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中对修辞手法的阐释作者:程艳梅摘要:唐代贾公彦的《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对群书纵横涉猎,其内容相当丰富。其中他对修辞手法的阐释创见迭出、精彩纷呈,主要体现在对互文、倒文、省文、并提等修辞手法特点和用法的说解中。关键词: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修辞手法中图分类号:H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1-0071-03修辞是一门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学问,源远流长,不但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文论、诗论、词话、随笔、杂记等中间有精辟的修辞评议,不同时期的注疏中同样也蕴藏着大量有关修辞的论述。与西汉的毛亨,东汉的郑玄、郑众,以及孔颖达一样,唐代贾公彦的《周礼义疏》、《仪礼义疏》亦不乏与修辞有关的内容。贾公彦的修辞成就创见迭出、精彩纷呈,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修辞手法的阐释。古人行文十分注重修辞,倘若不明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比如:互文、倒文、省文、并提等,便难以理解经文或注文的确切含义。因此,和其他的训诂著作一样,阐明修辞手法成为贾公彦义疏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对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中对修辞手法的阐释作一分析。一、互文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所自甚早,先秦文献中就繁有其例,汉魏以来更是屡见不鲜。“所谓互文,就是参互见义”[1](p282),它的主要特点是上下文义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使用了互文的地方,需要前后参互才能领会其完整的意义,否则即使做到字字落实,其实仍是不完备的。郑玄在《周礼注》和《仪礼注》中多次揭示这种手法,称之为“互辞”、“互文”、“互言”、“互其文”等[2](p49),贾公彦不仅继承了郑玄的观点,而且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这种修辞手法。他给互文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凡言互文者,各举一事,一事自周,是互文。”(《仪礼·乡射礼》)又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仪礼·既夕礼》)这个定义的意思是说,互文是指本来应该合在一起的两件事情,在上下文中各举一端省去另一端的修辞手法。贾公彦对经文以及郑玄注中凡与互文有关的内容都详加说明,而且他所论及的互文范围从一句之中、句与句之间又扩大到章与章之间,兹举例如下:(1)经: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仪礼·士冠礼》)疏:上云“令月吉日”,此云“吉月令辰”,互见其言,是作文之体,无义例也。(2)经:执币者西面,北上,摈者请受。(《仪礼·聘礼》)注:上言“其次”,此言“其位”,互约文也。疏:云“上言其次,此言其位,互约文也”者,上云“摈者执上币,有司二人举皮,从其币出表受”,是其次也。此言“委皮南面,执币者西面北上”,是其位也。言“互”者,此言西面北上,则上当有“北面东上”之文,下云士介覿币时,“士三人东上,坐取币立”是也。此宜有“士执众币,立于南面”之文。如是者,互文也。(3)疏:云“其来之心,犹若朝也”者,案《周礼·大宗伯》云春曰朝,秋曰觐,郑注云:“朝之言朝也,欲其来之早。觐之言勤,欲其勤王事。”各举一边而言,其实早来、勤王事通有也。(《仪礼·觐礼》)(4)经:职币掌式法以敛官府都鄙与凡用邦财者之币,振掌事者之余财。(《周礼·天官·职币》)注:先言敛币,后言振财,互之。疏:“先言敛币,后言振财,互之”者,凡用国家财物,皆先振而后敛。今于上文直言敛不言振,亦振之,下言振财有余,亦敛之可知,故言互之也。(5)疏:(注)云“凡货贿皆藏以给用耳”者,郑欲以藏用互文,货言藏者,以其物善,贿言用者,以其贱物,其实皆藏皆用,故言“凡货贿皆藏以给用耳”。(《周礼·天官·大府》)例(1)是说,在“令月吉日”中“令月”举“令”省“吉”,“吉日”举“吉”省“令”,上下文义互相补足,所以有了“吉月令辰”的说法。同样,“吉月令辰”与“令月吉日”中“令”“吉”一样,两者互相发明补充。例(2)是说,经文简炼,上言“其次”,应有“其位”,此言“其位”,亦应有“其次”,两者互相补足。例(3)是说“朝”和“觐”均有“早来”“勤王事”两义,而文各举一义,“早来”可以推及“觐”,而“勤王事”也可兼顾“朝”,前后兼顾才能理解全面。例(4)进一步明确了郑注,是说前文举“敛”省“振”,后文举“振”省“敛”,其实“敛”和“振”分别兼及前后。例(5)强调了互文在意义上互相补足的特点,即两方各举一边而省文,所省之文均有对方显现之文来补足。贾公彦义疏中分析互文的例子还有很多,除了上文列举的一句之中和句与句之间的互文外,还有对郑玄注在不同篇章间使用的互文的说明,例如:(1)疏:此一经与《遂师职》意同,但互见其义耳。(《周礼·地官·司关》)(2)疏:《典瑞》云:“琬圭以治德,以结好。”此不言结好,此文略。彼云治德,据使者而言。此言象德,据圭体而说。彼不言有缫,此言有缫,亦是互见为义。(《周礼·冬官·考工记下》)以上两例提到的“互文”均前文言此,后文言彼,前后相兼顾,参互成文。贾公彦又提到了另外一种互文:前文言此,后文却不言彼。这类互文不能象上文提到的例子那样,从上下文中找出现成的互文词语直接拼合互补,这种互文前后两部分相对的两个词语弦外有音,应当各自补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方能使文义相足。例如:云“比其小大与其粗良”者,布帛之等,缕小者则细良,缕大者则粗恶,今言粗不言恶,言良不言细,互见为义也。(《周礼·天官·内宰》)这里贾公彦是说“比其小大与其粗良”实际上应是“比其小大与粗细、恶良。”“粗”、“细”、“恶”、“良”是两对反义词。言“粗”却未言“细”,言“良”则不言“恶”,前后各举一隅,相互补足。此外,贾公彦还反复强调了互文的特点: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如果是一物,虽有两处不同解说,亦只是相互补充而非互文。例如:贾公彦在《仪礼·既夕礼》的义疏中说到“不言互文而言互相足者,凡言互文者,是二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此糗与粉唯一物分为二,文皆语不足,故云互相足也。”在《周礼·天官·笾人》中又说“凡言互者,据两物相互,今一物之上自相互,直是理不足明,故言互相足。”这样就限制了互文的范围,避免了将互文无限扩大的失误。贾公彦也分析了互文的目的。例如:(1)注:或言堂,或方言序,亦为庠榭互言也。(《仪礼·乡射礼》)疏:……周公省文,欲两见之也。(2)疏:案《士冠礼》云“筮与席,所卦者,具馔于西塾”,乃言“布席于门中,筮人执策,抽上韇,兼执之”。此不言具馔于西塾,而经但言席于门中,取筮于西塾,又不云抽上韇者,皆是互见省文之义。(《仪礼·特牲馈食礼》)互文用尽量精简的语言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从而满足了语言经济的要求。这一修辞手法在不同的时代均受到了重视。唐以后论及互文者络绎不绝,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论及诗文“互体”,清沈德潜提到的“诗中互文”,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谈到的“参互见义例”等。二、倒文贾公彦在《周礼义疏》和《仪礼义疏》中,还阐释了倒文(或称为文倒)修辞手法,他所讲的倒文约相当于现代所说的“变序”,即“着意造出不同于正常词序的语句”[3](p252)。例如:(1)疏:必先言第五后云第四者,案文昌第四云司命,第五云司中;此经先云司中,后云司命,后郑欲先说司中,故先引第五证司中,后引第四证司命,故文倒也。(《周礼·春官·大宗伯》)(2)疏:凡侯禳从内向外,应先言郊,后言畺,今先言畺,倒言之者,可远则远可近则近,任当时之宜,故倒文以见义也。(《周礼·春官·肆师》)(3)疏:……若然,经所云祭地,后云祀天者,欲见不问尊重,事起无常,故倒文以见义也。(《周礼·春官·大司乐》)(4)疏:云“反言之”者,经先言彻,后言奠。反言之者,欲见所佐大祝非一,故倒文以见义。(《周礼·春官·小祝》)贾公彦对这一修辞手法的论述主要有两点:第一,总结了这一修辞手法的特点:往往改变或颠倒词在句中的常规词序,使之与常例不同,即所谓的“倒文”或“文倒”。如例(1)先言第四后云第五是正常词序,而此处却颠倒了顺序先言第五后云第四。同样,例(2)按正常词序应该是“与祝侯禳于郊及畺”。例(3)改变了正常词序,变成先祭地后祀天。例(4)本应先言“彻”后言“奠”,而此处恰恰相反。第二,揭示了这一修辞手法的目的:有的是为了行文表达的特殊需要,如例(1)和(4);有的是为了标明事起无常,没有办法照常例进行,所以颠倒词序,如例(2)和(3)。在贾公彦的义疏中还有几处虽未明言倒文或文倒,但贾公彦通过串讲也说明该处使用了这一修辞手法。如:(1)经: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祗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疏:若然,经先云鬼,与上下体例不同者,欲见逢时则祭,事起无常,故先云人鬼也。(《周礼·春官·大宗伯》)(2)疏:若然,经之体例皆上陈服,下陈人,此服之异在下言之者,欲见与男子同者如前,与男子异者如后,故设文与常不例也。(《仪礼·丧服》)倒文也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唐以后各代论述颇多: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提到的“倒句”、“反言”。清王引之的《经义述闻》与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也都有论述。三、省文古人行文简洁,省文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古人对此时有论述,汉郑玄在《礼记·中庸》注中已提出“省文”这一术语,此后历代学人多承其说,贾公彦也多次论及“省文”修辞手法,据统计《仪礼义疏》中出现“省文”共有21处,《周礼义疏》2处。例如:(1)疏:此注不言笾而直言豆者,省文。(《仪礼·士昏礼》)(2)疏:彼絰既兼男女,则妇人有苴麻,为带絰可知,经不言者,以义可知,故省文也。(《仪礼·士丧礼》)(3)疏:三辞者,辞让、开堂、拜受,宾再拜,乃受币,主君亦当拜送。不言,省文也。(《周礼·秋官·司仪》)贾公彦简单分析了“省文”的原因,如例(2)提到的“以义可知”等,也就是说一些地方之所以省文是因为可以根据前后文补充出来。另外,从以上3例中可以看出贾公彦所谓的“省文”与现代汉语中“省略”辞格不完全相同,“省文”比“省略”宽泛,省文主要是指行文中简练的写法,换言之,文有详略,贾公彦把那些简洁的写法都看成了省文。所以在贾公彦的义疏中还提到跟省文类似的另外一些术语:“文略”,出现了24次,“略言”、“略”、“略而不言”15次,例如:(1)疏:经云“宾降主人辞”应奠爵,不言者,理在可知,故为文略也。(《仪礼·乡饮酒礼》)(2)疏:卿不言答拜,答拜可知,但文略耳。(《仪礼·聘礼》)(3)疏:云“佐王后荐玉豆”者,凡王之豆笾,皆玉饰之,余文豆笾不云玉者,文略,皆有玉可知。(《周礼·春官·外宗》)此外还提到了“举二以见一”、“举下以则上”、“举下以包上”、“举轻以明重”、“举疏以见亲”、“言外以包内”等,例如:(1)疏:若然,上文别三公位,及经不言三公直言孤卿者,亦举轻以明重,孤卿尚特揖,明三公亦特揖可知,故不见三公也。(《周礼·夏官·司马》)(2)疏:不问斩,而问三年者,斩重而三年轻,长子非尊极,故举轻以问之。轻者尚问,明重者可知,故举轻以明重也。(《仪礼·丧服》)四、并提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古人在行文中又常用并提修辞手法。并提,又称合叙,“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4](p876)。贾公彦虽然没有给这一类修辞手法提出“并提”这样一个明确的术语,但他注意到了这一修辞手法,在他遇到使用“并提”修辞手法的句子时,常常使用术语“并言”、“双言”或通过串讲进行分析。例如:(1)疏:云“必执鞭度以威正人众也”者,鞭以威人众,度以正人众,故并言之。(《周礼·地官·媒氏》)(2)疏:“山林川泽童枯则为税”者,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周礼·天官·司书》)(3)疏:郑云“觚、豆,字声之误”者,觯字为觚,是字之误,斗字为豆,是声之误。(《周礼·冬官·梓人》)当然贾公彦的这些修辞论述大多是只言片语、分散零碎的,但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一家学术开宗明义以前,每有暗与其理合,隐导其先说者:特散钱未串,引弓不满,乏条贯统计耳。”[5](p441)我们不能苛求贾公彦,更不能由此否认他的修辞成就。参考文献:[1]赵振铎.训诂学纲要[M].成都:巴蜀书社,2003.[2]宗廷虎、李金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