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赵氏孤儿》的悲剧性及其民俗文化观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析《赵氏孤儿》的悲剧性及其民俗文化观念摘要:《赵氏孤儿》源于《左传》中的一个史实,被司马迁在《史记》中丰富和完善,之后被元代纪君祥改编为元杂剧,逐步走向戏曲的舞台。并逐渐发展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承担着不同的使命,主要是由于它反映的观念和主题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迎合了观众和人民的内心需求,符合他们的心理认同感。关键词:《赵氏孤儿》;悲剧性;观念元杂剧《赵氏孤儿》是纪君祥创作的一部悲剧,数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广大观众,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赵氏孤儿》的故事见于《左传》,但比较简略。到《史记·赵世家》、《史记·韩世家》、《史记·晋世家》和《新序》、《说苑》记载逐渐详细。到了元代,纪君祥根据以上史实改变成剧本《赵氏孤儿大报仇》,但情节上做了改动。这样的改动使感染力更强,更能迎合观众的内在需求。后来,被改编成各种地方剧,现在比较著名的有京剧《赵氏孤儿》、豫剧《赵氏孤儿》、昆曲《八义记》、秦腔《赵氏孤儿》和河北梆子《赵氏孤儿》等。并曾被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并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现在又被著名导演陈凯歌拍成电影《赵氏孤儿》并热映。这一方面是由于剧作有着非常浓郁的悲剧色彩。在情节结构上,一开始就在楔子中简要叙述了屠岸贾杀害了赵盾一家三百余口的残酷事件,紧接着描写了“搜孤”与“救孤”的尖锐斗争。搜孤者紧紧相逼,救孤者处处相防。在宫中搜索,有草泽医人程婴救出;在宫门处搜索,有韩厥为了大义舍生放走;在全国搜索,有程婴舍子、公孙杵臼献身相救。忠义之士在救孤斗争中献身而死,使戏剧冲突更加激烈、悲剧气氛更加浓烈;在主题思想上,屠岸贾陷害大臣赵盾,将赵家满门杀绝。当知道赵氏孤儿被人救出,便下令在全国搜捕,扬言三日之内,不交出赵氏孤儿,就把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全部三段斩杀。草泽医生程婴带出赵氏孤儿,和公孙杵臼合计,程婴舍子,公孙杵臼舍身,救下赵氏孤儿。程婴在屠岸贾的眼皮子下,含辛茹苦的把赵氏孤儿培养成人,杀死屠岸贾,报了赵家满门的冤仇。另一方面则是在于剧作传达的道德观念——舍生取义。草泽医生程婴,在赵氏家族三百余口被杀之后,冒着生命危险,接受公主的托孤重任。当屠岸贾因走了赵氏孤儿,而声称要杀尽全国“半岁之下,一月之上”小儿后,程婴甘愿牺牲自己唯一的儿子,去拯救普国的婴儿;公孙杵臼原为晋国的老宰辅,因朝政黑暗,不满屠岸贾的专权,罢职归农,远离政事,不与奸佞共事。当程婴为赵氏孤儿和普国婴儿来和他商议时,说到“有恩不报怎相逢,见义不为非为勇,言而无信言何用!……我从来一诺千金,便将我送上刀山与剑锋,断不做有始无终!”更显他的凌然正气和崇高境界——见义勇为,宁死不屈;韩厥本是屠岸贾部将,看透了“忠孝的在市曹中斩首,谗佞的在帅府内安身”的黑暗社会的本质,只是无力抗衡,却有一颗忠贞的心,当查出程婴药箱的赵氏孤儿时,唱到“我若把这孤儿献将出去,可不是一身富贵?但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怎肯做这般勾当!”对屠岸贾的作威作福,深恶痛绝,毅然决绝的放走了程婴和赵氏孤儿,自刎明志。这样深明大义、肝胆照人的忠义之士,将“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观表现的淋漓尽致。毋庸置疑,剧作的悲剧性和忠义之士的大义精神深深的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但剧中的的其它一些情节也应引起思考。剧中多次出现“剪草除根”、“九族不留”、“报恩”这样的词,这也是种种道德观的展现。“知恩图报”的观念。某也曾遣一勇士那赵盾为劝农出到郊外,见一饿夫在桑树下垂死,将酒饭赐他饱餐了一顿,其人不辞而去。某放了神獒,赶着赵盾绕殿而走。争奈傍边恼了一人,乃是殿前太尉提弥明,一瓜锤打到了神獒,一手揪住脑杓皮,一手扳住下嗑子,只一劈将那神獒分为两半。赵盾出的殿门,便寻得他原乘的驷马车。某已使人将驷马车摘了二马,双轮去了一轮,上的车来,不能前去。傍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你道其人是谁?就是那桑树下饿夫灵辄。可谓是“报得一饭之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在剧中也有多处体现。触树而死的鉏麑,根据《左传》中记载,晋国在晋灵公执政时期,晋灵公贪图享乐,残虐不君,赵盾多次劝谏,引起晋灵公的反感,就派遣武艺高强的鉏麑去刺杀赵盾。一天黎明前,鉏麑潜入了赵盾家的大院,摸到了赵盾的房间,发现房门已经大开了。原来赵盾勤于国事,已经盛服准备上朝,因为时间还早,就坐着闭目养神,嘴里还喃喃念着劝君的话。赵盾的勤勉和正直感动了鉏麑,他的正义感使他难以对如此尽忠尽职的赵盾下手,便又退了出来。之后,鉏麑为难地在门外感叹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便一头碰死在门口的槐树下。剧中的“某也曾遣一勇士鉏麑,仗着短刀越墙而过,要刺杀赵盾,谁想鉏麑触树而死。”应该就是出自左传中的记载。鉏麑触树而死不是杀不了赵盾,是赵盾的忠善之心、克己奉公之责让这位有正义感的晋国勇士无从下手,是赵盾的行为和鉏麑的心灵碰撞的结果。灵辄的报得一饭之恩,也是基于赵盾的善心和善行。在剧中,赵盾是“善”的代表,那么屠岸贾被认为是“恶”的代表。一开始的楔子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当时不尽情,过后空淘气。某乃晋国大将屠岸贾是也。……俺二人文武不和,常有伤害赵盾之心,争奈不能入手。”接着便是一连串的事件:派刺客刺杀赵盾:将西戎进贡的犬,呼曰神犬,每日训练神犬,“于后花园中扎下一个草人,紫袍玉带,象简乌靴,与赵盾一般打扮,草人腹中悬一付羊心肺,某牵出神獒来,将赵盾紫袍剖开,着神獒饱餐一顿,依旧锁入静房中。又饿了三五日,复行牵出那神獒,扑着便咬,剖开紫袍,将羊心肺又饱餐一顿。如此试验百日,度其可用……”一日向灵公觐见说:“西戎国进来的神獒,性最灵异,他便认的(不忠不孝之人)。”灵公听其言,令领来,其时赵盾紫袍玉带,神獒见了,怎能不向他扑去?;只是神獒被殿前太尉提弥明打死,赵盾在灵辄的帮助下逃走了。屠岸贾借灵公之口,将赵盾三百口满门良贱,诛尽杀绝。又诈传灵公之名,将赵朔刺死。只因公主生下遗腹子,竟成了屠岸贾的心头痕,怕这小厮儿长大成人寻他来报仇,就要斩草除根。走了赵氏孤儿后,以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之上”的小孩的性命相要挟,只为了斩草除根。这些足显屠岸贾的心狠手辣,从韩厥、公孙杵臼的言辞中更能显示出屠岸贾的“恶”。在第一折中就有这样的说辞:【油葫芦】他待要剪草防芽绝后患,使者俺把府门。俺也是于家为国旧时臣。那一个藏藏孤儿的便不合将他隐,这一个杀孤儿时的你可也心何忍。[带云]屠岸贾,你好狠也![唱]有一日怒了上苍,恼了下民,怎不怕沸腾腾万口争谈论,天也显着个青脸儿不饶人。第二折中又有:【南吕·一枝花】兀的不屈沉杀大丈夫,损坏了真栋梁。被那些腌臜屠狗辈,欺负俺慷慨钓鳌翁。正遇着不道的灵公,偏贼子加恩宠,着贤人受困穷。若不是急流中将脚步抽回,险些儿闹市里把头皮断送。字字句句流露出屠岸贾欺君罔上、陷害忠良的无道。只是行善的被人欺,行恶的享富贵。最终,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知道了真相,报得了满门良贱的冤仇,屠岸贾终遭了“恶”的报应。对于赵氏孤儿来说,实现父母临终留下的遗言,也是对死去的父母的孝敬的一种表现。满月——进入人群的仪式。这样的观念使赵氏孤儿在刚一出生未遭屠岸贾的毒手,也给公主将赵氏孤儿托付给程婴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若未有这种限制,屠岸贾大可等着公主一临盆,就将赵氏孤儿三段分尸,也可避免留下后患,解除他心头之病。为此,屠岸贾为“斩草除根,九族不留”,不放过赵朔的遗腹子,只能派重兵围住公主的住处,“等一月满足,杀这小厮也不为迟。”在屠岸贾的眼里,生命是那么的轻取,动不动就扬言“全家处斩,九族不留”,总想着要“剪草除根,萌芽不发”,以致他步步都是那么狠毒,却招招都遭阻隔。他这么做,只是不想留下能够找自己复仇的对象,为了让自己心安,只能“剪草除根,九族不留”。“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因此,秦始皇时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这么做的目的只有斩草除根,完全失去复仇的可能性。以上的一些观念,或根深蒂固,或已经消失,从古至今对人们的生活和习惯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忠义”观念,让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大义”牺牲宝贵的生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斩草除根,九族不留”的观念,终因他的残酷性,被划出时代的轨迹。这些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被赋予不同的解析。参考文献: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主编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67—9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6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