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地质学的历史与未来摘要:地质学作为源远流长的自然科学,是人类在创造自身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文章将18世纪以来中国地质学发展根据不同阶段的节点分为5个阶段:(1)准备阶段(l840年~1912年),(2)奠基阶段(1912年~1937年),(3)过渡阶段(1937年~1949年),(4)发展阶段(1949年~1965年)和(5)繁荣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来)。并分别论述了每个阶段的历程特点。21世纪以来,我国的地质事业更是蒸蒸日上,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我国地质学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和研究积累,如能抓住发展的机遇,可能出现新的繁荣时期,并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关键字:地质学;社会需求;发展阶段;未来展望0引言地质学,作为古老的五大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之一,是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学。地质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由地质学所指导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探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源泉。人类在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的过程中,逐渐了解赖以生存的地球,后来一些先驱者成为有意识研究地球的地学家。数千年来,无数地学先辈历尽险阻的考察及卓越的思考,逐渐使大量的关于地球的知识和理论集中起来形成了地质学[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1中国近现代地质学发展简史中国的现代地质科学完全是由西方引进,而非植根于国内。而我国古代在地质学上的成就与西方地质学在1450年以前的萌芽阶段的见解相比毫不逊色[2]。但自17世纪中期以后,民气颓下,学风不振。直到19世纪中期,几乎未见地质学方面的任何发现和论述[3]。现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可分为五个阶段:1.1准备阶段(1840~1912)1840年以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国家开始派人调查中国地质矿产。因而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地质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同时,当时有识之士开始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翻译书籍,是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但这些工作对推动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似乎作用不大。中国人自己撰写的地质文献最早的是鲁迅的《中国地质略论》,1903年刊于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月刊。他还同顾琅合编《中国矿产志》,1906年在上海出版。但这些文章主要是出于当时爱国的热忱和对振兴实业的期望,而不是地质研究的成果。1.2奠基阶段(1912~1937)中国地质事业的真正开始是1912年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在实业部矿务司下设地质科。此后数年,章鸿剑、丁文江、翁文颧这三位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筚路蓝缕,艰难创业[4]。特别是在瑞典J。安特生(Anderson)的协助下,于1922年开始出版《中国古生物志》,短期间即饮誉中外。地质调查所成立后短期内即能全面发展,取得国际上的普遍重视,是中国地质界的幸运和骄傲。1920年李四光与美国A。W。葛利普同时到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大大加强了地质教育,出现了20年代中国地质界第一个繁荣期。在葛利普的指导、培育和丁文江、翁文颧等的全面领导和规划下,人才辈出,成就斐然。李四光于20年代发表于《中国地质学会志》(1926)和发表于英国《地质学杂志》(1929)上的有关东亚和全球构造的文章,可能是第三世界地质学者涉及全球问题的第一人。1.3过渡阶段(1937一1949)在民族苦难的战争年代,地质工作相对局限于中国西南和西部的大后方,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而在地质学人的艰苦努力下,地质研究和地质教育却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是在地质研究的总结和系统编图方面,尤为引人注目。李四光在英国出版的《中国地质》(1939)既奠定了地质力学的基础和雏型,又包含了大量地层和区域构造的资料。在这一阶段后期,在黄汲清领导下,编出和重编了14幅100万分之一地质图,基本上覆盖了中国的东部。这些图幅虽然在解放后出版,但却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中国的地质教育从20年代后期即有所发展。1938年后由于战争影响,高校内迁,形成昆明、重庆两个中心,都能做到学人辈出,思想活跃。从人才培育方面看,回顾当时,也可称为地质上的第二个繁荣期。1.4发展阶段(1949~1966)新中国成立后,地质事业大规模发展,按照苏联模式,全面规划和大力开发了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和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勘查,地质机构和地质教育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在基础地质方面,有大规模的20万分之一地质填图和100万分之一和300万分之一各种专业图件的编制。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后,于60年代前期出版的地层和古生物两个系列专著是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总结。50年代苏联大地构造理论的引人使中国构造地质界思想活跃。除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和黄汲清的多旋回综合构造理论外,还出现了一些构造学派。遗憾的是这些巨大的工作和成果几乎不为西方所知,继之而来的十年动乱更推迟和损害了我们的地质事业,使我们在60年代地学革命后的起点上又落后了将近10年。1.5繁荣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来)60年代的地学革命使地质科学和整个地球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地质学术观念发生了迅速而重大的转变。由于特定条件,直到1972年始由尹赞勋著文向中国地质界介绍了新全球构造和板块学说。1973年出现了常承发等关于青藏高原板块构造的著名论文。其后李春显(1975)发表了以板块构造分析中国地质的论文。孙荣圭曾对1979年全国构造地质会议期间一些主要发言人对板块学说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实际上1980年以后,新全球构造学说即在中国地质界得到普遍的承认。如从1973年常承法等的论文算起,比国外(1965)迟了8年。新全球构造或板块构造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作为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推广应用于各个地质学科,可以对已有的成果结论进行重新审查和解释。因此,将新理论的概念同中国的已有的成果资料相结合,进行新的探讨和解释,就成为较普遍而正确的研究方向。从70年代后期以来,有关青藏地区的双边协作研究,通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和国际岩石圈计划(ILP)及其后续和有关的协作计划组织起来的各项合作蓬勃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扩展。中国学者在国外地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著稳步增加。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2中国地质学发展前景我国地质学家较早关注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趋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世纪90年代初地质学科发展趋势的调研中,已初步提出了地球系统研究的构想。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在作地球科学发展调研时,强调地球系统的整体性研究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支柱[5]。进入21世纪后,地球科学部就地球科学的发展多次组织了研讨会。一些科学家就地球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许多不足,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地球科学部在其“十五”规划中,也强调了地球系统的整体性和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在横跨各学科的高度上设立了7个优先领域[6],并以此指导了“十五”期间的重点和重大项目立项工作。地质学家们已通过激烈的竞争,参与了大陆动力学、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地质学在地球系统的研究框架下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我国地质学曾在建国初期因国家对能源与矿产资源的迫切需要而备受重视,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油田勘探、地质找矿等领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的尊重也激励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地质前辈们提出的创新学术思想使我国当时地质学理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活跃局面,也因此造就了曾达到百万规模的中国地质学工作队伍。众所周知,我国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中国地质构造复杂、演化历史漫长,地质记录的完整和丰富,为世界少有,为古生物、古环境等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大陆地处环太平洋、特提斯和古亚洲洋三大构造带交汇部位,既有类型多样的碰撞造山带,也发育了独特的陆内变形,为研究大陆动力学提供了实例。中国作为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在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相互作用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为地质学家提出了重大的科学命题。近年来,地质学家们通过长期的研究积累,已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7]。2004年,刘东生院士因黄土地质学与古环境研究卓越成就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奖,空缺多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也被三位古生物学家分享。这不但是地质学家们努力的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新的社会需求已重新引起社会对地质学研究的关注。地质学家对全球环境变化与生命演化历史的知识贡献,已被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的石油消耗量的剧增和矿产资源的紧缺,使人们重新审视社会发展对传统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从而成为地质学发展强劲动力。2004年8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其主题为“从地中海走向全球地质学的复兴”,形象地说明了地质学的发展前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会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联合国际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学会(IUGG)、国际地理科学联合会(IGU)、国际岩石圈计划(ILP)等组织,也即将推出的行星地球年活动,其口号是“全社会的地球科学(EarthScienceforSociety)”,把地质科学与服务社会两大主题密切结合在一起。提出聚焦与地球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过程,及长远的可持续性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并通过广泛的科普活动,重新引起社会对地质学研究的关注,树立地质学研究在公众中的新形象。全球地质学即将出现新的繁荣时期。面临全球地质学的发展机遇,又适逢我国正在制定中长期科学划。我国地质学在上个世纪末已完成了人才更替,中青年地质学家已经成为研究的主力,为地质学的发展做好了人力资源的储备。中国的地质学可以期待一个新的黄金时代。3结语我国的地质事业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壮大,现在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与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的艰辛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总的来说是有利的,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坚持正确的做法,就必能发挥们自己的优势,缩短与国际间的差距,使我们的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加速前进。参考文献[1]李叔达,胡承祖,沈逸芳,等.动力地质学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2]WangHongzhen,XiaXiangrongandTaoShilong.Abriefhistoryofgeo1ogyinChina.[J].Geol.China,1989[3]王鸿祯.中国地质学发展简史.[J].地球科学1992(01):1-8[4]黄汲清.我国地质科学工作从萌芽阶段到初步开展阶段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7~35[5]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地球科学: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9~3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21世纪初地球科学战略重点.[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6[7]姚玉鹏,柴育成,马福臣.地质科学发展的新机遇:对地质学发展趋势的思考.[J].北京:科学通报,2004.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