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河南豫剧的弘扬和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论河南豫剧的弘扬和发展说起戏剧,我最熟悉的就是家乡的豫剧。我的童年是伴随着豫剧铿锵的旋律度过的。直到现在每当听到了《穆桂英挂帅》中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是不相信啊,请在往这身上看…..”选段,我总是会喜不自禁的哼唱起来。小的时候听姥姥说过,她们年轻的时候乡里条件很差,娱乐活动很少。能听一场豫剧,就是莫大的享受。可往往就是为了听这一场戏,要搬着板凳走好几里山路呢,但纵使条件这么困难,依然没有办法磨灭大家对于豫剧的喜爱。到了我小时候,豫剧虽不及以往盛行,但依然是红火着,小时候就常看的节目就是《梨园春》,现在回味起那些年看到的打擂片段依然觉得妙趣横生。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豫剧渐渐衰落了,已经很难寻到它的踪影啦。只有在公园里的某些角落,还有些老人在咿咿呀呀的唱着。为什么曾经红火的豫剧市场现在变得如此惨淡了呢?我觉得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的原因。先来分析一下外部原因,和其他剧种一样,豫剧也存在了观众人群减少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多,娱乐活动也更加的多样化。除豫剧外,还有流行歌曲,交响音乐会,魔术,话剧等等。现在坚持着听豫剧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很少有青少年人。另外学习豫剧的人数也不多。观众人数和从业人数的减少,致使豫剧发展缓慢。在内部原因方面,豫剧和其他剧种一样,有着普遍性的问题,如发展的资金不够,自身宣传不足,以及没有及时的推陈出新和其他剧种的取长补短。甚至有些从事豫剧事业的文艺机构,丧失了立足观众,服务人民的准则。花费人力物力排练剧目,只为在大小比赛中拿奖,获取名次,却不深入基层,为群众演出。以上问题,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豫剧的发展和进步。那么,既然存在这么一些问题,怎么才能使豫剧在困境中突围,获得弘扬和发展呢?下面我就此谈一谈我的浅见。一,促进“豫剧进校园”,加大豫剧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宣传。豫剧是河南地区第一大剧种,是河南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豫剧种类丰富,根据所在地区方言的不同,被分为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福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和以南沙河流域为中心的“沙河调”,又叫本地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形成了统一的声调。从此豫剧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仅《花木兰》,《七品芝麻官》,《大祭桩》等古代戏深受观众喜爱,《斗书场》,《李双双》,《朝阳沟》《好媳妇》等现代剧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豫剧艺术的蓬勃发展中,还涌现出了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牛得草,魏云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豫剧名家。在他们当中,以常香玉最为著名。她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豫剧表演家,还在豫剧唱腔的改进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创制和改造了豫剧唱腔,还把豫剧唱腔的演唱方法引入到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上。而这一切都是引导都是引导青少年们喜爱豫剧的良好教材。由于中小学生都存在着升学压力,可以我豫剧艺术引入到大学课堂。以校选课的形式和广大学生见面。在此类校选课上,教师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播豫剧的有关知识,播放豫剧的相关选段。还可以讲述一下豫剧名家的故事,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感受到豫剧的强大魅力。二,借助现代化工具,促进豫剧深入群众。在这一方面,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栏目不得不提。几乎没有一个河南人不知道它的存在。它于1994年创办,1999年全面改版。它以戏迷擂台赛的特色形式,吸引了广大戏迷群众的参与,不仅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也在人民群众中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梨园春》节目组自开播以来,收到了广大观众朋友的来信。它举办少儿擂台赛,带动了广大青少年学习豫剧,虽然家长在送孩子们去学习豫剧方面存在着功利因素,但也在客观上推动者豫剧的传播和发展。依照着《梨园春》的模式走入到群众当中,不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精力都花费在排练大型节目,追逐奖项上。可以多举办一些以群众为主体的演出。节目平实真切,票价平民便宜,使豫剧真正地走到平民百姓之中。也只有接到地气,才能使豫剧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再者,也许紧跟时代潮流,采取一些更加流行时髦的宣传方式,各个豫剧演出机构分别创建自己的微博,微信,qq,人人和百度贴吧。不仅可以对机构的动态进行报道和公示,还能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观众进行交流。《京华日报》曾报道过一篇关于新版豫剧《穆桂英挂帅》的新闻。该剧导演张平表示新版的《穆桂英挂帅》,在舞台上的显著变化是增加了多媒体的运用,如“箭穿金钱眼”的情节就会在舞台上真实地体现出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故事情节的推进和舞台人物的塑造,更能使观众朋友们获得一种新奇的感受。该剧在北京长安大剧院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为今后豫剧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三,与时俱进,加强剧本的创作与更新。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绎。例如三国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封神演义戏和岳家将戏等。这一部分以《穆桂英挂帅》选段最为著名。还有一部分描写亲情,爱情,婚姻和伦理道德的戏。如上个世纪50年代前期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新条件》,《刘胡兰》,《赶脚》等。50年代后期的《朝阳沟》,《掩护》,《冬去春来》。在60年代,豫剧获得了大发展。80年代,即使全国戏剧市场低迷,豫剧还是创作出了如《金鸡引凤》,《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优秀剧目。尤其是一些现代剧,描述的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很受欢迎。但近些年来,豫剧鲜见新作。老的作品虽然经典,但新的作品也要源源不断的产出,这样才能保证豫剧的活力。贴近当代生活,演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才能真正地与时俱进。一味地唱一些唱滥的曲目,何谈发展呢?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武惠敏也说:“要想在新时期打造一部精品戏剧,离不开四个字,固本求新。剧本要能打动人,贴近生活,反映人性,唱腔上要保留古典,吧过去和现在相融合。”今日浏览人民网,发现了一则名为《河南新排豫剧反映腐败高官真实“两面”引关注》新闻,其介绍了一部名为《全家福》的新出豫剧,讲述的是海外留学的韩琳琳回国结婚,却恰逢担任常务副市长的父亲韩英杰因经济问题被“双规”。剧中的韩副市长像极了今天落马的一些高官,他们一方面能力突出,敢想敢干。一方面,经受不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是典型的“双面人”。此剧已经上映,在领导干部中获得了很大影响,纷纷表示收到了警示。《全家福》为当今的豫剧发展指明了方向。四,社会也应该给予豫剧发展以积极关注。加大资金的投入,也可通过豫剧宣传河洛文化,促进河南旅游业发展。以及组织群众观看豫剧。在中国戏曲网站上的一篇名为《浅析河南豫剧现状及其发展》的文章中说道,无论是民营的还是国营的豫剧剧团,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都需要满足市场,顺应市场需要。只有这样,剧团才能维持下去。另外,资金的缺乏也造成了豫剧人才的大量流失。豫剧演员工资微薄,对青年人吸引力小,社会影响力有逐年减弱,这一切都造成了豫剧工作者大量减少的情况。我同意这种说法。即使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通过丰厚的物质奖励和强烈的社会效应,鼓励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了解河南豫剧,学习河南豫剧。但他们当中,大部分将豫剧作为一种特长和爱好,真正从事豫剧事业的人很少。豫剧青年演员以及相关的专业人员,严重匮乏,青黄不接。严重影响了豫剧的创新和改革。所以加大对河南豫剧的资金投入,促使剧团与市场接轨。引进优秀的青年演员,调高豫剧演员的工资待遇,鼓励新剧目的创作,并培养豫剧的后备军。去年,一则《利辛县豫剧团:一年演出700场,场场火爆》的新闻引人关注。我很好奇,为什么在当今戏剧市场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个县的豫剧团是怎样做到“场场火爆“的呢?读完新闻我才知道,这都是和剧团工作者以及政府的努力分不开的。该县的文化部门将民间剧团当文化产业来扶持,定期开展培训,还每年举办文艺汇演,以奖代补,鼓励艺术创作。此外,还和利辛剧院合作,“院团”合作,资源整合,提升实力。这样,就是演员们有了稳定的收入,能够安心的工作。从而促使其获得了成功。由此可见,以上我们所提出的举措,势在必行。五,扩大豫剧的社会影响力。可以通过与其他剧种的交流,取长补短,来扩大豫剧的社会影响力。近几年来,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组通过和各省的其他卫视共同举办戏剧晚会的方式,使不同剧种的演员们同台竞技,不仅仅使各个剧种的演员得到了得到了交流,还满足了观众对娱乐活动多样化的需求,何乐而不为呢?不仅仅是和周围省市剧种交流,今年河南省豫剧青年团的青年演员们,赴台演出了豫剧《穆桂英挂帅》和《小商河》,《抬花轿》,《闹天宫》和《徐策跑城》等折子戏,与台湾的豫剧界进行了沟通。另外,也可以使豫剧走向世界,扩大豫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近几年了,豫剧工作者所创作的《梨园飞哥》大型豫剧交响乐,走出来国门,在悉尼歌剧院金色大厅里进行演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也迈出了豫剧走向世界的关键性一步。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还大胆设想“要在美国好莱坞的中国大剧院唱响豫剧,一场在美国洛杉矶演出的戏曲晚会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无论是跨省交流还是走出国门,都是豫剧积极向外探索的表现。取长补短,才能相互提高。六,广大人民群众也要支持豫剧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也应该大力支持豫剧的发展,观看欣赏豫剧,为其提出改进意见。唐太宗曾经说过,“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人民群众何尝不是豫剧发展的镜子呢?各个豫剧剧团,也只有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积极更正,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与进步。豫剧,是河洛大地土生土长的地方戏种,深受河南人民的喜爱。在我看来它是梨园界的一朵美丽的花,虽然现在有些枯萎凋零,但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豫剧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它将会绽放出最美的姿态。以上就是我对河南豫剧文化弘扬与发展问题的一些浅陋的见解,希望家乡的豫剧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京华时报《新版豫剧“穆桂英挂帅”上演,多媒体舞台辅助剧情发展》人民网《河南新排豫剧反映腐败高官真实“两面”引关注》中原网《河南省豫剧演员武惠敏:我的豫剧传承之路》河南豫剧网《浅析河南豫剧现况及其发展》大河网《豫剧的发展需要交流和融合》中国农业新闻网《利辛县豫剧团:一年演出700场,场场火爆》《中国豫剧》韩德英,河南人民出版社13级历史基地班张仪学号:2013030106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