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速公路改扩建模式及交通分流技术研究作者:王剑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相似文献(7条)1.期刊论文郑国强.江南.于兴修长江下游沿线土地利用区域结构演化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论文利用1985和2000年LandsatTM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长江下游近15年来土地利用区域结构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揭示了长江下游沿线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化类型及土地利用格局与社会经济因子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5年来长江下游沿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表现为耕地数量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演化类型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社会经济因子之间可以用3个典型相关变量表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与草地变化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社会经济解释因子.2.学位论文魏爱青新阶段尚义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2006加入WTO后,农业发展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结构调整背景呈现出新特点。本文在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研究尚义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于促进该县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其生态环境,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首都生态圈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尚义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属农牧交错带的中段,地处首都上风、上水地带,是首都经济圈生态治理的重要生态治理县。尚义县气候独特,土地辽阔,草地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过剩,是国家级贫困县。尚义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能揭示农牧交错带类似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图表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AHP层次分析、纵横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尚义县农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正文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总体思路;第二章阐述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发展阶段理论,农业区位论,地域结构对应变换分析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三章对尚义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对尚义县农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调整现状、增长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尚义县农业资源环境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第五章对尚义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途径进行研究,提出尚义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框架,指出通过调整其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区域结构、农产品结构、农业经营结构、农村就业结构达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尚义县农业主导产业,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优质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发展草畜业,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中,将全县分为三个农业经济区:坝上牧农区、坝缘综合利用区、坝下林牧区上进行相应布局。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改善农产品品种与品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减少农业多余劳动力达到农民增收的核心目标。第六章提出了尚义县农业结构调整能够顺利进行的相应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土地、信贷、市场方面的制度保障,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科技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3.学位论文王成艳转型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2007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继加快,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在投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拉动力的条件下,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诱发投资过度扩张而导致国民经济总量增长过快及结构性失衡。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既要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也要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及区域结构的调整优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调控形势,中央政府积极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使之成为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后的第三大调控政策。而目前关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这一议题的研究,无论是研究的整体层次,还是研究的具体内容上,都存在明显不足与空白之处。加强本议题的研究对于丰富宏观调控理论,指导我国宏观调控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当前关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议题既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予以简要评析的基础上,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为背景,运用比较分析法、类推法、博弈分析等研究方法,沿着总论-分论的基本逻辑思路,首先从生产力构成要素及经济社会制度(生产关系)两个层面,揭示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讨论了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传导渠道及其传导机制:接下来,从实践与操作层面,阐述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原则及调控手段体系,从而相对完整的构成了本项研究的总论部分;在总论的基础上,结合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实践,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三大领域-国民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以及区域协调发展,调控依据、调控机制、调控绩效等分别予以论述,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构成了本项研究的分论部分:最后,还力争站在历史高度前瞻土地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通过紧缩或松动“地根”,配合“银根”政策,及时为经济发展“踩油门”、“点刹车”,是当代中国宏观调控所独有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土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这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了可能性。而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尚未完成,生产要素特别是公有制度下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超越了行政划拨主导,却又未完全走向市场化,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还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创造了可行性。(2)转型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着加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的历史任务,因此,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平稳快速发展。为此,土地政策不仅要通过控制土地供应总量调控投资总量从而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要通过控制土地供应的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实现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还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3)严格土地行政审批,加强土地供给管理,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最基本政策手段。在土地资源配置尚未完成市场化的条件下,加强土地审批管理仍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严格行政审批既可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扩张速度,调节产业用地结构,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以主体功能区划分为指导,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要适应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要求,加快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施机制(土地规划)的市场取向改革,更有效地发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土地供给的管理作用。此外,还要积极完善土地税制,调节土地需求,从根本上抑制投资需求的过度扩张。(4)土地配给渠道与土地价格渠道是兼具“行政性”和“市场性”的土地政策宏观调控作用传导的两条基本路径。土地配给渠道主要通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层层分解,实现国家对建设用地总量、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控制,进而对国民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及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调控。随着我国土地市场机制的不断发展,土地价格渠道对于土地政策调控作用的传导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紧缩土地供应导致土地价格上涨,不仅有效地控制土地相关投资活动,还有利于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转型时期,要加强两种机制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5)积极培育土地市场是土地政策有效参与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国家宏观调控要建立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亦是如此。转型时期拉动投资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廉价生产要素。通过构建完善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能客观真实而灵敏地反映土地供求状况,及时有效约束和引导土地需求,因而合理引导投资,并促进土地的集约与节约利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以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为契机加快土地市场化改革,实现以调控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6)加强土地政策与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治理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经济周期性失衡与体制性失衡的有效措施。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实践与效果表明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然而,一方面,无论是宏观调控的广度、深度,还是调控政策的适应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将是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主要调控政策,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其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的非主导地位。因此,要合理定位土地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参与”地位。要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共同抑制投资的过度膨胀,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同时,要注意两类调控政策的同向性,即紧缩性的土地政策要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配合,以发挥更大的调控威力。(7)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成功,以行政审批为特色的计划体制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土地要素供求将走向市场化,届时,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的历史任务将走向终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功能的结束。随着以土地行政审批为特征、兼具“行政性”与“市场性的土地政策转变为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下完全“市场性”土地政策,土地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表现形式、作用方式及作用强度等都必将发生重大变化。4.会议论文罗海江.方修琦.章文波.张兰生.李志尧基于遥感和GIS的北京近百年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研究2003利用北京TM影像和历史地形图资料提取土地利用信息,以城市用地比例为指标划分出城市核心区、城乡过渡带和乡村,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近百年来北京的城市核心区与城乡过渡带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近百年来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的上半叶,城市扩展十分缓慢,过渡带范围相当狭小;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初,城市扩展明显加快,过渡带扩展速度也明显快于核心区;1980年代中期以来是扩展最快速的阶段,过渡带发展成一个宽广的地域实体,成为城市地域不可或缺的部分,相对于20世纪初,城市地域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5.学位论文赵米金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2005作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的一部分,本研究以黄土高原1980、1986、1993和1997年四期土地利用图为数据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关系数据库编程的基础之上,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现状、动态演变和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的内容与结果主要有:1、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以1997年土地利用为基础,计算了四个景观格局指数,分维数、形状指数、分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分维数与形状指数最大的是草地,分别为1.099、5.005,最小的是工矿城镇分别为1.023、2.624。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旱地、林地、未利用地、工矿城镇、水域及水田。草地、旱地优势度最大分别为0.365和0.309。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47。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宏观特征分析。基于1980、1986、1993和1997年四期土地利用,对各利用类型的土地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形式主要以耕地和草地为主,林地所占的比重很小,1997年耕地、草地和林地分别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32.28﹪、47.58﹪和11.68﹪。土地利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结构特征。3、构造了土地利用分类指数变化模型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以县为评价单元,对黄土高原(1986-1997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就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来说,土地利用分类指数变化、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4、土地利用动态及其预测:叠加1986、1997年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计算了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应用马尔可夫链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退耕还林还草的情况下,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林地和耕地将由1997年的72927.86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