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开展和推动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生产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否满足社会生产需要、达到人与职业的优化组合,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从各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来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职业院校除了狠抓教育质量外,推动和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问题对策随着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摆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面向市场,达到人与职业的优化组合,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生产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尽如人意,距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着较大的差距,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在他们临近毕业才摆上工作日程。实践证明,这对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并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因而客观认识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和改进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毕业生就业逐步进入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时代,人才市场也日趋完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并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毕业生一方面获得了选择职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又迎来了就业创业的激烈竞争。这一变革,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趋势,为毕业生提供了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工作的机会,因而得到了毕业生的普遍欢迎,然而成功的选择不仅需要个人的勇气和意志,同时还必须有把握实际的技术与能力,由于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加之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信息搜集渠道不畅,一些毕业生往往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毕业生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就业指导。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在冷静分析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时不难发现: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出现了“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与“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并存,因而有效的就业指导,对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我国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在家庭对教育投资不断增大的同时,社会大众普遍关心教育的投入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效益。因而接受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大众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而就业指导则是实现教育投入与效益产出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育回报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毕业生就业率将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其是学院领导、就业指导部门及就业指导老师责无旁贷。二、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1.管理者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指导缺乏应有的氛围。就业指导组织机构运作不力,没有真正发挥就业指导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毕业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2.没有建立配套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业指导缺少系统性。大部分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不全面、不系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即需要实践指导,也需要理论指导;目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职业院校就业部门尚未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方式的转变,因信息来源分散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3.有经验的合格就业指导教师严重匮乏,就业指导缺乏规范性。目前职业院校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主要是原来从事教育管理教学的教师以及从事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共同缺点是没有接受过职业指导训练。尽管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就业指导人员往往纸上谈兵,难以令人信服,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三、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就业指导领导机构,真正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同时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所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必须真正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会为学校的准确定位提供有效依据。2.狠抓落实,强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正规化迈进。首先应建立和强化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其次应当加强院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基层的院系及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学院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把就业指导与德育工作、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实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把就业指导渗透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时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当前尤其是要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系统化、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从目前来看职业院校要真正实现就业指导专业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3.以人为本,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就业指导是一门公共课,其性质是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教育,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而不能仅仅只关注给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在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方法和途径上,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授课咨询、测验、职业调查、求职技能训练、优秀毕业生座谈等,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发展观、择业策略观,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4.主动架桥,及时收集整理、提供就业信息。提升服务功能,强化院校与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联系与沟通,掌握人事动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谁抓住了信息,谁就取得了工作优势,学校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等传播媒介作用,收集用人信息,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参考文献[1]蒋乃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指导.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2]李家华等.职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3]索桂芝.大学生就业指导实务.东北财经大学,2006.1.