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中心区合理人口规模的估算——以锦州老城区更新规划为例王向坤WangXiangkun【摘要】通常情况下,城市合理人口规模估算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均为增长型模型,较适于大范围的人口总量估算,此类推算方法虽然保证了较强的实用性,但不能通过合理人口规模来指导规划对城市用地功能结构的调整,是基于居住用地现状的一种妥协方案。而对于城市中心区等过密疏解型人口规模测算,则较缺乏相应的理论模型支撑,本次规划将尝试通过中心城区用地空间约束、生态环境约束以及近几年对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来预估锦州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以求较明确的锦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发展目标。【关键词】城市中心区人口规模疏解估算1背景综述辽宁省“五点一线”构想的提出,给锦州市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滨海新区的发展建设如火如荼,而中心城区作为锦州市的核心功能区,因人口密度过大及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大量城市问题,使其已无法适应未来城市的快速发展。2005年3月16日,辽宁省专门出台了《全省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将辽宁省棚户区改造推向了高潮。面对全新的历史机遇,如何巩固和强化辽西五市传统中心城市优势,锦州市中心城区的更新发展尤为重要。2研究方法针对锦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发展现状,基于多种单因子约束分析,估算适宜人口规模,并通过多种方法及指标校核,最终判定锦州市中心城区合理人口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宜的人口疏解及调配方案。1)两种疏解型人口规模估算方法:空间用地瓶颈约束法;环境品质瓶颈约束法。2)两种人口规模校核方法:社区规模校核法;就业岗位校核法。3人口现状3.1人口构成锦州中心城区共含两大区12个街道。两区为凌河区和古塔区,凌河区下辖5个街道,分别为凌安街道、龙江街道、菊园街道、榴花街道、锦铁街道,人口约22.5万人;古塔区下辖7个街道,分别为站前街道、保安街道、天安街道、饶阳街道、北街街道、南街街道和士英街道,人口约17.5万人。两区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范围面积约10.16平方公里,规划区内总人口约39.03万人,18岁以下人口约5.2万人,18-35岁人口约9.2万人,35-60岁人口约18.1万人,60岁以上人口约6.6万人。3.2人口分布规划区内实际人口密度为3.84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的为古塔区天安街道,达到7.04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低的为凌河区菊园街道,但也达到了1.7万人/平方公里。规划区内人口密度超过4万人/平方公里的共有8个街道,人口密度在4万人/平方公里以下的有四个街道。(表1、图1)表1中心城区各街道人口统计街道年末总户数(户)年末总人口(人)实测面积实际密度合计合计中:非农业人口未落常住户口人员甲1234凌河区凌安街道149864329543295066.5665047龙江街道130193442234422070.8748571菊园街道1531537728377280223.0816912榴花街道148033827338273075.7750512锦铁街道2080566126661260154.4942803小计789282198442198440古塔区站前街道1399338631386310110.3135020保安街道118943421834218068.649880天安街道92032572425724036.5270438饶阳街道86482367623676054.0243828北街街道89582655026550061.9942829南街街道47011260912609053.3123652士英街道304390264462040.7922128小计573971704341658700总计13632539027838571401016.3138401.47数据来源:2007年锦州市公安局人口数据图1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分布4人口规模估算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是受诸多因素所决定的,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可建设用地总量是确定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基础,而中心城区的环境容量又决定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两者相辅相成。4.1基于用地空间约束的人口规模测算根据城市规划法规,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在规定范围内调整,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小于等于60平方米的时候,允许调整幅度在0.1~25平方米/人之间。锦州市中心城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为26.68平方米/人,则最大调整为51.68平方米/人。锦州中心城区规范范围面积约10.16平方公里,以中央大街为界,东西分为凌河区和古塔区,两区面积分别为5.95平方公里和4.21平方公里,按照调整后最大人均建设用地标准51.68平方米/人计算,则中心城区可容纳的人口规模为19.66万人,而根据国家最小人均建设用地标准60.1平方米/人计算,则中心城区可容纳的人口规模为16.91万人。中心城区现状居住用地面积为629.27公顷,占中心城区规划总面积的61.92%,人均居住用地面积15.86平方米。根据中心城区改造更新建设需要以及居住建筑质量评价建议,中心城区可调整的居住用地约149.38公顷(表2、图2),如除去道路规划所占约29.01公顷用地之外,将其余约120.37公顷左右居住用地完全转化为其他功能用地,则中心城区居住用地约为508.9公顷,即约占规划区总面积的50.09%,根据《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指标18~28平方米/人,则中心城区可容纳的人口规模在18.18万人-28.27万人之间。表2现状可调整居住用地统计现状居住用地(公顷)可调整居住用地(公顷)规划道路占用(公顷)剩余可调整居住用地(公顷)调整后居住用地(公顷)古塔区255.3680.8813.5867.3188.06凌河区373.9168.515.4353.07320.84总计629.27149.3829.01120.37508.9图2去除规划道路占地之外的可调整居住用地取以上三种测度人口规模的平均值作为适宜人口规模,则锦州中心城区适宜人口规模为20.76万人,最大人口规模为28.27万人。4.2基于环境品质约束的人口规模测算对中心城区环境品质的评价,主要基于中心城区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项指标。至2007年,锦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4.45%,绿地率为20.85%,人均公共绿地5.33平方米,根据《辽宁省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表》,锦州市绿地率应不小于25%,《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也明确指出,锦州市人均绿地面积应不低于9平方米,以此两项最低标准作为锦州中心城区绿地指标,按此计算,中心城区最大人口规模为28.22万人。对于锦州中心城区较为适宜的人均绿地指标选择,我们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检查评分标准》中的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指标≥5㎡作为参考。现状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公共绿地面积约为36.91公顷,规划新增道路及街头绿地面积约48.37公顷,另根据锦州市绿化发展需求,将规划调整现状居住用地120公顷中的15%,即约18公顷作为规划中心城区公共绿地,中心城区规划公共绿地面积共约101.28公顷,则中心城区适宜人口规模为20.66万人。4.3综合测算结果两种影响因素下的各自人口规模预测结果见(表3),以上分析表明,用地空间对锦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限制作用想对于生态环境较弱,根据木桶原理,环境品质因素是影响锦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最短边”,因此,锦州中心城区适宜人口规模为20.66万人,最大人口规模为28.22万人。表3锦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测算结果项目用地空间环境品质适宜人口规模(万人)20.7620.66最大人口规模(万人)28.2728.225合理人口规模校核5.1社区规模校核法根据最新研究,在城市中心街区的人口密度参考值为1.8-2.0万人/平方公里;现代大型居住社区的用地规模约为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0万人,人口密度约为2.0万人/平方公里,而锦州中心城区亦是锦州重要的居住核心,据此推算,锦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20.32万人,与适宜人口估算值20.66万人基本一致。5.2就业岗位校核法中心城区人口调整不仅是过密人口的向外疏解过程,还包括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再配置过程,一部分人将疏解到中心城区周边区域,而还将有一部分人从周边区域进入中心城区,因此,中心城区的适宜人口规模将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假定中心城区最终人口调整的动态平衡将实现中心城区就业岗位与就业人口的平衡,即中心城区内工作岗位完全由中心城区工作人口就任,而现状中心城区18-60岁适宜工作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考虑未来中心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趋势,中心城区居住人口将更趋于年轻化,则未来中心城区就业人口将高于中心城区总人口的70%。现状锦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29%,考虑未来发展和其他城市经验,未来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将高于60%,发达国家平均为65%,从国际情况来看,商业就业人口比重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40%左右。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将占未来中心城区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锦州中心城区规划商业用地面积为99.09公顷,综合容积率约为1.5,另规划有42.4公顷的商住综合用地,按照商业占其中20%,综合容积率1.0计算,锦州中心城区商业总建筑面积约157.1万平方米。通常情况下,每40平方米商业面积产生一个工作岗位,按此计算,中心城区商业可提供就业岗位约3.9万个,则中心城区就业岗位共约15.5万个,按照就业人口占居住人口的75%计算,中心城区总人口约21.8万人。与适宜人口估算值20.66万人比较接近。6合理人口取值综合此上两个测度,并保证居民生活质量在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得到最大提高,规划建议中心城区适宜人口规模按照2.0万人/平方公里标准进行控制,并以环境品质约束作为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最大值,即中心城区适宜人口规模约20.32万人,最大人口规模约28.22万人。7结语城市规划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而作为城市规划基础的人口规模测算,更需要保持其实操性,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未来的城市更新改造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而城市建设也将从与土地的关系演化为更多的与人的关系,而在这种预期之下,合理的城区人口规模将对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也只是对疏解型人口规模研究的一次简单尝试,其中定还有诸多影响人口发展的因素未予考虑,而不同的城市现况,又给人口疏解研究带来了不同的发展要素,因此,疏解型人口规模估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值得我们每一个规划人倾力研究。参考文献【1】李侃桢,童本勤,程同升,南京主城人口合理容量研究,城市人口,2003年第27卷第5期【2】李宁,从人地关系原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论合理开发国土资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7(3)【3】曹传新,黄大平,金明川,张晓燕,长春市中心区人口解密外疏总体方案研究,规划师,2001(6)作者简介王向坤,德国佩西规划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主任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