪细”和“巨猾”本为形容词,此句中都处在主语位置,因为可判定它们已转变为名词,可译作“罪轻的人”和“罪重的人”。七、动词为动用法的处理为动用法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样,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现代汉语中“造福人民”“服务教改”即该用法的沿用。现行语文教材中不乏为动用法的个例,高考试题也曾多次地把它列为考点。[例1]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解析]该句中的“死友”,应理解为“为友而死”,“死君”,则应理解为“为君而死”,两个“死”都是为动用法。[例2]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解析]此句中“丧”如果直译成“哭”,看似通顺,但与下文意思不符,若从为动的角度解释,则符合情理。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高考试题必考的知识点,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难点。而词类活用则是文言翻译必须攻克的难关。广大考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思考,多归纳,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一、词义不明常出错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这都会导致错译实词,如“沛公军霸上”译成“沛公刘邦的军队在霸上”。错把“军”作名词,译成“军队”,好像没错,其实,这里的“军”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译句应改为“刘邦把军队驻扎在霸上”。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原因二、虚实混淆错难免虚词实词混淆,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这是导致错译虚词的主要原因。如2002年上海试题“金玉之贱,人民是金”,有的考生译成“金玉的低贱,人民是宝贝”。显然“之”被译为助词“的”,“是”被当做判断动词,考生却忘了“之”“是”除了此种常见用法外,还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因而该句应译为“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做宝贝”。三、固定句式拎不清不熟悉固定句式,不善于分辨出特殊句式,这是错译句式的根本原因。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有同学把“无乃不可乎”译成“这不是不可以吗”,把表示揣度语气的“无乃……乎”同表示反问语气的“不亦……乎”混淆了。此句应译为“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四、单数复数不区分单数复数不分,这是翻译人称代词时常见的错误。区别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主要靠联系上下文。如翻译“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同学忽视对人称代词“之”的单复数选择,把这一句译成“蔺相如坚决挽留他”,这就错了。如果联系上文,把“舍人相与谏”中的“相与”和“臣等不肖,请辞去”中的“等”字,作为对人称代词“之”的单复数判定的依据,断定这里的“之”应为复数,译成“他们”这就正确无误了。五、省略成分不增补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例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翻译成“蛇触及草木,全死了”,这不合逻辑。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补全,那么就应译为“(蛇)触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六、该译词语被删除原文中本不该删除的词语,无意中被删除。例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有的同学把“其孰能讥之乎”译成“谁还会讥笑他呢”,这样翻译就把“其”字遗漏了。要落实这个“其”字,这句就得译成“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七、照搬注释不变通“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其注释是“指猪、牛、羊等”,有的同学就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其实,这里的“牺牲”是古时祭祀用牲口的通称,翻译时不能照搬注释,应变通一下,把全句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珠玉、丝绸等物品”,这就比较妥帖了。八、倒装句式不调整古代汉语中倒装句在翻译时,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句式。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有同学译成“寻找一个人可以出使回复秦国,没有找到”。这样翻译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句,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因而该句正确的翻译应是“寻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九、专有名词不“保留”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例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有的同学机械地把“洗马”译成“太子的属官”就多此一举。这里的“洗马”是官名,保留不译。十、无中生有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意愿增添内容,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秦人开关延敌”,有同学译成“秦国人大摆空城计,打开关门想诱敌进城”,这里的“大摆空城计”等,就游离原文太远。有的同学译成“秦兵打开关门迎战敌人”就不错。“文言文断句”技法示范一、考点要求通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对语气的分析能力。二、命题规律文言断句有两种考查形式题:(1)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即给出断句,要求考生判断断句的正误。(2)直接指定句子或段落断句,即要求考生用斜(竖)线标记出语句停顿的位置。三、考点解读——从考题说起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从考查文言断句的省市的试卷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诵读得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而文言文学习就是需要多积累,多感悟,多熏陶。文言文断句技巧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段内容和大意。断句前首先要把文段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一)读文段,通文意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例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解析:经过通读,我们不难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写湖阳公主新寡,皇帝为她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逐层、逐句断开。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二)标名(代)词,定主宾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特别是人....名.)。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大致断出句读。要注意的是,在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