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深井试油测试工艺技术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对盐城1#深井试油测试工艺技术做了深入探索,以进一步认识到深井试油测试工艺技术的难度和复杂性,以期为我国深井试油测试工艺技术提供有益经验。关键词:深井;试油;测试;工艺技术近几年,伴随着我国勘探领域与深度的不断深化,深井试油测试数量会不断增加。如何充分认识深井特点,优选先进试油测试工艺技术迫在眉睫。本文在利用已有技术与装备的基础上,引进并发展了深井试油测试工艺技术,并通过盐城1#深井试油测试工艺的实践,逐步形成具有江苏油田自身特色的深井试油测试工艺技术。一、盐城1#深井简介国内四千米左右的深井大多采取原钻机试油,盐城1#井深为4210m,是江苏油田的第一口用试油装备开展试油作业的深井,从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未采取原钻机试油,极大的增加了完井试油测试的工作难度。因此,笔者对深井试油测试工作做了深入摸索[1]。二、工艺准备工作结合深井实际特点,施工前做好动力和提升系统等方面的准备,是保证试油测试安全快速进行的重要步骤。实际运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五项工作。①动力分析。试油装备的通井机(型号为XT-12)快绳最大拉力为11.9t,盐城1#井深为4210m,预计最大提升负荷为70t左右,若天车和游动滑车的滑轮组采用56,在70t负荷下计算出通井机快绳拉力为8.12t,动力利用率为68%,可满足最大提升负荷的基本要求[2]。②井架检测。由油田宏杨机械厂生产的型号为JB-19的试油井架经秦皇岛国家测试所进行了负载检测,其安全负荷满足80t的设计标准。③配套提升系统。参照最大载荷的预测,加工了特殊的5滑轮游动滑车以使游动滑车、吊环和大钩的安全负荷达到现场施工需要的80t的设计要求。④优选提升大绳。采用的通井机(型号为XT-12)滚筒直径为360mm,钢丝绳缠上滚筒瞬间即会受到弯曲与拉伸的合应力作用。对钢丝绳承受的弯力和拉力合应力进行计算可知,11/8钢丝绳在8.2t的拉力作用下能满足安全系数3的基本标准[3]。⑤油管选择。已有经验表明,深井使用须满足以下要求,即油管丝扣抗拉载荷是全井油管在空气中重量的1.7倍。参照此经验,选用直径为73mm、壁厚为5.51mm、钢级为N80的外加厚油管,其油管丝扣的抗拉极限载荷达到65.7t,抗内压达到66.2MPa,抗外压达到74.3MPa,该油管(4000m)在空气中重达38.3t,极限载荷与重量之比为1.72,满足使用要求。三、盐城1#深井封堵技术介绍盐城1#完井试油首先须在井段为39954011m之间的7套管进行可回收式的桥塞封堵,封堵4011.63至4210.0m的裸眼井段,要求桥塞承受压差高于50Mpa,能承受140℃的高温,采用CZY415-148型号的桥塞,其具有如下特点:合理的结构设计;可靠的密封性能、较大的压差、良好的耐高温和防硫化氢腐蚀性能。其工作原理如下[4]:CZY415-148型桥塞用油管下至封堵位置后,上提管柱至坐封高度后下放坐封,接着进行试压,验证桥塞的密封性能,试压合格紧接着投球泵压,使桥塞与管柱分离,试压合格则封堵成功。然后下入插管式接收篮,便于打捞回收。打捞时,将打捞器下至接收篮顶界冲砂后继续下放管柱加载打开平衡通道,使桥塞上下压力平衡,打捞器将桥塞抓获,上提管柱松开卡瓦打捞成功。盐城1#,7套管下深4011.63m,7套管以下为6裸眼,裸眼段测试日产气213m/d左右,为保护裸眼段储层,使上返试油工艺简单化,采用CZY415-148型桥塞对裸眼段进行了临时封堵,卡点位置3992.45m,封堵作业一次成功,为了验证该桥塞的密封性能,进行了反向测试验证,其机理就是利用裸眼段储层向上的压力,在压差30MPa下用MFE测试管柱进行验证,测试开关井各8个小时,井底压力稳定在1.0MPa,证实了封堵裸眼段的桥塞密封严密。四、盐城1#增产措施盐城1#4345号层,K2t,井段为3942.8至3983.0m,储层厚度为13.2m,首次进行了高泵压(43Mpa)、大酸量(51.9m)复合酸酸化液氮助排的增产工艺,施工一次即成功,酸化后日产气2083m,日产水3.2m,日产气比酸前的495m/d增加了4.2倍,表皮系数由-1降至-2.11,说明措施效果明显。此次酸化液氮助排,酸与氮的体积之比为51.9:24,酸与氮混合后的密度在0.7577~0.9328之间,小于储层的压力系数0.9923,理论计算,液氮能将酸液全部排出地面,实际施工中,酸后自喷返排残酸10.9m,有41m残酸依靠抽汲作用排出。氮气不能将残酸完全举升到地面的原因如下:储层能量较低,挤入的酸和氮气以两相状态进入储层,放喷后在氮气和储层能量的作用下,推动残酸排至井筒,但酸与氮气达不到均匀混合状态,从而形成段塞流,因此放喷中出现残酸与氮分段喷出的现象,随着氮气的大量喷出,能量降低,自喷停止。液氮虽然未能将全部残酸举升到地面,但在抽汲排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抽汲降低井筒液面后,滞留在储层中的氮起到了推动液体进入井筒的作用,使抽汲排液过程中动液面始终保持在1300m左右,当排完残酸,动液面就降至1650m。残酸的及时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二次污染,也提升了措施效果。五、盐城1#深井套管测试工艺盐城1#井段3942.8至3983.0m的4345号层,试油为低产水气同层,在已有技术条件下未能达到工业产能。考虑到今后进一步的工作需要,上返井段3788.0至3799.0m的40号层时为减少试油工序和提高试油速度,采用跨隔测试工艺,现场操作测试一次即成功。测试结果表明,40号层为日产水为29.6m,日产天然气8260m的气水同层,经测试资料分析,获得参数如下:天然气无阻流量Qg10437m/d,储层气相有效渗透率Kg为0.25×10m,储层表皮系数S为29.15,地层压力Pi为37.67Mpa,压力系数是1.01,通过试油,落实了储层流体性质。根据以上试油结果,决定对盐城1#24号层进行试油,以落实区块横向上气藏的分布情况,为储层评价提供更丰富的资料。六、结论①根据深井自身特点,完善配套工艺的建设,对保证试油测试工艺技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②深井措施、深井封堵和深井测试在结合井身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现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深井试油测试工艺的施工需要。参考文献:[1]王敬武.试油工艺技术的应用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2]刘建强,王瑞丽.试油工艺技术在浅井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1,(02).[3]李大海,胡振化.常规试油过程中油井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内江科技,2010,(09).[4]张强.在浅井中试油工艺技术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