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农村饮水供水安全焦亚栋(天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甘肃天水741000)摘要:文章介绍天水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提出在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的同时,实现饮水安全目标,提高农村饮用水质的措施。关键词:农村饮水水质要求解决措施1引言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面积14392平方千公里,人口328万人。近年内干旱少雨,农村饮水困难、尤其是山区群众饮水安全没有保障,是多年来全市农村群众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制约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天水市2005年开始全面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年来建成50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市五县二区的274个村,68007户34.03万人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2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现状我市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村庄分散,文化经济比较落后,群众饮水多采用地面水和地下水及降水。地面水多采用地表河水。地表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骤增高。这是目前农村饮水多采用的方式之一。采用地下水时,水源与水位及地形,地质情况有关。因为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一般无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水质较好,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降水因不同地区降水量各异,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2有关,为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采用雨水时很多基本上就是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以供人畜饮水之用。3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窖、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附近河水、水库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4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水质要求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标准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毒理学及细菌学四大类指标。水的物理性状包括浑浊度、臭和味等各项指标。要求水质从感观上对人体无不良刺激。水的化学性状包括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等各项指标。超过一定限量时,将会使水发红发黑,产生异味、异臭,水烧开时产生沉淀,为生活用水所不宜。在农村最常遇到的是地下水含铁、含锰和硬度过高,这时需采取除铁、除锰措施。而降低水的硬度则比较困难,在农村中无法实现,遇到此情况只有另择水源。水的毒理学指标包括氟化物、铝、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卫生标准时将对人体产生危害。我市大多数饮水不安全村庄均属氟化物超标,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果长期饮用氟含量高于1.0mg/L的水,就会使牙齿失去光泽出现黄色斑块或褐色斑点,即所谓的氟斑牙。氟中毒晚期可发生氟骨症,首先腰、背、肚、胯感觉不适,逐渐发展为腰背肢体疼痛,脊柱和四肢功3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严重时关节僵硬,肢体畸形,肌肉挛缩,病人瘫痪,生活无法自理。水的细菌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通过加氯消毒措施,能使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5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几点措施为使农村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势在必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是: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第一、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第二、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群众的意思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第三、要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散式供水工程。对于列入移民计划的村庄,可先修建一些临时供水设施。第四、供水形成因地制宜,简单可靠。在农村饮水可靠方面,保证水的供给不受影响,在工程建设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取水建筑应尽量简单可靠,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可修建小型水库、箱式截浅流坝、岸边式取水建筑物、渠道涧槽引4水、管道引水等;以地下水为水源时,采用大口井、机井、地龙(渗渠)等。采用何种形式,需按各地水源,地形等情况决定。在采用沉淀池、过滤池等净水建筑物时,应力求简单适用,尽可能选用当地材料,以减少工程造价。在建造水窖、水池、配水管网等输、蓄、配水工程时,尽量选择树枝状的管网布置方式,管网中尽量多设置调节建筑物,尽可能利用地形建高位水池。平坝地区则需建水塔,使管网内经常保持20—30米的压力水头,以保证连续供水,并尽量选用常用规格的管道、管件。6结束语实现饮水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党的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政府落实联合国千年宣言的重要行动。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重要物质之一,获得安全饮用水,不仅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而且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供水安全就是重点解决饮用水高氟、苦咸、水污染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农村供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可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减轻当地卫生设施的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